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红色文化“三进”机制研究

2019-03-22

关键词:三进四川红色

洪 燕

(四川旅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100)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高等学校必须努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本源性优质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天然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优秀文化的根基,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1]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大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意识、思想品德素养和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川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奉献精神,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巴蜀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四川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四川红色文化,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值得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

一、四川红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展现了四川人民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精神。探究四川红色文化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是利用四川红色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一)四川红色文化的内涵

理解四川红色文化的内涵,首先要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关于红色文化,目前学界对刘润为先生的观点认同度相对较高,即“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2]四川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地域红色文化,它一方面具有与其他红色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同时还具有其独特的巴蜀文化特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川人以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敢于牺牲、勇于创新的精神,铸就了一座座历史丰碑,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能,也为今日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结合前述红色文化的内涵,可以将四川红色文化界定为:四川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四川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以四川红色资源为载体,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

四川红色文化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巴蜀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展示了川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拼搏创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正如学者孙和平所指出的,“四川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它也是人民革命精神和不断实践的长期积累和沉淀,集中表现为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革命精神。”[3]

(二)四川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红色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有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和非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非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主要由制度层面的红色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组成。四川红色文化在形式上首先表现为众多的红色物质文化。它主要有革命与建设时期保留下来的战争遗址、革命根据地、革命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纪念馆、展览馆、历史博物馆等物质载体。如:石棉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广安邓小平故居和纪念馆、南充朱德故居纪念馆等;其次表现为独特的红色制度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党在革命时期所制定和创立的政策、法令等。如:在川陕苏区,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发布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关于土地改革的布告》《川陕省革命法庭草案》《川陕苏维埃税务条例草案》《赤色民警条例草案》[4]等;再次表现为独特的红色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川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心忧天下的奉献精神,如“同心抗战”精神。四川作为大后方,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高居全国之首,故有“无川不成军”之说,等等。

二、四川红色文化的主题

四川红色文化的主题,是指对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特征的分类概括。四川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十分广泛,较之于其他地域的红色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大致可以概括为“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同心抗战、三线建设、两弹一星、抗震救灾、改革开放”等八大文化主题。

(一)长征丰碑

四川是红军长征停留时间最久、经过区域最广、留下足迹最多的省份,留下许多的红色文物和遗产。特别是四川藏区,红军停留时间最长,翻越的雪山最多,也是最为艰难的地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川藏区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红军与各族群众的鱼水情。[5]红军长征在四川境内留下长征遗迹主要有:会理会议遗址、冕宁县彝海结盟遗址、石棉县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泸定县泸定桥革命文物纪念馆、苍溪县红军渡江纪念地、剑阁县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等。这些遗址、纪念地、纪念馆构成了四川长征红色文化集群,为长征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创造了条件。

(二)伟人故里

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以及众多共和国将帅和革命先烈的家乡,是红色人才辈出之地,形成了四川特有的伟人故里、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集群。比如:广安邓小平故居、仪陇朱德故居、乐至陈毅故居、达县陈伯钧、张爱萍故居、南充罗瑞卿故居、叙永傅钟故居、宜宾赵一曼纪念馆、自贡吴玉章故居、卢德铭故居等。这些故居、故里成为革命精神的传扬之地,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川陕苏区

川陕苏区位于秦巴山区,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川陕边大巴山地区创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境内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石刻标语、纸质报刊、戏剧歌谣、造币厂、纪念堂馆等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无数革命先烈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进程中用智慧、鲜血、生命凝聚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不变初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四)同心抗战

抗战爆发后,四川成为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四川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指挥中心,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抗战文化。重庆市抗战文化遗址数量多、规格高,现存 395 处抗战遗址,有92 001件(套)可移动抗战文物。[6]四川人民在爱国主义、民族独立等思想指引下,自觉承担起了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救亡图存、复兴民族大业的历史重任,广大的四川老百姓自愿出人、出钱、纳粮、出力、修路,忍辱负重、倾其所有,竭尽全力为夺取全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持久而巨大的牺牲,是中华民族取得抗日伟大胜利的主要力量。

(五)三线建设

四川是三线建设重点省份。三线建设期间,六盘水、攀枝花等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平地而起,超过400万人迁移到三线,涉及数百万家庭。三线建设者从上海、沈阳等工业重镇向西部偏僻深山里转移,在穷乡僻壤之地扎下了根。他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将自己的热血青春献给了祖国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不仅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迁移过程,更是一段无数人的拼搏岁月,是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

(六)两弹一星

1965年8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内迁梓潼,院本部落户于梓潼长卿山,其余各研究所,则分散设于龙门山和剑门山几个县的莽莽群山之中。当时,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于敏、周光召、程开甲、郭永怀、邓稼先等,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云集到这里,万余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投入到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之中。现在,九院旧址、“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居、张爱萍将军住过的“将军楼”“科学家楼”等已成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进行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七)抗震救灾

