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及时代价值

2019-03-22宋振民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逻辑原则

宋振民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针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问题域,立足于商品交换原则侵蚀党内生活的现实,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结合实践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分析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蕴含的时代价值,对于指导我们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克服商品交换原则的侵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一)实现“四个伟大”,锻造坚强领导政党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而“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关乎党的生死存亡。”[2]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自身建设伟大工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必然要求。因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能够为共产党人提供一种良好的从政环境,一种团结一致的凝聚力,这样的环境、氛围、凝聚力,使党的健康肌体免受市场经济逐利本性的侵蚀,使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继续前进,带领中国不偏不倚驶向共同富裕的方向。

(二)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保障

欲使我国当前的战略布局顺利推进,进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需要通过优化政治生态各系统要素趋向,来改变政治生态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其山明水秀,风清气正。“公道正派才能出清风正气,廉洁自律才能塑良好形象。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要靠全党上下不懈努力,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从而凝聚起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3]这一做法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增强了党的权威,提供给中国的是一种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进而推进我国的战略布局。

(三)三种交往形式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人们的交往活动,依其同物质生产联系的密切程度,而主要展现为经济的交往、政治的交往、精神的交往三种形式。政治的交往是同物质生产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交往,从实质上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集中反映经济的诉求。三种交往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分别形成社会制度体系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告诉我们,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4]。上层建筑通过调试,能够消解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从而解放生产力;通过改革,化解社会矛盾;最终使经济政治文化良性互动,和谐发展。作为一种执政环境的党内政治生态,可归属为一种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营造与构建会消除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原因,也可以消除经济领域商品交换原则对政治生态的侵蚀,使市场经济不偏离航向而又快速发展,驶向共同富裕的同时又使生产力快速发展,使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得以增加。

二、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是内容丰富与逻辑严密的系统思想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主要内涵就必须对其主要内容和内部的逻辑结构进行缜密且详实的分析。

(一)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筑劳根基。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应使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政治性,涵养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政治生态建设的红线。要加强纪律建设,培育新风正气,把内部风气搞得很纯正,把政治生态搞得很纯洁,凝聚推进建设的强大正能量。抓好领导干部。抓好少数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使其以上率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斗争是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要整饬四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一道发力,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建立党内政治生态监测预警机制,营造清明政治生态。

(二)习近平党的政治生态思想的理论结构逻辑

作为一种理论结构逻辑严密的思想,习近平党的政治生态思想的结构逻辑直接体现在“是什么,为什么,应如何的逻辑理路上,“什么是政治生态,为什么要营造清明的党内政治生态”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和人民立场。“如何营造”体现了方法论,既要有明确的目标、也要有多维建构路径、还要有使目标实现、路径起作用的保障。从整体上来说党的政治生态是一个大的宏观系统,内部结构由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纪律、制度等各子系统组成。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和优化决定系统运行的状态。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是目标,突出政治性、创新权力监督,强化思想性、加强组织性、规范作风是建构路径,完善制度是保障。总体来看,党的政治生态建设的逻辑体现在在于通过优化政治生态各系统要素趋向来改变政治生态系统的运行状态。“是什么,为什么,应如何”的逻辑理路表明了习近平党的政治生态思想是理论结构逻辑严密的系统思想。

三、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特色

(一)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谋略

“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身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类的发展。”[5]人类自身需要的满足依赖于交往,但自私有制产生后的文明社会以来,少数人自身需要得到了满足,但是却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建立在商品价值平等交换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正是源于它对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和平等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具体实现形态,坚持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具有必然性。

从主观逻辑上讲,是因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能够为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共产党人提供一种良好的从政环境,一种既集中又团结、既严肃又活泼的氛围,一种团结一致的凝聚力,这样的环境、氛围、凝聚力,使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能够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不偏不倚驶向共同富裕的方向。营造清明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的提出,高扬了社会主义价值原则。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方法

历史是由追求自身需要的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坚持价值原则,这是历史的主观逻辑。而实践活动所追求的自身需要想要变成现实,则实践活动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必须满足实践所处的具体情境的现实需要,即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真理原则,这是历史的客观逻辑意蕴。

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面向的是我国发展现实的需要,为推动化解当下我们遇到的矛盾提出来的,“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6]以实践所坚持的真理原则为中心,面向的是新时代党情的具体情境和客观现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从严治党要以营造清明的党内政治生态为基础,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身的能力建设和发展、都要以建构清明的政治生态为前提。对这一客观规律的把握是习近平党的政治生态思想历史生成的的客观逻辑。

(三)坚持以强国惠民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坚持真理原则,致力于通过优化政治生态各系统要素趋向来改变政治生态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建构清明的党内政治生态,建立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得到充分体现: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主体,清明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给中国的是一种持续不揭的发展动力,“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强调人民是评价事业成败的主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7],为了实现人民的愿望,党从自身出发,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使经济交往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化,努力消除市场经济对人的异化。

四、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强盛,与其注重自身建设息息相关。而党内政治生态作为影响党员身心发展的执政环境,影响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党自身建设的重点。回顾历史,改革开放起初,党从理论逻辑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但是在市场化浪潮中,既让市场经济这列航班行稳致远,又要防止商品交换原则对党性的侵蚀,如何解决党性要求与市场机制的矛盾成为党要从理论逻辑上论证的难点。党员干部腐败问题、党风问题很多时候是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原则侵蚀的结果。“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8]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创造性的从党内政治生态这一根源入手,提出了政治生态建设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为实现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78年到1989年,我们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是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即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邓小平通过理清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关系,逐步在党内外建立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的共识,找到了一条允许一部分劳动能力强的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1989到2002年,市场经济激励了人的创造,党顺应历史发展,解决了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从2002到2012年,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必须改造市场经济,通过科学发展观化解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问题,使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前提下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潜能。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课题就是如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又防止商品交换原则对党性的侵蚀,如何化解党性要求与市场机制的矛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实践中的问题,把握党的政治生态在政治经济要素运行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高扬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使政治经济要素和谐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不偏不倚朝着共同富裕继续前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化解矛盾,促进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政治生活始终是人类绕不过的的主题。千百年来,人们为了构建民主的政治秩序,进行过流血的斗争,也有和平的建设。二十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缓解了矛盾,但是固有矛盾等仍未消除,资本主义民主虽有量的变化,但从本质上说依旧是少数人的民主。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实现,马克思有过详细的论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9]即取得政权,然后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通过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十月革命后,俄国生产力和文化水平落后的国情,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晚年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思想表明,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认清国情,必须把党内民主看做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中国在运用市场经济这一工具后,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商品交换原则对国家各方面的侵蚀问题也很突出。党内政治生态,是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通过调试,能够消解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从而解放生产力,化解社会矛盾。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使政治经济要素和谐发展,发扬了民主,可以消除经济领域商品交换原则对政治生态的侵蚀,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偏离航向,驶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在增加自由时间的同时个人的社会发展空间也得到扩展,意味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共产主义的目标。

五、结束语

一个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营造一个高效、廉洁、先进执政党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指导性思想,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随着实践的发展,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因此对于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研究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仍需广大学者和科研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合理的研究。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逻辑原则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