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参与文化维稳的可行性研究

2019-03-22凌征强陈雄成

传媒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发展

凌征强 陈雄成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1483 2.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 佛山 528300)

一、引言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稳定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造成不同利益主体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也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文化维稳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命题,学术界对文化维稳工作尚未进行专题讨论,国内讨论这个问题的学者较少,课题组统计了知网、维普等网站有关文化维稳工作的研究成果,截至2018年7月8日,以“文化维稳”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35篇相关论文,说明文化维稳的研究还处在初级的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图书馆是社会的文化教育基地、文化信息中心,如何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辅助文化维稳的目的,近年鲜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试对图书馆参与文化维稳的可行性加以探讨。

二、文化维稳概述

(一)文化维稳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个人成长、国家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张应立在《文化维稳论略》指出文化维稳是指文化的发展以其实践形态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落到实处,从而排除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保障社会秩序及各行各业秩序运行顺畅,整个社会总体安全、和谐、稳定[3]。

对文化维稳的理解可以以中西医作为比喻:通过法律的手段强化社会治安,好比是“西药”,起到的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效果;通过文化的源头渗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防骗、防盗等防范意识,是扶元固本的“中药”。中西药并举,能有效提高辖区内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因此,文化维稳是从思想层面和人们的内心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根源上促进社会的稳定。

(二)文化维稳关键要素

文化维稳要素的构成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维稳的灵魂,物质文化是文化维稳的基础,社会的制度文化是文化维稳的保障。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培育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人的精神面貌;精神文化还具有赋予民族国家国魂、集体单位群魂、个体思想灵魂的社会属性[4]。因此,精神文化也是文化维稳的灵魂。

物质文化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技术和物质产品的显示存在和组合,不同物质文化状况反映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物质文化不单指“物质”,更重要的是强调一种文化或文明状态[5]。因此,物质文化是文化维稳的基础。

社会的制度文化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活的过程。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物质文化的发展推动着制度文化的发展,制度文化对物质文化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既可推动、也可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制度文化是文化维稳的重要保障。

(三)高校文化维稳作用

文化维稳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文化维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稳定的基础是建立在教学、科研、学习以及生活都受到师生广泛的认同上,并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维稳工作是压倒一切的政治工作。高校是人类文化的主要传递者、创造者,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进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不再是世外桃源、一方净土,大学生成为各方思想的争夺者,同时,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文化维稳事关社会的稳定,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祖国的繁荣稳定。高校文化维稳是通过培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为目标,抵御外来思想的侵袭,起到高校稳定的作用。做好高校的文化维稳工作,对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思想,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推进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图书馆参与文化维稳的重要意义

(一)图书馆的公益性有利于文化维稳

图书馆的公益性有利于文化维稳的建设,确定了其潜移默化的社会维稳作用[6]。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丰富,经济色彩浓重,拜金思想盛行,因此,一定程度影响了群众的人生三观。图书馆公益性、开放性对到馆的读者起到积极影响作用,无疑给予读者心灵与精神上的安慰,使图书馆读者不必再去受世俗的金钱观所左右,可以回到一种单纯的求知欲望。一个读书的人,如果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时,跟与没有读书的人的解决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读书人遇到困难会到图书馆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手段解决问题或者报复社会,避免一些过激的行为发生。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传播文化知识,传播正能量达到文化维稳的目的,这也是其公益性决定的。

(二)图书馆是文化维稳的建设基地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与传承的重要阵地,不论从文化的精神形态还是物质形态看,图书馆在文化维稳设中都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占据独特的位置。它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和自身开展的服务营造出很好的文化气氛,形成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合体,是文化维稳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文化维稳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民族特点、科学的、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文化维稳的建设,就是通过校正人民群众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达到净化社会风气,提倡美好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的文化气氛,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地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的多元文化平衡发展的目的。图书馆恰好具有创造多元文化,形成学习型文化气氛,推动全民阅读的建设者,可充当文化维稳的建设基础重要作用。

