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电影《大侦探皮卡丘》为例分析当下游戏IP的影视化

2019-03-22徐照朋

传媒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皮卡丘影视游戏

徐照朋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一、引言

自1993年第一部由游戏IP改编成电影的《超级马里奥兄弟》问世以来,已经有40余部游戏IP改编电影在25年间登上了大银幕与观众见面,诸如《刺猬索尼克》等越来越多的知名游戏IP改编电影也即将席卷而来,由此可见游戏IP的影视化在电影产业与游戏产业的存在逐渐被人们所熟知。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泛指知识产权,常常被用来指代通过授权以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产品作为原始素材所进行的二次创作甚至多次开发。而游戏IP向电影的转化则是企业利用IP“泛娱乐化”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近年来也有像《生化危机》《魔兽争霸》《古墓丽影》《寂静岭》等多部游戏改编成电影这样的例子。但是热门的游戏IP改编电影却出现了大量“叫座不叫好”的情况。

IMDb的数据显示,游戏改编电影的评分普遍徘徊在3到5分之间,最低的是《死亡之屋》评分仅有2分,而评分最高于2002年上映的《生化危机》加上后续系列虽然共获得10亿票房,但是IMDb评分也不过6.7分。近期由日本任天堂经典游戏《口袋妖怪》(中国大陆译名)所改编的电影《大侦探皮卡丘》上映,上映7天票房成绩3.47亿,可谓是近期动画真人电影最具票房影响力的大片。因此我们通过以本电影为例从电影特点、存在问题、面临困难等方面来分析一下当下游戏IP的影视化。

二、电影所具备的特点

(一)故事情节较为完整,叙事自然

电影讲述了男主角蒂姆·古德曼为寻找下落不明的父亲而来到莱姆市,意外与父亲的前宝可梦搭档大侦探皮卡丘相遇,并惊讶地发现自己是唯一能听懂皮卡丘说话的人类,从而决定一同踏上揭开真相的刺激冒险之路的故事。影片所讲述的故事矛盾冲突十分清晰,通过重构原作游戏IP外传的叙事,讲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过渡也较为自然,可以说本片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影片。

(二)颠覆传统人设,角色戏剧化处理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皮卡丘的形象与大众内心中以往的形象不同,从外观来看,本片中的皮卡丘的造型采用了毛茸茸的设计,使得皮卡丘的外观显得更加的可爱;而从内在来看,却完全摆脱了影片的原始设定,首先男主角不同于常人能听得懂皮卡丘的语言从而实现了与皮卡丘的对话,其次从皮卡丘的发声却可以判断出皮卡丘的内在是一个“油腻”的中年怪大叔的形象。通过这种反差萌的设定,影片实现了对于皮卡丘传统形象的颠覆,从而达到了角色的戏剧化处理,引发了更多观众的反响。

(三)营销套路“升级”,病毒视频

影片在上映前曾于YouTube网站一个名为“Inspector Pikachu”的神秘账号发布了《大侦探皮卡丘》长达1小时42分35秒的完整版片源,该片源有着1080P的高清画质,开头压印了皮卡丘配音演员瑞安·雷诺兹的个人水印,甚至瑞安·雷诺兹本人也现身该视频的评论区,表示“这可能是来自官方的泄露”。但由于该视频的内容是长达102分钟的皮卡丘的“洗脑式”动感舞蹈,而被证实是官方恶作剧形式的营销套路。而这种“病毒视频”的传播既为观众展现了皮卡丘新的大银幕形象也吸引了大量的路人流量,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影片的热度。

三、影片存在的问题

(一)剧情简单,套路化严重

从影片叙事本身来看,《大侦探皮卡丘》虽然拥有着一个完整的剧情,但是故事相对来说过于简单,全片也仅存在一次反转。可以说整部电影充斥着好莱坞套路式的剧情,例如反派人物的设定以及主角人物心境的变化,多数剧情都可以被观众猜得到。

而更令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影片中大量剧情的漏洞,很多地方都是强行设定,比如说影片的片名虽然是《大侦探皮卡丘》,但是实际的剧情中却几乎没有侦探推理的情节,导演为了剧情的发展总是强行推动剧情从而忽略了推理的过程,例如在案发现场皮卡丘发现了线索后导演便立即借助皮卡丘的视角得出答案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样就给了观众一种剧情发展理所应当的低幼感,使得剧情毫无活力。

