以微语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路径探索
2019-03-22崔译文
崔译文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直播等微传播模式的演进,尤其是移动智能设备手机的迭代更新,“低头族”“拇指族”比比皆是,人类已经进入了无微不在的现实场域。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用户7.53亿,手机上网人群达97.5%。[1]信息化服务快速普及,让网民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微生活已不再是小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更不是一种偶然的行为选择,微生活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它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新样态,微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衍生品,已成为人们交流互动的新载体,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话语模式,其源于生活、细致入微,简洁明快的语言模式,对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冲击,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地位,但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其接地气的话语模式使教育对象更易接受,有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亲和力。
1 微语言的内涵、特点及其发展态势
语言传播模式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演进。网络和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使人类交往的话语模式由书面语、俚语、俗语、向网络流行语和微语言模式转变。QQ、微信等“圈群”的出现,促进了微语言发展,当前,微语言已成为人类社会交往的新“语境”,尤其成为紧跟时代潮流的“指尖上的一代”——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交往的最爱和“新宠”。微语言的语用范围更加广泛、呈现方式多元,具有简洁、多样、实用等特点,其发展态势亦成多元化态势。
1.1 “微语言”的内涵与特点
媒体和互联网的新兴词语是语言发展的风向标。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当前的精神生活状态,也是文字语言发展动力的源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广泛、开放等新媒体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微语言”是指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使用的语言。目前,“微语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表达观点、表现情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相比较,“微语言”更容易互动、更具有灵活性、更有人性化的特点、更加的节约资源,呈现出由“微”向“大”的发展态势。“微语言”简洁的表达,往往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内涵,使其真正体现出“浓缩才是精华”。与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相比较,这种精炼化、生活化、微小化的表达,更易引发共鸣,触动内心,并直达灵魂深处。“微语言”和网络流行语一样一经出现,就呈现勃发的态势,受到网民的热捧和广泛传播,尤其受到青年学生的“宠爱”,成为他们沟通和交流的主要话语模式。作为新兴媒体的衍生品,“微语言”势必带有微信、微博等微传播介体的特点。
首先,“微语言”在使用上具有时尚流行、即时互动和方便快捷的特点。“微语言”是一种新的网络语言表达模式,随着微信社交软件的诞生,如微信和微博。“微语言”也具有时尚和流行色调,具有贴近生活、接地气的,满足网民阅读习惯,深受网民喜爱的话语表述方式,它与时代相辉映,既具有时尚气息,又具有传播广泛的特点,易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微语言”作为人们日常交往互动的主要话语模式,微信、微博等社交微平台的交互性,使信息主体呈现多元、互动的特点,网民既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消费者,他们可以随时发表言论,畅所欲言,而“微语言”交流的特点便是即时性和互动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直播等广泛流行的原因在于,它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较而言,更节省花费开销,更具人性化,并且具有语言传播的隐匿性和随意性,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可以随意发挥,随意回复,即便是言论与此无关也无所谓,因为没人会知道你是谁,同时信息传递不受时空场域限制,只要有网、有移动智能设备,就可实现随时随地接受、生产和转发信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其次,“微语言”具有简练、精准、易懂、鲜明的特征。受微信和微博等微传播介体信息承载功能的限制,“微语言”具有短而精确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小而微的特点,以小看大,以微看长,以精看深,在简短精练的话语模式中得以传播和沟通情感。微语言内容简短,便于阅读,获取便捷,易于传播,实时更新,利于互动[2]。由于网络的平等性和开放性,网络交流不在受职业、地位、文化水平等身份和地位的限制,微圈群话语——“微语言”模式已呈现平民化、生活化、朴素化、大众化的态势,语言更容易理解,更贴近生活,这一特点,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越发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网民使用这种语言的热情。同时,由于“微语言”的生产和接受群体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色彩和风格不同的个性化特征,导致“微语言”的形式多样化,内容的多元化,呈现丰富多彩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展现出人们内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微语言”的这一特征与传统书面用语表达的形式相比,“微语言”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更具独特韵味,已成为人们网络沟通交流的习惯语言模式。
1.2 “微语言”的发展态势
当前,“微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微视图,微论点,微广播和微影视中的话语模式。其中,微观点主要以“微观”的视角,对社会问题和客观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看法、意见和评论等;微论坛主要以社会的热点和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为网民解惑答疑;微视频是网络日常生活和身边发生的事为素材,以短视频的方式向网民传播信息,满足人们视听感受;微音频,是通过音频作品满足人们的听觉需求。客观地说,“微语言”是由代表性表达驱动的,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中国语用学的书面表达。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5 G时代的到来,“微语言”正呈现蓄势待发的态势,必将随着智媒体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它不仅用于微信、微博、微型CV和微电影,还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丰富汉语话语体系,推动话语模式创新。
2 “微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微语言”在给人们语言交流带来鲜活感受与清新感觉的同时,同样也夹带“泥沙”与“污垢”——低俗化的“微语言”。它对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微语言”的出现既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也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2.1 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使用语言的教育活动,在理论上被说服。它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语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促进思政教育活动的发展。语言的有效运用,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魅力,更接地气。
首先,“微语言”可以贴近学生习惯,激起大学生主动对其进行学习的积极性。玛克斯·徳索曾指出:“语言的美学功能并不是去确定地表达内心生活中完成的事件,而是在艺术创造中证明自己是个自我活跃的力量。”微信、微博等作为沟通、学习、交流、创新的工具,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微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话语模式,已成为青年学生习以为常话语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当代青年学生是“新人类”,他们“玩”着各种智能“玩具”长大。他们生在微时代,与微博、微信的新型社交软件相伴而生,他们是“微语言”的使用者、创造者,也是“微语言”发展的见证者。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服务”。[3]因此,只有与“微语言”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产生有效的结果
