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理论视域下校史文化育人策略探究
——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19-03-22牛春雨
牛春雨,刘 亮
校史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学校精神的承载、文化内涵的映照,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事件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1]。校史文化具有很好的育人功能,体现在激励鼓舞作用、凝聚带动作用、榜样示范作用、规范塑造作用、提升辐射作用等方面。校史文化蕴含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学校如果不加以挖掘、开发、利用十分可惜,甚至是失职和负罪的行为[2]。高等院校是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能,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校史文化的宣传教育符合信息传播活动的特征与要素,应遵循受众理论的有关要求,运用受众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结合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拓宽渠道,丰富路径,以提高立德树人效果。
一、受众理论阐述
受众,即信息的受传者,或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它是传播学的重要概念。受众理论是以受众为核心所建构的现代传播学理论,注重在具体、现实、操作层面上研究信息接受方面的问题。研究理论包括社会分类论、个人差异论、社会关系论、社会参与论、使用与满足论等五方面[3]。社会分类论认为个体虽然差异较为明显,但在年龄、职业、地区、信仰、教育程度等不同层面,仍会具有某些共同的或相近的特征,从而组成了多层次的社会类型[4]。个人差异论认为社会成员心理结构各不相同,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因人而异。社会关系论认为社会关系严重影响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应方式,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左右着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的接收。使用与满足论认为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特定需求,人们根据媒介印象选择特定媒介,接触媒介后其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会影响其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和印象。社会参与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的讲坛而非少数人的传声筒,公民及其团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让受众参与传播正是为了让他们积极接受传播[5]。
二、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史文化综述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系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前身为全国优秀师范学校——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始建于1908年,时名凤阳府官立师范学堂,1934年更名为安徽省立凤阳师范学校,抗战后期停办,建国后重建于凤阳县龙子湖畔曹山下(今属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曾命名为淮河师范学校,1959年迁回凤阳县府城,恢复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校名,2010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滁州卫生学校并入学院。滁州卫校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淮南卫生学校,1969年整体搬迁至滁州,1984年正式更名为滁州卫生学校。2016年9月,凤阳校区、滁州卫校校区整体搬迁至滁州琅琊山麓科教园区的新校区,2017年12月滁州市艺术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自建校以来,一代代城院师生共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内容体系和思想内涵。
(一)信念坚定,默默奉献
理想信念是关乎党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的关键要素,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6]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晁错论》一文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抱定“坚忍不拔之志”,始终恪守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理念和宗旨,无论是抗战时期广大师生踊跃认购救国公债;亦或是解放战争时期,为4000名驻扎在校园内的解放军官兵尽最大可能地提供物质支援;再如全体教职工分批次多次组织医疗队分赴定远、滁县、天长等地送医下乡,展现了学院师生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积极支持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尚情怀。清代大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百余年来,城院师生“立根”基层、“咬定青山”、坚定信念,不管时局如何变幻,始终以支持国家民族发展为己任,为滁州乃至全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辛勤园丁和白衣天使,成为皖东乃至全省重要的人才输出基地,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迎难而上,砥砺奋进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诗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学院建校百年,可谓历经坎坷。滁州卫校几易其址、一路风尘。凤阳师范学校更于辛亥革命爆发、直鲁联军入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期间五次停办。滁州卫校亦是先在淮南创办,后改办为医专但又被撤销,再迁至滁州办学,80年代申报由世界银行贷款的卫ⅠV项目(世界银行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时困难重重,但是,城院广大师生从未被困难吓到,他们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展现出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校址搬迁,师生们勠力同心,肩扛手拉,硬是在荒瘠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崭新的校园;物资短缺,师生们同甘共苦,种菜种粮,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没有教具,师生们齐心协力,自力更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项目申报,众志成城,积极创造条件终至功成。《论语》有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城院师生经历了“岁寒”的考验,展现了“松柏”的精神。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其《呻吟语·应务》一文中说:“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1988年,凤阳师范受到国家教委表彰,成为“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之一;2007年,滁州卫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步入全国先进职校行列。