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闻传播中的三个理论问题
2019-03-22曹铮
曹 铮
(河北日报,河北 石家庄 05001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新闻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同时也有一些观点和问题,引起新闻界人士的广泛讨论,下文便是对这些讨论的一些总结和归纳,同时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二、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思考
新闻传播、大众留言和评论等方式已成为当前大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社会中每个个体信息获取和了解情况而保证自己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方式。在新闻传播行业中,传播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主流媒体,另一类是非主流媒体。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都对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下便是对这两个理论的思考和分析。
主流媒体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具有较强公信力。因此,主流媒体在新闻事件中往往有着特殊的贡献,并且也发挥着传统非主流媒体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我国的主流媒体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包括在四个方面的作用,分别是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问题、代表政府的官方性权威、对社会有着重要影响、有党和国家的支持。2019年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在这篇文章中,“主流舆论” “主流媒体” “主流价值”等关键词反复出现。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主流媒体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对“We Media”下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是自主交叉互播。自媒体是我国近年来的网络主流现象,其间蕴藏了新兴商业模式、社会管理机制、新型就业可能等等。应该说,时下的自媒体还处于随意触碰法律和道德红线的生长阶段。
与主流媒体不同,自媒体的信息发布具有多样化、平民化、普泛化特点,因此其作用不容小视。自媒体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稿”环节,其信息、内容常常是直接到达读者。相比传统媒体,自媒体更加强调个人观点,像是传统媒体(某报纸或杂志)上某一个“专栏”的放大。有时,往往一系列事件的传播、发酵都源于自媒体,所以,从新闻传播角度看,自媒体和主流媒体同样有着自身的社会使命。不可否认,目前我国自媒体平台快速发展,但仍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在这种状态下,自媒体传播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推动我国舆论传播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在缺乏监管的状态下,也会给舆论传播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加强自媒体管理刻不容缓。要健全组织保障,严格审核把关制度,建立完善与其相关的自媒体舆情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多部门协调联动、自媒体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专项考核评价问责等各项管理机制,确保不发生失泄密、舆情失控等事件的发生。通过多方面积极努力,使之真正成为党的宣传阵地和为实现中国梦助推的生力军。
三、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立场的思考
新闻事件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舆论传播,而在这些舆论中最重要的是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大部分,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态度。众多周知“舆论”一词的含义,但是“舆论场”一词却不是特别被人所了解。通常意义下,舆论场一般是指在很多相互不同意见的环境中,让更多的人逐渐达成相同的意见。舆论场的“场”也就是代表多种不相同的舆论相互联系的总体,在这个舆论场里存在着不同的人,并且不同的人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当前中国的舆论场来说,主要包括有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在这其中很多学者认为,就目前中国的新闻传播发展情况来说,确实存在着官方舆论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
但人们有着自由选择新闻的权利,在复杂的新闻舆论环境里,有正确的、错误的、有趣的、乏味的等多种类,大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但是,在这些舆论场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民间舆论场,他虽然不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舆论,可一定要对其进行充分重视。因为民间舆论场中的各种表达都是来自普通老百姓,是普通人民进行意愿表达的最直观的途径[1]。
通常情况下,民间舆论场彰显人们日常生活形态的主要方式包括有三种,分别是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这三种舆论无论是哪一种发生,都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影响。就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共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在最大程度上找出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官方舆论的调整,以最好地满足大众的需要。首先,政府机构应保证官方媒体的公信力,进而减少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的差异。其次,官方媒体需要主导话语权,无论是在一些重大事情、重大新闻还是重大决策,甚至是重大失误等方面,都要勇争第一,首先表态,同时还注意切实地符合民众的要求,做出最正确的决策。最后,政府还要采取措施主动去呼应民间舆论场,让大众感受到自己的话语也被重视,从而为官方舆论积累更多人气。
四、知情权利和流言传播的思考
由于新闻传播涉及范围极为广阔,传播速度又十分惊人,这就导致很多时候人们无法完全准确把握一些新闻事件,很容易产生误解,导致流言蜚语的出现。一旦出现这一现象,对大众心理影响巨大,并极易造成一系列不良社会行为,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流言传播。在这里又涉及一个问题——大众知情权利。因此,在处理此类事件时,需要尽最大可能保证人民群众对社会事件的知情权利。
流言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当前社会现状引起的,比如当下普遍存在于各年龄层的“危机感”,导致大众看待不同社会事件会产生不安情绪,不利于人们对新闻事实的正确看待,进而容易引发流言。另一方面,在某些重大事件报道中,官方媒体的滞后,为不正确甚至扭曲事实的民间舆论提供了可乘之机。出于“博眼球”、赚取流量变现等目的,他们会发布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信息,误导大众。另外,对于官方媒体而言,必须保证社会信息传播的公开化、透明化,以确保大众对新闻事实的知情权利。知情权,也就是中国合法公民有权利了解党和国家等机构所掌握的一些公共信息的权利。
在一个文明社会中,新闻媒体诚实公正地向民众传播信息,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要想保证流言得到有效控制,官方媒体就必须要掌握主动权,针对一些突发重大事件,官方媒体必须迅速抓住重点,并保证在第一时间借助专业人士的知识,借助于客观实际的了解,诚实公正地还形形色色事件的本来面目,以便让大众了解各种事件真相,以便大众根据自己的约束条件做出适当的选择。唯有如此,方能不给流言蜚语留有生存时间。再者,对于知情权来说,公民虽然有权利享受,但是却要遵守知情有度的原则。因此,公民要正确理解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内涵,在享受知情权利的过程中,也要处理好那些公开性公共利益和非公开性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2]。
五、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新闻传播行业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对促进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对社会的稳定、人们的安居乐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影响。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新闻媒体行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提醒我们应加强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我国新闻传播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