其次,“微语言”可以创新思想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话语一旦缺少智慧,便如同绚烂的世界缺少了缤纷的色彩。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微语言”模式,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思政教育产品和视听融为一体,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点、微心愿征集、评选活动,开展校园风光、名师风采、励志标兵等微视频、微电影、微直播展演活动,进行微故事,微讨论,微论坛,微广播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微语言”活动中,了解学生的见解、主张、看法、意见,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现实和难点问题。而这种言之有理,动之以情,雅俗共赏的教育模式,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模式,实现从理论性向实践性,从死板转向实用,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话语亲和力,为思政教育注入新鲜血液。让思政教育更加充满生机,使思政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更接地气。
2.2 消极作用
“微语言”由于生产、传播的自主性和简便性,使人类进入了“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尤其在语言重构的现实场域中,难免会产生暴力、低俗、臆造等语言污染,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弱化语言认知。“微语言”是在新媒体语境下产生的新型话语模式,海量的“微语言”,一些不适合提倡、传播的语言,难免会造成“语言污染”,对生活在微世界的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如,使用命令类情态动词和带有诅咒含义的暴力语言、有意避免或主动选择替代词语的低俗语言、通过新造和各种变异词语的臆造语言以及词语“幼稚化”、人称“动物化”等倾向失范语言。同时,语言符号表情化和语言符号拼音化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话语的地位,对人们语言认知造成影响。
其次,圈群结构,导致语言问题频发。“朋友圈”作为新兴的社交平台和移动的“语境”,其交际主体呈网状连接,关系错综复杂,影响面较为广泛。因为有些网民误以为微信“朋友圈”是个人的私人领域,他们认为该怎么说,怎么说都不受限制。因此,语言不再温和,语言问题更加复杂多样。特别是,一些微语言包含了对于年轻人的金钱崇拜和享乐主义的想法,就像是社会的“毒瘤”渗透腐蚀着他们的内心,错误的引导他们走向歧途。这也是当前思政教育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现实问题。
3 以“微语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路径
互联网时代,“微语言”是无法回避的语言发展趋向,我们既要适应、发展和利用“微语言”,又要重视“微语言”治理工作。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更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的教育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善用、巧用运用“微语言”,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亲和力,进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3.1 转变话语模式,以“微语言”贴近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和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最佳渠道。这不仅改变他们的求知和沟通途径,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微视频、微电影、微图片等形式,已成为他们的阅读习惯,微阅读已成为人类,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手机控制”,“低头家庭”和“拇指家庭”比比皆是,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面对青年学生阅读习惯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根据情况而定。以“微语言”模式代替传统“高深”和“官样”话语模式,才能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变化,真正成为学生喜爱、乐于接受的新模式。运用“微语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要转变传统理论灌输的理念,树立媒体意识,提高媒介素养。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树立积极接触,学习和利用新媒体的意识,尤其要了解新媒体语言。掌握新媒体语言的使用语境,善于将单调、枯燥、乏味、冗长的理论性语言转换为简约、通俗、灵活、易懂的“微语言”,让学生听得懂,记得牢。二是要学会运用“微语言”将系统的理论问题,以小、微的模式展示出来。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教育内容,结合国家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的伟大成就,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的思想意识,精心设计,为学生创建一个微思政教育产品,集文本、图片、视听和其他方面为一体,更贴近学生。
3.2 强化交流互动,以“微语言”走进学生
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来说服人们,感化人们。”[4]“微交流”即时性、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弱化人际交往层级性,打破了传统“象牙塔”内的教育模式,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不受场域、时间限制的新型教育平台。运用微平台开展教育管理服务,已成为高校的新常态。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小企业号等官方教育管理平台和移动客户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虽然各类平台“林立”,但“访问量”“点击率”却存在“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话语模式的差异,很难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因此,改变各类平台的话语模式,已成为高校各类微平台生存的“良药”。“微语言”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模式和习以为常的话语习惯,已成为高校与学生沟通交流,走进学生的核心要素。一是“微语言”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师生运用“微语言”交流互动,可以逾越师生由于年龄差距而产生的“代沟”,使师生产生共同的话题。二是“微语言”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微平台的平等性,是师生交往的角色由主客变为平等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师生间敞开心扉,轻松、平等地沟通交流,然后进入学生,成为学生亲密的朋友。
3.3 注重引导规范,以“微语言”引领学生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通常由国家制定,并对管理社会语言。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流行语、“微语言”发展迅猛,在丰富传统语言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恰当、不规范的话语模式。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是数亿人共享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清晰,生态,符合人民的利益……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形势,做好风险防范工作[5],虚假、低俗甚至反动、淫秽和暴力等信息往往与各类微信息相伴而生,严重影响和侵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损害学习者的切身利益。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既要净化网络环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的获取、信息辨识、信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一是运用“微语言”,引导网络舆论,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疙瘩”。高校教师既要运用“微语言”及时廓清学生模糊认识,又要运用“微语言”及时化解学生怨气怨言,还要运用“微语言”及时引导和纠正错误看法。二是运用“微语言”弘扬社会正气。纷繁复杂的“微语言”如果缺乏正确指引,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只有激浊扬清,弘扬正气,才能引导网络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