“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史诗般的伟大抗争和伟大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兄弟省份都选派医疗队、救援队紧急赶赴灾区,祖国各地同胞带着救援物资赶赴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国上下空前团结,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为铭记这段悲惨的历史以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地震受灾地相继建立了地震纪念馆,以示纪念,如:汶川地震遗址、北川地震遗址、绵竹汉旺地震遗址和地震纪念馆等,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创造了条件。

(八)改革开放

川人历来敢为人先,富于改革创新精神。1977年,广汉县向阳公社推动实施经济责任制,1980年,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政府,成为全国最早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新体制的乡。1980年,我国第一家经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股份合作公司——四川蜀都股份公司在成都成立,并对外公开发行股票“蜀都大厦”,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只股票。此外,1992年新中国的第一所民办学校光亚小学在都江堰成立,1995年元旦新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等,无不是四川人民敢于创新精神的体现。

三、四川红色文化“三进”机制

推进四川红色文化“三进”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顽强的拼搏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有利于四川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四川红色文化“三进”工作中,“进教材”是前提和基础、“进课堂”是关键环节、“进头脑”是目的和归宿。构建切实可行的四川红色文化“三进”机制,将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四川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开发四川红色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夯实基础

开发四川红色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将丰富多彩的四川红色文化植入其中,是发挥四川红色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在开发校本教材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两个原则。

1.坚持正确的育人目的。开发四川红色文化教育校本教材的最终目的是育人。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所以,校本教材内容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任务、以培育中国精神为重点”。

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养成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校本教材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其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任务。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校本教材要坚持用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再次要以培养中国精神为重点。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教育,培育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2.突出四川红色文化精神的提炼。四川红色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范畴,这是必须把握准的教材定位。因此,该校本教材不能只是对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简单地堆砌或罗列,必须对其所蕴含的精神进行提炼和升华,发挥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前述四川红色文化的八大主题,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但仍须对这些资源中所蕴含的精神进行提炼和升华,不能简单地编入教材,否则教材将沦为红色旅游指南。

比如:长征丰碑主题,应突出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敢于牺牲一切的精神;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人故里主题,应突出爱国主义精神。川籍共和国伟人、将帅和革命先烈,倾注了对祖国大好河山、对中华灿烂文化、对骨肉同胞的热爱,并基于这种爱国主义情怀,他们英勇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其他的六个主题也应突出相应的精神,如:川陕苏区主题,应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同心抗战主题,应突出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精神;三线建设主题,应突出拼搏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两弹一星”主题,应突出艰苦奋斗精神,以及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功臣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精神;抗震救灾主题,应突出团结统一精神和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美德;改革开放主题,则应突出改革创新精神,以及川人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

(二)抓住关键环节,不断提升素质,创新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是传播文化、传递知识、培育品格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是关键。[7]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的自我提升。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是青年大学生灵魂塑造的工作,工作的神圣性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加强学习,练就与教育教学工作相适应的本领。另一方面,高校应当组织相关教师外出培训,实地考察等,增强思政课教师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另外,思政课教师之间要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交流,共同备课,共享课件,相互借鉴,相互提高。

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很大,需要不断改进创新。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努力丰富四川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展现形式,借助相应的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形式来再现历史,拉近历史与现代生活的时空差距,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8]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可采取“案例教学”“人物深度访谈”“现场体验式教学”“模拟表演”等方式,增强教育实效性;同时,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方式,由多个教师共同讲授同一门课程,通过专题讲授方式教学,让每个教师成为某一个或者两个红色文化主题的专家,以深入促进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构建红色文化教育氛围,确保红色文化“进头脑”

浓厚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四川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一是出台促进红色文化作品创作的政策支持机制,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播社会氛围。支持各类主体制作弘扬四川红色文化的歌曲、影视剧、电脑游戏、网站和书籍,用这些精神产品占领文化市场;二是要构建现代传媒传播红色文化的机制,掌控意识形态新阵地。现代传媒已成为文化信息传播的中枢,微博、微信、QQ、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工具高度普及。政府、社会,特别是高校要善用新兴传媒广泛传播四川红色文化,占领意识形态新阵地,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三是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巩固四川红色文化教育效果。

四、结语

红色文化是优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独特,值得深度挖掘利用。四川红色文化“三进”工作,应当从开发校本教材入手,夯实基础;应当抓住教师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应当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促进红色文化进学生头脑,从而提高四川红色文化教育实效。

猜你喜欢

三进四川红色
A gift I treasure
红色是什么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红色在哪里?
藏垢纳污
棋乐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追忆红色浪漫
“三进”为载体 学知做雪锋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