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独立纪录片民间同城放映传播内容研究
——基于100家民间同城放映机构定量分析

2019-03-22韩忠丽

传媒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纪录片民间机构

韩忠丽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引发了民间同城放映机构的迅速崛起,独立纪录片的放映由开始的三两好友私人放映发展到有一群人观影的民间同城放映,这些机构由一些独立纪录片爱好者自发组织的,自筹资金创办。取得导演的信任,将独立纪录片片源无偿拿给他们举办放映活动,届时还会邀请导演到现场与观众交流。这种放映形式促进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促使更多的人去开始从事独立纪录片的创作活动,当然还有一些创作者是去参加国外电影节的放映,比如参加阿姆斯特丹电影节。但是绝大多数独立纪录片都是没有放映渠道的,他们只能通过民间同城放映机构来进行放映传播。

一、100家民间同城放映机构分析

目前对百度搜索上能查询到的前100名民间同城放映机构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有些放映机构比价活跃,放映活动较多,网上能查询到的信息也比较多,宣传发布的活动比较及时。但是有些放映机构从成立开始也几乎没有放映信息,更新活动较少,还有一些民间同城放映机构即使放映了但是也不会上传到网络上,所以对于民间同城放映机构收集信息的方法并不是很科学,但是由于民间同城放映机构相对小众和隐蔽,所以只能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来进行数据整理。然后通过数据分析的形式来进行统计。

100家民间同城放映机构分布在各个城市,有的几个月放映一部影片,有的半年放映一部影片,有的放映机构即使成立了但是在网络上查询不到放映信息,能够查询到信息的影片也不是很多,总共能够查询到被放映的影片有514部,其中包括电影68部、短片27部、动画6部、电视剧3部、国外电影和纪录片25部、剧情片4部、体制内纪录片7部、微电影4部。去除被重复放映的137部,只有233部中国独立纪录片。

经过分析,可以把233部影片按照六种类型进行划分,划分为百姓生活类、人类学、民族志类、当代社会问题类、历史遗留问题类、先锋实验类六类,其中“人类学”纪录片有63部,“当代社会问题”类有39部,“民族志”类纪录片有21部,“百姓生活类”纪录片有100部,“历史遗留问题”类纪录片有8部,“实验先锋类”纪录片有2部。

二、100家民间同城放映影片分析

100家民间同城放映影片类型有六种,并且每种类型影片的数量都不一样,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影片通过放映内容传播它的思想,通过对100家放映机构的233部影片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在100家放映机构中,有14家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消亡了,例如重庆的“立象放映”、兰州的“西城书吧”、合肥的“悦术区”、南京“后视镜放映组”。也有几家机构越做越好,比如:“清影放映” “瓢虫映象” “叢林” “粒子放映” “齐放全国联盟” “天津影迷幼儿园” “海口独立电影社” “内蒙古青年电影周”等放映机构仍然很活跃;也有一些放映机构与“齐放”联盟合作,比如:“平话” “蘑菇放映” “空间影像研究中心” “华侨艺术工作室” “影弟工作室” “上海季风书园” “洛阳潜水镜放映小组”等,现在很多放映机构之间都存在着合作的关系,包括片源的分享、技术的支持等。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2013年云之南影像展被停办后,2014年创办20家。在放映的影片类别中,“百姓生活类”占最大比重,其次是“人类学”和“当代社会问题”,可以发现在西部地区放映机构最多,西部的城市主要体现在四川、重庆等地区与当地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的文化底蕴有一定关系。其中在这些影片的放映中,独立纪录片《龙哥》《生命的河流》《余光之下》被6家不同的放映机构放映,被不同放映机构放映3次的独立纪录片《姑奶奶》《厚街》《活着》,这些片子共同特点就是都是描述底层人生活的片子,所以放映机构在选择影片的时候会侧重于选择观众喜爱的影片来放映,才能使机构更好地存活下去。

三、结语

通过对100家民间同城放映机构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人们对中国独立纪录片关注的人数较多,但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放映不会对国家文化安全产生影响,因为放映的都是相对安全的影片,所以本文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数据统计是相对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纪录片民间机构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