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3-22关长辉戴舒宁

船舶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航海船员学院

关长辉,戴舒宁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35)

1 研究意义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局势充满不确定性,我国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去杠杆、去产能等一系列调整措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1],体现出中央对于稳就业、促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

辽宁正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关键时期,调整传统重工业产能过剩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去产能”过程中势必会调整部分剩余劳动力。对这部分工人进行再培训使其加入船员队伍,既可以减轻国家负担,又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根据《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对于“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总结,截至2015年大连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15亿吨、年增长率5.7%。集装箱吞吐量944.9万标箱、年增长率12.4%,承担了东北地区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业务。“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大连要继续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到2020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2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 115万标箱[2-4]。

在大连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为航运中心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航运人才;二是为航运企业、社区及船员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大连作为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海洋文化浓郁,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应肩负起传承航海文化的重任。另外,随着邮轮旅游越来越流行,为普通市民提供船舶安全培训也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5]。

2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社会服务现状

航海类专业社会服务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科技研发、技能培训、文化传播、专业技术支持等。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社会服务仍存在一些不足。

2.1 科研基础薄弱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航海类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开展航海教育时间较晚,发展期较短。另外,发展初期遭遇全球经济危机,整个航运业都受到较大影响。良好的发展平台是增强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尽管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大连市直属公办院校对于科研方面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但学院科研基础比较薄弱。

2.2 文化传播不足

大连具有良好的航海文化基础,但海员依然是小众职业。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主要针对社区群众及中小学生开展观摩与体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航海文化内涵,但服务形式以观摩体验为主,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2.3 技能培训初见成效

高职院校在科技底蕴和研发实力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高职类航海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技能培训。辽宁是船员大省,据《2017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统计,辽宁籍国际航线海船注册船员38 327人,同比增长6.1%,总人数排名全国第五(山东、江苏、河南、湖北、辽宁);沿海航线海船注册船员9 082人,同比增长8.3%,总人数排名全国第六(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江苏、辽宁);辽宁籍内河船员数量近5万人[6],由此可见大量船员需要接受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自2017年5月起为省内船员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培训等相关社会服务。由于学院服务质量较高,区域优势明显,与企业合作模式成熟,在省内航运公司及船员间具有良好口碑,故市场占有率较高。2018年(截止到11月1日)共开展船员培训合格证知识更新培训81期,培训总人数达到12 525人次,培训人次位居辖区学校各专业前列。

2.4 专业技术支持能力欠缺

交通工程学院航海类专业教师普遍比较年轻,从业经验不够丰富,暂时还不具备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能力。但是,随着学院近几年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历提升工程,现在航海类教师都有过实船工作经验,几乎所有教师都是硕士以上学位或者在读研究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所提升。

3 航海类专业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服务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设置定位上与本科院校有明显区别,因此科研实力相对较弱,导致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有限,社会服务形式以技能培训为主。

3.2 制度保障不足

现阶段对于高职专业教师的评价还是侧重于招生数量、教科研成果、教师大赛、学生大赛和各级奖励等指标。专业教师如果把大量精力放在社会培训上,势必会减少“正常”评价指标得分,影响专业发展和个人职称评定,所以部分教师参加社会服务积极性不高。

3.3 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航海类院校技能培训主要是按照满足海事局的相关规定,以“履约”“考证”为主,规范有余、质量不足、灵活性不大。

4 提高航海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4.1 丰富社会服务形式

第一,坚持开展技能培训。借助交通工程学院在船员培训上的优势,持续开展形式丰富的培训项目,为广大船员做好服务。培训项目不应局限于海事局现有证书范畴的“履约式”培训,而应与航运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与规模实力较强的企业合作,经过培训后颁发企业认证的特定技能证书,此类证书虽然不能被海事局、劳动局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可,但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例如:MAN B&W电喷柴油机培训证书、外派船员实用口语证书等。由于此类培训针对性太强,不具有普及性,因此很难得到主管部门认可的证书。但其与企业结合度更高,专业性更强,企业认证更加严格,与实际生产结合度更高,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更快。

第二,提高技术研发能力。虽然现阶段交通工程学院航海类专业师资水平和实验条件很难满足技术研发要求,但可以寻求合适的发展途径逐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可以与大连海事大学等实力雄厚的院校合作,与其重点实验室对接,先从研发过程中的简单、琐碎项目入手,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丰富学院实验设备,进而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最终逐步实现自主研发。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辖区内航海类院校联盟,对于技术难题分工合作攻克,为区域内航运公司做好服务。

第三,承担文化传播职责。通过开展社区服务、传授航海技能、开放专业实训室、举办航海大讲堂和组织航海爱好者访船等一系列活动普及航海知识,传播航海文化,为普通百姓做好服务。

第四,尝试技术支持。虽然交通工程学院航海类专业教师暂时不具备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的能力,但可以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和日常自我学习解决这一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收集实船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法,然后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学习,同时加强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协作,重点突破个别典型技术难题,“不求广,但求精”。

4.2 优化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以外还有各类科研教研任务。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提高社会服务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制度保障方面主要应解决社会服务工作量、评定、社会服务盈利性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将社会服务成果纳入职称评定指标等问题。

4.3 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首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师培训方案,将教师派到国内一流的航海类院校学习,增强师资力量。鼓励教师到船上进行挂职锻炼,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参加行业技能竞赛,以赛代练,提高授课技巧[7]。

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引进企业技术能手,合作解决船上技术难题。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一方面及时了解企业对于培训的诉求;另一方面将学校培训评估结果及时传达到船员所在企业,作为船员的考核标准之一,增加船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

第三,提高课程仿真度。对现有培训技术细节进行修正,做到培训质量超出履约要求,使培训服务简洁、精准、切实、有效。重点搜集船舶火灾、搁浅、碰撞、触礁等应急情况下船上人员的真实心态和应急状态下团队配合及人员调动的真实情况[8]。

最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海事局对于培训机构的要求,学院现已有一套完整的船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该体系主要是针对在校生完成学历教育而制定,后续研究过程中应将社会服务纳入质量体系管理范畴,加强服务过程监控,使社会服务管理更加规范。

5 结语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职业院校应承担起其在社会发展中应有的责任,凸显出其主要职能。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应依托于“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区域优势,在培养优秀航运人才的同时,加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苦练内功、夯实基础、优化制度、丰富形式、提升质量,稳扎稳打力争成为辖区内航海类院校的后起之秀,为更多的航运企业、船员、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猜你喜欢

航海船员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大航海争霸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航海博物馆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西行学院
失衡滞后的航海高级人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