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2019-03-22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小学生

葛 英

海城市西柳镇西柳小学 辽宁鞍山 114200

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的主要学习课程,该课程的基础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深入,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指出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其中想象能力是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素质之一,也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尚未发育成熟,可塑性极强,是培养想象力的黄金时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兴趣点等,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与广大同仁共同分享。

一、利用图片素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最终呈现出不同的看法。教师不应当扼杀学生的这种思维,对同一事物进行定性,让学生的思维、看法整齐划一,而是应当允许差异性的存在。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出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图片素材,或是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图画,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表达自己对图片的看法。由于教师没有事先规定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他们往往会有很多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比成年人给出的答案更多,并且会有很多不同的结论。另外教师可以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锯齿状的图画,让学生根据这幅图画进行想象,学生给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如小草、锯子、怪兽的牙齿、冰山等等。这些学生想象出来的内容虽然多种多样,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师应当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二、利用课文素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其中很多文章文笔优美,通过巧妙的遣词造句营造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让人心驰神往。这些文章都很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素材,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叙事性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文章结局的联想、改造,改编成一个更符合自己的内心期待的小故事,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改写,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精神等等。这样进行教学,学生不但会对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记忆,同时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得到相应的发展,打破了故事只能有原文中的唯一一种结局的定势思维。并且学生通过进行课文的改写,写作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吸收文章精髓进行写作积累。且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感悟文章中表达的情感、相应的道德观、价值观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品格。

三、鼓励学生进行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感性思维为主,喜欢听赞美、鼓励的话,并且他们由于生活阅历较少,对很多事物尚未形成思维定势,常常会出现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些甚至是不合理的、不切实际的。对于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对于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应当多鼓励,对于存在不合理想象的学生,教师不应当直接否定,而是应当了解学生的想法,积极耐心的进行引导。对于能够解释出道理的学生多说一些表扬、鼓励的话,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维护。另外,很多时候成年人已经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受限,他们认为不合理的,往往在小学生看来完全合理,并且能够有充分的解释。为此,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进行想象,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对某个事物的想法、看法,解释原因,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想象、表达,不断增强自信,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而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

总之,在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方面,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加强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加强对教材以及学生特点的分析研究,通过利用图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利用教材让学生进行改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外,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过程中,应当多鼓励、表扬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的想象能够插上翅膀,自由翱翔。这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且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视。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小学生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我是小学生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