城院师生正是以“不为外撼,不以物移”的拼搏精神,迎来了“吹尽狂沙始到金”的那一天:2010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三)修德立身,严于律己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其《洪范传》一文中有云:“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这里的“正直”,其实就是“修德立身,严于律己”之意。城院风风雨雨多少年,无论是当年的凤阳师范还是后来的滁州卫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坚持“两代师表一起抓”的办学理念,抓教师“修德立身”和“严于律己”,抓学生“严于律己”和“修德立身”;教师的政治学习和教研活动,定期定时举办,即使停电也会点燃烛光照常开展;每周一举行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旗下讲话,虽风雨交加也不会轻易耽误。《墨子·修身》篇有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唯有“志强”,方能“智达”,唯有“信言”,始能“果行”。城院广大师生正是凭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凭着“修德立身,严于律己”的敬业精神,“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子》),提高了学院的声誉,扩大了学院的美誉。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多年来,城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广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四)锲而不舍,开拓创新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曾有诗云:“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该诗句既道出了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重要性,更阐述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必要性。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大潮中,学院全体师生团结一致,积极向更高层次办学目标迈进,历经整整八个春秋,学院终于完成了由中专学校向高等学校的蜕变,学院的发展也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杨万里《送彭元忠》)学院升格以来,师生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依照安徽省尤其是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院特点和实际,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短短的八年时间,现已发展到拥有23个专业、在校生近万人的规模。“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论治体札》),此谓锲而不舍也;“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此谓开拓创新也。城院师生正是依靠着这种锲而不舍、开拓创新的精神,昂首朝着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方向阔步迈进。
三、基于受众理论视角的校史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弦歌不断,育人不绝。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校史文化的挖掘、梳理研究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但运用该成果进行宣传教育方面做得不充分。以受众理论作为考量标准,其不足之处表现如下:
(一)与学生交集互动程度不够高
学院重视校史的梳理、编纂工作,力求全景、真实地呈现学院发展的成就。但编纂校史、重塑校史文化目的基于存史的因素较重,对校史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的关注不足。高校可以加大校史研究成果的宣传与推广,使校史研究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发挥[7]。就是说,校史编撰往往成为学校门面的点缀、宣传的需要、静态的存储,而且与学生隔膜较深、缺乏交集,成为“两张皮”。为此,校史编纂工作一定要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育人。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与广大师生沟通互动,立足于本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教育。要善于运用校史丰富的教育资源,强化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当的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二)对学生的需求认知了解不够深
马克思强调,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最稳定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的”[8]可见,文化需求是人特有的需求,具体表现为求知、审美、娱乐、道德、理想、信念等六个层面。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有无校史文化学习的需求?学习校史文化是出于了解名人轶事仅仅满足浅层次的娱乐需要,还是学习优秀师生的先进事迹以提高道德修养,亦或是想要了解学院不畏艰辛克服磨难的历程以提高思想认识和理想信念?学院在这方面的研究和了解不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主动性不强、方法不多,校史文化的输出与学生需求之间的错位较为明显。
(三)实施宣传推广的方法手段不够多
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学生接触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除了课本、课堂等传统路径外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网络路径例如微信、QQ群、贴吧等更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流路径。然而学院当前校史文化宣传教育主要还是依靠新生入校之初校情教育宣讲、参观校史资料等传统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不够,距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信息需求方面差距较为明显,如何拓展呈现载体,丰富教育路径,亟需深入思考。
(四)学生参与宣传推广的主动性不够强
对于校史的宣传教育,应该构建一个师生广泛参与的立体化的网状工作体系,可是当前宣传教育的任务被单纯锁定在教师身上,忽略了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忽略了“意见领袖”的独特影响力,能够宣传推广校园文化的社团、讲坛、交流会、班会等载体尚未建立。导致出现学院的校史文化宣传教育在教师层面忙忙碌碌,学生层面无所事事的不良状态。对于学生而言,如能养成其强烈的校园归属感和校园文化推广的责任感,必将对校史文化的宣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受众理论指导下校史文化育人的对策
《周易》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富有特色的校史文化可以优化教育工作的成效,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夯实基础、创造条件。当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对校史文化研究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史研究》项目先后被列为院级、省级重点课题项目,课题组系统的研究成果为校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应重在宣传推广和育人策略上寻求突破和成效。