(二)改编外传作品,难以被大众接受

游戏IP的影视化的主要目的是在盈利的同时做到游戏影视的双向发展,但是《大侦探皮卡丘》为了既不得罪原始粉丝,又能吸引新的受众而采用了改编游戏外传的形式,制作方可能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在两边都不得罪的情况下起到宣传的效果,实则不然。

由于影片改编自外传,所以很多原始粉丝在刚接触电影时便会产生陌生感与难以适应的感觉,而越是了解原作的粉丝对作品往往会抱有更大的期望,而这也就会导致粉丝在原有期望与电影实际情况中产生落差,从而降低了对影片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初次接触这个IP的受众也可能会在不知道影片改编自外传的情况下对原作产生误解,从而打击对于了解IP的积极性,降低作品的吸引力。

(三)过度依赖原有IP,影片质量下降

在整个观影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制作组想要竭力利用原作IP的知名度来试图讨好观众从而提高观众的评价,而这也就导致了影片中诸如胖丁唱歌等大量与剧情不相关的多余镜头的出现。而这些多余的镜头也就使得整部影片的叙事显得较为松散,剧情发展较为拖沓,从而导致了影片叙事质量的下降。

四、游戏IP影视化的困难

(一)本质区别,叙事模式不同

游戏与电影作为同样以视听元素为主要手段的媒介形式既具有共通性也具有差异性,而在这其中差异性尤为明显。游戏之所以难以改编成电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电影与游戏叙事模式不同的本质区别。游戏的叙事是由游戏与玩家共同发展的,而电影的叙事是由导演所安排。由此可见,游戏的叙事是玩家在游戏逻辑框架内所做出的主动选择,而电影的叙事则是观众坐在银幕前的被动接受。正是由于如此,才会有“即使是最一流的游戏,它的剧情也只能达到九流电影剧本的水平”这句话的出现。

(二)重构导致破坏原作设定

游戏IP改编电影虽然顺应了当下IP影视化的热潮,但是其不同于文学、动漫等其他的IP而有一个极其特殊的特点,那便是多数游戏的世界观是为了使玩家达到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而刻意设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设定亮眼、剧情与氛围俱佳的游戏,往往关卡设置较多,主线、支线任务丰富,游戏通关总时间较长的原因。但是往往在将游戏设定搬到银幕的时候由于电影两个小时的时长很难让不熟悉这个游戏IP的观众沉浸其中。

于是往往电影会通过重构一些设定的形式去提升影迷的观看体验,而这也就可能会导致游戏原始设定的破坏,从而又会得罪原作游戏的官方与粉丝。而官方往往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去控制电影的改编,这也导致了电影因此设定较为老套没有新意从而向剧情单薄、低幼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游戏改编电影若是想再上升一层台阶,让内容变得更有趣和更有深度,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能不能讲述出一个像样的故事。

五、游戏IP影视化在国内的发展

随着电子游戏产业近年来在国内市场的火爆,诸如《仙剑奇侠传》《阴阳师》《真三国无双》之类的国产游戏IP改编的电影也即将登上银幕与观众见面。而纵观我国之前电子游戏改编电影发展存在严重滞后的情况,诸如《龙之谷破晓奇兵》这类的电影起步较晚且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佳作,数量较少类型单一,票房表现较差。而国外电子游戏改编电影作品在我国电影市场能够取得较高的票房,说明我国电影市场存在此种电影的受众市场,但是发展的落后导致国产该类型影片无法满足我国受众需求。因此,我国电影产业若想要在游戏IP的影视化领域实现快速长远发展,就应当对国外诸如《大侦探皮卡丘》《生化危机》《古墓丽影》《愤怒的小鸟》等优秀电子游戏改编电影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市场具体情况,借鉴国内优秀IP电影作品,找到我国游戏IP影视化的有效途径。

六、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大侦探皮卡丘》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出影视行业对于游戏改编电影的进一步尝试与发展,我们从中既能看出游戏IP的影视化可以使电影产业和游戏产业互利互惠,从而在改编中能够为双方都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和艺术品质的提升,又能看出电子游戏与电影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即游戏IP影视化的困难。所以我们应当更加客观地认识游戏IP影视化从游戏平台到电影屏幕转换仍存在较大的跨越,得出游戏IP影视化的策略,从而推动该趋势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游戏产业与影视产业的双向发展。

猜你喜欢

皮卡丘影视游戏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妙答
嗨!“皮卡丘”
大侦探皮卡丘
折出皮卡丘
影视风起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