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台主持人的优势与不足

2019-03-22

传媒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广播电台主持人

李 璐 姜 亮

(1.安徽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 2.安徽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安徽 合肥 230001)

在广播电台的发展历史中,从最早与平面媒体的平分天下,到和电视、平面媒体的三分天下,再到自2006年通信科技革命大爆发后的“乱世”之中,见证了其他两个传统媒体行业的衰落,广播电台依然在披荆斩棘中艰难前行,在这十几年的发展道路上充分展现出了广播电台媒体拥有的韧性和包容性,而这其中起到巨大支撑作用的那就是广播电台的骨干力量——广播主持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快速转变和灵活应变,才使得作为三大传统媒体的广播电台媒体并没有像电视和报纸那样快速地被淹没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而如今5G时代的来临,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台又一次站在了改革浪潮的风口浪尖上,面对5G时代广播电台主持人的优势与不足有哪些呢?

一、广播电台主持人所独有的“包容性”

广播电台主持人之所以可以在近些年的通信传播技术革命中异军突起的一大原因就是,广播电台主持人所独有的“包容性”,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其他传统媒体主持人所不具备的“包容性”,在新一轮的5G浪潮中,广播电台主持人依然会得到这一加分项。

(一)对主持工作环境的包容

与电视主持人的工作环境不同,因为广播媒体属性的原因,广播电台主持人生来就具备对主持工作环境的“不挑剔”的特性,这种“不挑剔”相比电视主持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广播电台主持人所需的硬件设备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广播电台主持人基本能做到只需要给一个话筒,哪里都可以是工作平台的状态;②广播电台主持人相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所需要的工作前准备较为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服装、化妆、发型等等的事前筹备工作;③广播电台主持人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的情况,从节目的音频、采访到音乐、节目稿件等基本都是“一肩挑”的状态;根据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广播电台主持人对工作环境的包容特性也正符合全媒体通信传播“拿起手机就直播或者宣传推广”的状态,而正是广播电台主持人的这种包容迎合了全媒体通信传播的特点,所以在前几次通信传播技术革命中才能异军突起。

(二)对节目传播渠道的包容

相较于其他媒体平台的主持人来说,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对节目的传播形态是处于一种开放的态度,即广播电台主持人既可以坐在直播间开展常规的广播节目,也可以开展视频类型的节目,而且不论是广播音频节目还是视频节目,广播电台主持人都可以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驾驭并驾齐驱,且因为广播电台主持人所具有的语言表达技巧相对来说是几个媒体平台中最好的,所以广播电台主持人所做的节目是可以根据节目传播渠道的不同而被任意地碎片化剪辑和重新排列组合,这一点是电视主持人所做节目很难达到的。

(三)对节目类型的包容

在新媒体4G时代期间,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广播电台主持人的突破尝试,他们主动地跳出了广播节目的常规套路,融入新媒体时代的节目创作中,并且因为广播电台主持人并不像电视主持人或者其他媒体工作者那样的“从一而终”,大部分广播电台主持人在从业经历上都是涉及过“新闻” “娱乐” “体育” “民生” “情感” “经济”等其中若干个不同的节目类型的,所以这样使得广播电台主持人面对新媒体4G、5G时代来临的时候,可以从容面对,比如我们在新媒体节目中看到了更多的广播电台主持人的娱乐脱口秀、个性化节目内容、专业性内容等,这一点正是因为广播电台主持人对节目类型的包容性。

二、广播电台主持人的“市井性”

广播电台主持人因为传播平台的不同,所以并不像电视节目主持人那样让人难以接触,或者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相反大部分广播电台主持人是十分接地气的,而且因为广播节目的互动性、即时性和更加贴近生活等特性,这也要求广播电台主持人平时要更加地深入生活、融入生活,通过切身感受在节目里与受众产生共鸣,所以这里所说的“市井性”是对广播电台主持人的一种认同,放眼全国广播电台中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广播节目中,大部分节目主持人都具备“市井性”这一标签,因为这一特性他们可以让节目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接受[1]。

(一)更加追求对象感

因为广播节目本身是音频化的线性节目,所以在纯靠声音传达信息的电台节目中,要求广播电台主持人必须更加追求对象感,这种对象感的追求并不仅仅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还包含节目话题上能否引起受众的共鸣、节目结构安排是否符合受众的收听习惯等多方面,大部分广播节目的选题、编排、组稿到制作播出都是广播电台主持人自己独自完成,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广播电台主持人要去反复琢磨如何才能时时刻刻的抓中受众,在这一磨炼的过程中使得广播电台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节目内容选择和节目结构编排上更加地注重对象感[2]。

广播电台主持人并不像电视主持人那样需要有相对稳定的环境,比如完整的稿件、成熟的套路化流程等,广播电台主持人基本都可以做到“张口就来”,这一点就十分适应新媒体革命浪潮中的网络传播产品,因为这些网络产品需要的就是即时互动性,所以广播电台主持人在这些网络传播产品中如鱼得水。