(一)深挖校史文化育人资源,找准学生可接受的内容与形式
社会分类论认为,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高职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相对本科生来说,高职生存在学习基础知识较弱,理论知识接受能力不强,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但是,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突出地表现出个性鲜明、可塑性强、不缺乏学习热情、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场域化学习和实践能力强等优点。针对这一群体特点,校史文化育人首先应细致梳理校史的内容,加大校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力度,发掘校史中贴近现实生活、贴近专业实际、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事迹或者事例素材,让学生全方位接触学校发展历程、典型事件、优秀师生实例。其次,校史工作者要突破存史的考量,不能让它静态地沉睡在校史馆内,而应该让它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融入到文化育人的“大合唱”中,释放更大的育人能量和成效。第三,在宣传教育如何实施方面进行更多思考和创新,构建易于学生接受的框架体系,创设真情实感的情境、设身处地的场域,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使其获得自身成长需要的精神力量。
(二)关注学生差异和问题,提高校史文化育人实效
使用与满足论认为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特定需求。学习校史文化的目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了解学校发展史上的人物,学习学校历史中优秀师生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学校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事件的来龙去脉,武装头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明晰学院物质精神文化特征,内化于心提升自身素养。为此,学院要对学生做出充分的调查了解,找到学生对于校史文化的真正需求,因人制宜,因需求层次制宜,及时作出输出呈现手段的变化与调整,提高教育效果。学校针对学生需求与满足的不同,应该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生活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学院要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从而提高其幸福感、满意度,提高其了解学校、关注学校、学习校史文化的积极性。
二是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智能是差异化的,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通过谈心谈话、班会引领、课程思政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其学习进步的成就感。
三是目标模糊学生的定位问题。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虽整体生源素质不理想,但其中同样不乏精英人才,他们完全有能力成为行业翘楚。对于该群体,要加大优秀校友事迹和成长路径的宣传教育,多用真人真事引领,帮助其厘清目标方向,铸造辉煌人生。
(三)丰富校史文化呈现路径,构建立体化的宣传育人体系
校史文化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校史文化的学习和接受具有明显影响,学院要丰富校史文化的呈现路径,提高宣传教育成效。
一是用好传统媒介。积极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滁城院职教研究》等传统媒介对校史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二是积极使用新媒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推广普及,大学生的媒体接触已经完全达到了“时时可上网、处处可上网”的状态。鉴于学生对手机使用的热衷,学院要与时俱进构建覆盖面更为广泛的新媒体格局,开发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史板块、校史文化网络公选课等适合移动客户端媒体学习的内容。
三是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塑造有利于校园文化传播的“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是通过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结构化的营造某一种环境。学院首先应将校史馆建设落在实处,让校史文化以固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因地制宜,创设特定的情景和氛围,增设校史景点,比如校史长廊、事件壁画、人物雕塑等,努力把校史中重要的场景或事件(比如开展集体劳动、进行基本功训练、实施小先生制)以情景剧的方式加以再现,提高校史文化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努力让学生受到更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激发学生参与校史文化宣传的热情,提高传播效能
社会参与论强调受众的主体地位,认为群众既是信息传播中的受众又是传播者。在校史文化的宣传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加到校史文化的发掘与宣传推广中,从而构建人人“学校史、讲校史,熟悉校史、推广校史”的局面。
一要注意组建社团,培养“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传播过程中为他人提供观点、信息和建议,并能够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先传给一部分,然后再扩大其传播范围。学院可以组建校史研究社团,培养一部分熟悉校史、明晰校情的“意见领袖”,养成他们对校史文化的熟知与热爱,让他们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扩大校史文化的覆盖面。
二要注重搜集信息,及时反馈。反馈是受众接触信息之后的反映,及时搜集反馈信息对于后期提高宣传教育成效具有重要作用。学院可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读者来信等多种方式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利于对校史文化的内容体系进行再梳理,使内容体系更加符合不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同时,要对学生的各项反馈信息运用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让受众意识到反馈的信息受到重视,保护提升广大师生反馈信息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梁启超先生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对于每所学校而言都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校史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生动教材,应该利用发挥校史资源的德育教化作用和导向功能,激发爱校热情,增强凝聚力,陶冶浸润心灵,不断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校史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学院要针对受众的特点,利用好各种媒介,让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崇高精神、涌现出来的优秀师生品行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切实做到学思践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立德树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