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写好小学高年级作文的方法策略探究

2019-03-22周红英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读后感写作能力文章

周红英

田东县祥周镇新洲小学 广西百色 533000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难的。因此,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针对学生写作无从下笔这一情况,教师要着重对学生在文章的表现形式上,即如何去写,怎样写作进行指导。

作文的本质就是用笔说话,说是写作的前提,第一是感觉是写作的关键,表达是写作的基础[1]。因此,学生言之无物,与其不去看外面的世界,不感受并接受新事物,不善于思考新问题的有关。所以写好作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指导很重要。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引导学生融于生活,走进大自然,抓取写作素材

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观察,多感受、勤交流[2]。深刻的生活体验是好的作品来源,而细致入微的观察好是生活体验的先导,因此,教会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是从让其学会观察开始的,观察的深入,才会感悟更深,才有了写出好文章的基础。如写“春天来了”,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感受大自然春天的景象。从田间草地到的花草树木,从天空飞鸟到地上虫鱼,并组织学生谈观察后的体会,先让学生说出感受,与互动交流中,让学生对春天有了自己的认知,最后,再让学生动笔写出春天的作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话可说,特别是一些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更是写出了好的文章。

二是教师要组织学生多活动,多引导,多思考[3]。有了好的观察基础,还要有好的生活体验,写作的素材才能支撑一篇好的文章。因此,教师适时地组织开展一些社会活动,为学生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如在让学生写《谈学习》作文时,为让学生们能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一方面教师要预先进行辅导及提示;另一方面要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利用学校一次劳动课,组织学生对教室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在活动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去体会劳动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四十分钟的大扫除,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并引导学生将这种体验和感受写作文《谈学习》。

二、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记笔记

常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长期的阅读积累对于作者积累写作第一手资料,开阔思路是极其有益的。可见,阅读对于写作及写出好的文章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要语文写作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特别要在阅读之后,要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同时可以将抄写下来的好文章或语句反复阅读,反复体会。这样就可以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受可表达。所以,强化学生的阅读以及做好读书是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三、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

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写作要求,指导学生学写读后感。学写读后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应呈梯度上升,首先指导学生从练习简单扼要的概括文章内容开始;其次是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写事,运用修辞手法表述,分析与应用写作方法等。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促使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同时,也促使学生依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判断生活中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有思想、有质量。

四、引导学生反复写、反复练、反复改作文

好的作品是反复打磨而成。同样,要想让学生写一篇好的作文,必须反复写、反复练、反复改,一篇作文写好后必须经过多次修改方能定稿,方得好作文。为此,学生作文完成后,先要经教师进行批阅,返回后学生根据教师批阅意见,认真思考与真正领悟,就作文中不足之处,再写一次作文,这样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已写的作文进行反复阅读,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写的作文读起来上口,写的过程中顺手,并经常有不写不快的感觉时,一方面说明教师的作文课教得好,另一方面表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并于体验中去思考;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自然就会下笔如有神。让学生学会说,学会表达,学会写,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

猜你喜欢

读后感写作能力文章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读后感”等十七则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