(二)更接地气

早在新媒体变革之前,广播电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节目内容安排就已经开始向着更接地气的方向发展了,比如广播节目的直播化;在线即时热线电话、短信、微博、微信互动;主持人走上街头或活动现场大时段电话连线直播等等,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广播节目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广播电台主持人的灵活性,不断地主动寻找更能抓住受众的方式,那就是走到受众身边并且关注受众感兴趣的事情。这一点和现在新媒体革命浪潮中涌现出的“微博” “网络视频直播” “抖音”短视频等传播内容特性非常相似,这些新媒体产品之所以受到受众的欢迎和追捧,正是因为他们的即时性和贴近生活的特点,这些都是广播电台主持人早在新媒体革命浪潮之前就已经开始尝试的,只是当时广播电台主持人唯一能借助的只有广播平台,而现在可以借助更多的新媒体平台来进行节目传播。

三、团队支撑的缺乏

广播电台主持人虽然拥有以上众多的优势,并且自3G到4G革命浪潮中可以借助这些优势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一举成为传统媒体中的所剩无几的有生力量,但是如果要继续发展壮大或者可以在5G时代中拥有一块立足之地,我们就应该理性地看到广播电台主持人的不足,并且正视这些不足快速修正,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团队支撑。

(一)先天性成因

团队支撑可以说是广播电台主持人的先天性不足,因为广播电台节目的制作播出并不需要像报纸和电视那样需要拥有众多的维护执行团队,大部分广播电台节目基本就靠一名或若干名广播电台主持人支撑起来,这些主持人围绕某一节目组成小组互相分工配合,完成整档广播节目的制作播出,虽然这样轻装上阵的人员架构成就了广播电台节目的灵活多变性,但同样造成了广播节目从一开始就缺乏团队支撑的先天性问题,从节目开播之初就只有广播电台主持人们自己单兵作战。

(二)节目策划思路狭窄

因为并不像其他媒体那样有着写手团队或策划团队的支撑,所以广播电台主持人在节目内容的制作上存在着虎头蛇尾的现象,即初期阶段节目内容对受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节目的中期阶段受众会发现节目内容更新出现停滞的现象,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快速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广播电台主持人都是单兵作战,所以节目内容创新的持续动力不足,到节目的中期阶段基本都会出现创新资源或策划思路枯竭的现象,这一点也同样反映在广播电台主持人的新媒体节目传播内容中,到了中期阶段粉丝流失严重,关注度下降。

四、广播电台主持人的“手高眼低”现象

在新媒体革命之前,因为受到广播传播技术的客观因素限制,广播电台主持人所制作播出的节目内容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性现象,所以广播电台主持人所制作传播的节目内容都局限于本市或者本省这样区域性范围,而随着新媒体信息化革命浪潮的来临,这一技术瓶颈被直接突破,广播电台主持人真正拥有了一个全网或全球化的传播区域。

不过可惜的是地域性属性已经对广播电台主持人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3G和4G时代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广播电台主持人与新媒体结合的产品还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地域性标签,又因为广播电台主持人所制作播出的节目内容十分贴近生活并且灵活多样符合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特性,创作出了很多高标准、高质量的节目产品,所以这些标签可以在短期内帮助广播电台主持人新媒体产品在本区域内快速“吸粉”,但是截至目前来看,到了4G时代末期,大部分广播电台主持人的新媒体产品都出现了“吸粉”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一方面有着之前所说的缺乏团队支撑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部分广播电台主持人没有全网或全球的“眼高”格局,所以他们所创作出的新媒体产品内容因为严重的“地域性”标签,如一些包袱、段子、信息内容、创作表达方式等只能得到本区域内的受众认可,并不能得到更广区域的受众关注,成为广播电台主持人在向全网“进阶”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广播电台主持人要在继续保持自己优势的同时,紧密结合时代变化、形势发展和公众需求,全方面地进行提升、改进和优化,才能继续在新媒体改革浪潮中立足。比如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去不断地提高节目的创新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广播电台主持人应该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所以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结合广播电台主持人的特点,融入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元素,才能更好地提高节目的影响力。

当然,在5G改革时代的来临之时,广播电台主持人更要抓紧克服文中几个劣势项目,如成立支撑团队,在继续保持广播电台主持人善于独立思考的同时,在节目策划思路创新、新媒体专业技术结合上让一支强有力、专业性的团队支撑起来,依托广播电台原有节目以广播新媒体工作室的全新组合模式出现在5G时代浪潮中,同时注重在品牌提升方面下功夫,要树立品牌文化,打造更多的有创意的品牌栏目,并且不断进行持续优化,才能进一步提升对公众的吸引力,所以广播电台主持人要善于统筹处理好播音主持人、主持内容、风格、形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运用互联网平台等征集公众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才能将创作的节目内容持续推向高潮,促进行业发展。

总之,广播电台主持人工作想要不断提升和发展,就要紧密结合形势变化,重新进行定位和规划,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加强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在传播节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技术等方面不断完善创新并提高信息的附加值。

除此之外,广播电台主持人更应该在此时此刻抬起头,去看看更加广阔的全网空间,让创作的节目内容作品去除地域化标签,成为能在全网快速传播的内容,打造广播电台节目内容本地化,新媒体融合节目全网化的“两条腿”一起走路的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占据“原有阵地,抢夺全新高地”,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5G时代的全网+地域化的传媒轻骑兵,继续在5G时代拥抱新媒体的同时领跑传统媒体。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广播电台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