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设计及民俗思维溯源

2019-03-22王寅寅

关键词:文化景观民俗景观

王寅寅

(安徽科技学院,蚌埠 233000)

传统建筑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产生的一大物质内容,是中国城市和乡镇百姓借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是展现着地域农业民俗文化特色的亮丽景观。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从形式上说是地域性的农业文明在建筑方面的体现,并且这种体现具有一定的审美或观赏价值。其包括农业建筑小品中的水车、亭、廊、雕塑、花架、果架等,也包含农舍、祠堂、戏台(楼)、农棚等乡村主体功能建筑,一般都兼有实用、观赏和生态价值。从创造思维上溯源,乡村农业景观建筑更是中华农业文明、非遗民俗艺术与建筑相互多元结合的产物。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是农业文化景观的延伸,是乡村农业景观的一部分,也具有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固态化典型特质。由于目前国内外各类民俗方向的研究,对乡村农业文化环境生发的问题投注出更多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所以更需要我们对乡村农业文化内容做更多深入扎实的探索和开发创新,为当今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和实现乡风文明建设提供良效的发展策略。

一、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非物质文化空间特性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容中包含着民俗非遗和物质文化遗产两种基本类型,从民俗非遗的一般定义分析,民俗非遗现象中的文化建筑空间及场所,是进行民俗非遗活态化表达的辅助设施,从世界教科文组织对其文化定义来说,它无法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仅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但此类设施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中国景观建筑艺术的角度观察,属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界定的重要范畴之一,又是中国景观建筑艺术的一支学科方向。在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的组成环节中,固态化的文化建筑空间及场所又可作为促成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景观现象形成的组成要素,建筑自身可以脱离世界教科文组织对民俗非遗现象展示的固有定义,独立形成非物质文化的景观建筑环境。这种固态化的文化建筑空间及场所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定义上说,能够脱离与其组合的活态性非物质元素来作为独立的一支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系统,从属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目类里。但是,这种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体系是建立在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景观两者内涵基础之上的,形态样貌及功能的设计也脱离不了农业文化及民俗非遗景观的思想根基。

二、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与民俗非遗的关系

农业文化景观建筑与民俗非遗不仅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矛盾关系,也有流源上的交叉关系。从历史沿革分析,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现象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原因在于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民俗非遗活态表达方式,与我国原始先民通过建设可施展巫术和祭祀活动的场地空间进行原始生产活动的方式极为相似。当今的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生发于中国乡镇的农业文化和民俗艺术的环境里,它既有非物质文化特质又涉及乡村景观建筑范畴,这种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既是物质文化建筑环境也是精神形态的文化场所,是在民间乡镇的民俗文化艺术环境中长期积淀发展而成的独特建筑系统,其形式的起源、发展直至成熟的过程在我国古代村镇环境中早已实现。所以,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本身继承了民俗非遗的特性且发挥着农业性相关作用,从内涵上很好地展示了乡村文化建筑系统的物质文化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

除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植物配置空间之外,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主要空间媒介不具备生命特质且相对于动态场景是静态的,是典型的人工产物。这种人工媒介是强调以文化空间来辅助衬托各种用祭祀、表演、技术技艺演示等形式来展现民俗非遗的独特魅力。建筑里的空间艺术与造型艺术本身可以静态形式来反映民俗非遗文化的审美与价值,也可为民俗非遗活动的活态特性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可移动特性提供十分契合的发挥空间。所以,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空间媒介在衬托和表达非物质文化民俗现象中的知识、技艺、情感、技术等内容的过程里,始终在营造着民俗非遗特有的文化景观,所以说此景观生发于民俗非遗,并且具有活态性的本然形态和无形性的非遗特质。或可认为,这种建筑的人工媒介虽是物质的,但从促成非物质文化景观场景与民俗非遗现象的表达作用上说,它是非物质文化景观与民俗非遗两者共同的组成要素,亦可触发非物质文化景观和民俗非遗现象来展示各自皆具有的非物质特性[1]。

