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互联网语境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

2019-03-22赵明明

传媒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赵明明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互联网语境就是在“互联网+”不断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时,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周围所认知的一切事物进行思考的一个情境。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已经收到了很大的冲击,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对艺术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手段。艺术设计行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接受新科技发展的冲击,创作出符合当下人们欣赏的艺术作品,这是艺术设计行业革新的一个必经阶段。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信息技术和艺术发展的交叉学科,是由计算机图形学、设计学、视觉艺术以及数字媒体表现形式和内容几个方面构成的,实际上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和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加入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来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断增加和更新,由视觉不断上升到听觉、嗅觉和听觉上,突破五官的感受。在这样的艺术科技的结合下,艺术设计家、艺术作品以及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实质上的转变。艺术作品对于观众来说不再是静态的、被动的,艺术设计家也更能有主动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众在体验过艺术品后能够提出有助于艺术家改进的建议,这样一种积极主动的艺术欣赏形态更有助于艺术的交流、沟通与升华。

一、互联网语境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

(1)交互式体验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交互式体验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能够与艺术作品或者艺术家实现深入交流的空间。新媒体艺术创作有五个阶段:连接、融入、互动、转化以及出现。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交互式体验能让艺术欣赏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知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认知,能让艺术欣赏者与艺术作品有充分而深入的交流,获得一种更为真实的体验。这种艺术感受形式被称为:经验艺术。经验艺术是美国哲学家提出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了杜威的使用主义美学思想,代表了杜威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力图将人与动物、有机物和自然之间的联系拉近,是人的情感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即经验最完美的表现就是艺术。艺术感知是人类过去的体验和对未来的认知共同作用形成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让人们的过去经验通过技术的媒介进行表达,对即将形成的认知进行刻画,从而让艺术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欣赏者参加艺术体验的过程成为艺术作品的核心。

最早将交互式体验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是被称为录像艺术之父的白南准。这部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参与电视》让观众们运用扩音器和麦克风进行艺术体验,观众们通过扩音器和麦克风产生的声音会变成相应形状的图形,从而在电视上播放出来。而同年作品《随机进入》则提供了可穿戴的移动式录音头给观众,观众只需要戴着这个录音头在场地中来回走动,在墙上的录音机就能形成实时音乐。这是交互式体验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最早试探,让人们意识到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通过物质形态传递,还能通过感知等虚拟形态体验,为后来的艺术创造打开了新发展的大门。

(2)网络连接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互联网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上的运用,使得艺术作品欣赏的方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而存在。艺术家运用外部媒体编辑器和程序语言进行作品创作,再通过有线无线的网络将观众吸引过来,共同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这样的艺术作品打破了区域和空间的局限性,将虚拟和实际的空间进行结合,给观众和艺术作品提供了更广大的交流空间,也提升了观众参与度和艺术作品多样化的可能性。

数字媒体艺术因为网络连接拓宽了其传播的方式,使其不仅仅局限于展览馆中。艺术家邵志飞在2002年利用网络进行艺术作品的展示,观众们可以上传自己的掌纹,计算机根据不同的掌纹投影出视频和三维图形,再通过互联网将不同区域的观众的掌纹图像联合起来,形成数字图形影像。这种艺术作品体现了人与人、人与作品以及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3)虚拟空间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空间在艺术作品的展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体创建一个虚拟的空间,让艺术作品创作打破空间上的局限,实现与观众的交互式沟通。之后,计算机技术成为艺术创作的新媒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是一个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出来的虚拟的世界,让观众在体验中感受到近乎现实世界的真实。虚拟空间通过隔绝真实世界和观众,让观众仿佛进入幻觉中,感受虚拟环境中的真实感觉,这样的艺术创作形式使得艺术作品有着独特的美学意义。

二、结语

传统的艺术作品是受物质心态、空间、时间的影响,在发展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互联网发展下的今天,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传播、表现、内容上的创新。交互式体验、网络连接和虚拟空间拉近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观众对于艺术的理解。为了能让数字媒体艺术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艺术家更努力地寻找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平衡点,多注重艺术作品的感受性和反馈性,将艺术作品作为能够互相交流的作品进行创作。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