(三)图书馆是文化维稳的重要力量

图书馆是积淀知识经验的集中地,继承文化遗产的汇集地,也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7]。图书馆进行的各种社会教育都具备多样性、终身性、全民性等特征,利用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资源对读者的知识结构、心里活动、道德等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人的行为、智商、观念等方面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通过文化维稳,可以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觉悟等达成一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推动其核心精神文化和价值观正确形成。因此,图书馆可以在文化维稳中起到重要作用,把一批批经过图书馆熏陶后的人员送进社会,形成和睦的景象,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中,起到维稳的作用。

四、图书馆文化维稳的可行性措施

(一)发挥图书馆教育基地功能,筑牢核心精神文化

核心精神文化的魂魄就是价值观,核心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是价值观的培育。图书馆必须通过舆论导向、教育引导、文化感化、习惯养成、健全制度等方法,发挥文化的作用,润物细无声,磐石无转移,构建社会精神核心文化。

教育功能是图书馆的重要功能之一,1975年里昂大会上,国际图联(IFLA)将图书馆社会功能定义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情报,开发智力资源[8]。其中“开展社会教育”本身就是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开发智力资源”其实质也是教育功能,因此,在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中教育功能占据一半,可见教育在图书馆的功能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人的阅读史构造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而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社会积极向上还是消极沉沦,体现在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什么书,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目前我国图书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各行业的图书馆都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社会阅读,弘扬健康的社会文化,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民族的素质,建设“书香型”社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些都是图书馆参与文化维稳的体现。同时,加强对社会上文化程度低,参加教育机会少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讲座、再就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其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这类人群对社会的认同感,从而消除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中,起到文化维稳的作用。

(二)图书馆通过维护信息公平发挥其文化维稳的作用

信息不公平是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对信息技术、信息拥有的程度不同,创新能力以及应用程度的差异造成不同的信息不公平[9]。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平衡,将进一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图书馆是文化传播中心,在传播正能量、彰显社会正义、提升人民素质、实现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信息公平的基地。图书馆从成立之初就是有责任和义务做好信息的公平获取,将政府的投资,运用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结合各种信息技术,用开放获取、平等自由的心态去消除信息不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通过推动图书馆维护信息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文化维稳的作用。

(三)创新吸收多元文化,提升文化维稳的水平

面对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时代、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的挑战,图书馆要主动适应外来文化的侵袭,抵御低俗的文化,吸收并传播先进的文化,在参与构建本土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多元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发展需求;要大胆创新、鼓励研究,保证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保障学术的公平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坚持以要开放的姿态,做到文化自信,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本地区文化特点,要包容多样性、相互学习、尊重差异的原则,认真研究新常态化传统文化发展思路、模式,大力发展多元文化、融合开放,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0]。

图书馆通过创新性的吸收多元文化,通过各种阅读推广活动教化不同类型的读者,潜移默化影响社会大众,从而提升文化维稳的水平及增强维护的可行性。

(四)推广阅读疗法,为文化维稳提供最后的保障

书籍,一直都被人类当作可以治疗疾病的药品。古埃及的寺庙图书管理员就被称之为“生命之宫的文臣”[11]。在古代埃及底比斯,有一个图书馆的入口就镌刻着“疗治灵魂之地”[12]。我国著名学者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13]。可见人类的祖先很早就发现阅读的保健及辅助治疗作用。

图书馆应该加强对阅读疗法的推广,通过微信、网站、QQ等媒体介绍和宣传阅读疗法的知识,对阅读疗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通过系统、专业的培养“准阅读疗法师”[14],储备相关人才,提高相关人员的水平,组建一批高水平的阅读疗法师队伍;理论上与实践要相结合,做好实践工作的同时要提升理论水平及相关科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为阅读疗法提供高水平的理论指导,为文化维稳提供最后的保障。解决思想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是在人们的灵魂深处解决核心精神文化的缺失,减少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冲击造成的危害。

五、结束语

图书馆参与文化维稳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图书馆发展紧扣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有恒的课题。图书馆参与文化维稳必须解放思想,紧跟社会的脉搏,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在创新中提高水平。文化维稳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图书馆在此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都是图书馆在文化维稳过程中的教育基地、建设基地、推动价值观形成等作用和职能所决定的。因此,图书馆参与文化维稳是可行性的。

猜你喜欢

图书馆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图书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去图书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