三、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设计和价值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环境一般是乡村农业中观赏性较高的部分,规划上常以自然村的建设为主要景点,针对村庄建筑与各类文化景点混杂的特点,逐步引导当地百姓从常规农业种植转向生态景观、农业民俗表演及文化建筑的农业开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副生产业,着力设计村景、山景、水景、田园景的“田园综合体”空间。当今关于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而建设的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设计有三个体系类型,第一是露营基地式棚户及组装建筑。其吸纳现代美式军旅行军帐篷样式在棚户下建设防腐木质建筑台基,以点状分列形成团状野营空间的规划布局。这类建筑以田园为景观基地,可建设在山林和平原田地中。另一种是运用西方现代组装生态建筑技术建设在田园综合体空间里,布局以西方独栋别墅环境而设计,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代家居功能,外部景观空间辐射圈广阔,近景配置花园、草坪(坡)、景观功能家具、雕塑小品,中远景涵盖树林、河流湖泊,属于高端田园旅居服务产品项目一类,这两种建筑及环境设计理念都是以生态循环建筑景观的空间设计理念生发实施。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设计的第二类是农业文化民俗非遗类建筑。这类建筑有古遗址遗存的民俗非遗建筑和现代化乡村民俗非遗类建筑两种。古遗址遗存民俗建筑的当代应用,一般是通过古建筑空间修复、改造、增设与文化性发掘、还原两种手段来实现民俗非遗的再现。现代化民俗非遗建筑环境的当代建设理念更多地融入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乡风建设等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使得农村基础建设环境、文化旅游指示系统、乡村住宅环境、卫生医疗场所获得重新改善和古今文化融合方式的现代化重建,同时在每个村镇增设结合百姓娱乐的戏台、广场舞蹈空间和文化站建筑空间。第三类是传统式的农家乐加民宿类建筑系统。农家乐及农业庄园的产业开发现象是我国最早在乡镇城郊区域出现的民俗及农业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发展初期常以物质文化产业拉拢带动经营,例如传统田园农业园林、现代农业温室大棚的农业化景观旅游、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古建筑村落旅游及住宿等。而在当今的旅游发展理念上,更重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经营,如把乡村水席、社戏、祭祀、民俗表演、民俗工艺展示等融入到田园综合体空间的产业内,同时对民宿环境的打造做到了更加精细化、人文化和功能的现代化。

关于当今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设计价值,首先是具有生态价值。在乡土空间的人居环境中,农业植物认知的节气口令和祭祀活动运用了一部分农业文化元素组成的民俗非遗祭祀环境与农作植物元素的图腾崇拜意象,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祈望对农林作物进行充分的生态利用。农业景观及其建筑的生态性主要是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协调性组成的。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景观也逐渐成为野生植物的半栖息处,以此形成可融合在乡村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农业景观生态系统。

第二是具有审美价值。农业景观建筑的审美性体现在农作物作为自然产物的自然美和经过人工改造自然所产生的田园配植景观之美。前者有动态美,色彩美,后者则有广袤无垠的沃野平原,花果簇拥的廊架花台,蜿蜒曲折的南方梯田,鱼虾游弋的流水建筑及桑麻果林的行道风光等田园综合景色。

第三是具有生产价值。中国乡村长久以来在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劳动生产者对农作物和农作环节崇拜的民俗场景,其崇拜活动的场景映射出人们对生产收获的企盼。在景观建筑表达上农业生产是农业景观建筑的文化基础表达形式。例如生态大棚观光园,是将农业生产作为核心,融合观光、休闲娱为一体的农业与民俗生态园区经营方案来表现,这皆是在产生农业生产价值的基础上去发展起来的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系统。

最后是具有可参与价值。营运较为完善的农业文化景观建筑体系,不仅要具备观赏价值、生产价值还需有可参与功能,如在体系内设置农家乐、健身设施、艺术教学和耕播参与,让观光者参与的目的是形成一体化的文化旅游体验,在过程中体验农业文明,提升自我的审美素养和农业文化素养。

四、乡村农耕文明在传统建筑设计思维中的若干反映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无论是精英文化的诸子百家还是作为乡村民俗文化的乡间风俗信仰,根源大多可归纳到以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简易化、往复的生产过程与经济生活的农业文化范畴中。这种农耕文化以其深刻的影响力,时刻左右着乡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乡村建筑,作为乡村社会文化的载体,在许多方面表露出与之相应的特征。典型的例如务实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现实在乡村渐渐形成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群体趋向。乡间农人在农耕活动中认识到 “利无幸至,力不虚掷” 的务实真理,在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不刻意出现矫饰主义的设计思维。中国古典建筑是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框架结构的体系上的,我国大部分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统建筑的设计程式亦是如此,皆普遍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表达与传递[3]。在中国的古典建筑中,民俗装饰依附于构件而生成,纯粹装饰与过于矫饰主义思维的构件是较少的,一般只因等级文化的过于突显才有之。

其二,中国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统建筑的建造体系长期遵循有节制的人本主义设计原则。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乡村建筑,都很少建有像西方教廷那种超越尺度的空间。中国传统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成熟体系,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进行规律性的衍生添置所形成。乡村景观建筑群落的庞大感,包含了人们在院落里活动时感受到的社会群体性的庞大和集约,亦体现出人和人之间相亲近的尺度感。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以实用思维为设计主导的特点,有别于西方对神学中超越常规尺度的景观建筑设计[2]。

其三,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乡镇普通农民一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大体呈静态循环发展,这样的环境便易于滋生恒久意识。反观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恒久意识产生以不变应万变诸类哲学观引导出的守常认知。与恒久意识相贯通的也包括了中庸的精神,“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的这种适度允当的中庸精神在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设计风格的表达上,更倾向于有意识地避免注重强烈的个体设计表现,而是强调与周围环境的谦和与顺应,这种设计风格的表达更契合通用设计的思路[2]。我国传统的设计思想对房屋、礼器的设计或造景都是采用一种一切皆要合乎使用原则的通用式设计思路,传统的乡村农房或其他乡村民俗建筑的设计原则便是采用此类通用式设计思路建造。就拿少数民族的羌族建筑特例来说,羌族建筑匠人的建造技艺无论以石料或者黄泥来建造住房,都可以在全部建造过程中做到不吊线,不绘图,不用柱架支撑,全凭目测心绘,但都结构合理,体现建造技艺的天才能力。而这种“胸有成竹”的精湛匠做技能也是熟练掌握通用式设计范式的一种实践反映[3]。所以说,无论从民俗非遗角度还是从农作及住宅角度出发的建造,经久耐用和广泛适应性的通用范式自古便是乡民建造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所追求的设计目标。

其四是家园思维的特性。我国传统乡村环境保留下了氏族社会遗留的众多民俗文化,普遍是由血缘宗亲组合而形成的农业与乡村文化。这种社会文化特征均是由“家园”思维生发。家是社会思考的基本单位,家、园地、国、天下概念同构的人文思维,在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上有着突出反映。以家为思维起点的设计,是我国古代一切文化建筑形制以“住宅”为发展原型的基本设计形式。在古代对住宅和房屋含义间的区分不大,词汇上由最早的宫室称谓到居处的称呼一直是以起居功能做文化演变的主导。与西式教堂普遍供神明居住的概念不同,我国的道观、学堂、寺庙、皇廷以至商铺,无一不是前殿(店)后居,与宅院相关联[2]。例如位于安溪县参内乡区北部的龙潭庙,它是一座始建于宋代,被当地农家俗称“龙王庙”的民俗建筑。龙潭庙下龙潭水深碧绿,潭上地势险峻、群峰耸峙、峰峦回环、叠翠披丹,云烟飘渺。仙洞峰有仙女之称,山中无石不景。由于临水生活的原因,此类被称为“龙王庙”的村落民俗庙宇在我国沿江淮区域发展的村镇中十分常见。龙潭庙旧时专门供奉四海龙王、龙王娘娘、日月星君、雷公、电母、风神、雨伯诸神。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村落氏族群体都要到龙潭庙进行祈愿活动,祈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龙潭庙是家园聚落的精神核心,其存在体现出乡民利用宗族家庭的团结意识进行社会关系的合作共生,把期望家园可以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积极愿景在一处公共空间中相互感染和传递。当然,在农闲时节,此类乡村庙宇又会成为老年群体休闲聚会、年俗戏曲及祭祖的民俗空间。

五、发展保护传统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必要性

由于中国农业文化不同于其他各时期的阶段性文化,它是从原始社会就产生的文化,因为人类学会了种植,我们才考虑居所与农舍的结合,也才会择一地拓穴建造屋舍圈养或培植,可以说乡村建筑源于农业的根本需求,在传统中国农业逐步被现代化农业取代的过程里,我们更应了解中国农业文化与乡村建筑设计的思想发展史,推动乡风建设以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古代乡村农业文化的景观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世的文化遗产,而在把现代生活与古代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环境进行融合建设的过程里,也不断存在着各类功能与文化上的矛盾及挑战。然而,这些矛盾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贝祖贻先生说过:“优秀建筑的精髓不仅在于构思伟大的建筑物,而且要使他们与金融和经济要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古代的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随着生产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民俗文化与乡村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越发迫切。古代农业文化景观建筑在新时期也担当起文化和休闲娱乐场所的历史使命,能带动乡村“村村通”公共交通基础建设和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所以,以农业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民俗为基础,来实施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建筑的发展及保护工作,是将农业文化景观建筑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方式。是结合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以一系列配套有效的服务供人们观光旅游、休养、增长知识,来了解和体验乡村农家民俗生活的一种旅游生活方式。从根源来说,传统农业文化景观建筑设计体系是一套深受农耕意识影响,具有中国古代农业文化与乡村社会民俗文化共生关系的文化产物。而今随着我国相关扶持政策的不断投注,行业领域内对其研究的关注和探索或将有更多理论及实践意义上的深入挖掘。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民俗景观
冬季民俗节
景观别墅
民俗中的“牛”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民俗节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