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3-22王永波胡大鹏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特色高职

王永波,胡大鹏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对于一所高校也是如此: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命脉。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期,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治理能力、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引领。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灵魂

时代呼唤有灵魂的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它深深地蕴藏在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之中。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内容,每一项内容有其独立性,但又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文化整体。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之一,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学校物质环境、校园规模、建筑设备及庭院布置等[2]。精神文化是核心,它对学校的校训、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传统、校风、教风、学风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其他层面的文化是在精神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和行为准则等,例如学校章程、教师行为规范、学生手册等,它是在法律框架下制定和运行的,对学校成员具有约束力,是学校顺利运行的保证。行为文化是指学校主体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例如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是学校价值观的折射。环境文化主要是指校园环境氛围,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例如整洁的校园、有序的道路和特色的文化墙等,它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由此可知,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的各个层面,是学校的价值和内涵的集中体现。

(二)校园文化是高职校园治理的重要手段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是校园文化主要内容,它们在校园治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物质财富,例如学校资产,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积淀和凝练形成的,学校师生的气质和品格是主要体现。例如领导干部的作风,学校的校风,老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三者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作风正派、团结拼搏的干部团队,一定能带出一支身正为范、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一定能培养出一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学生。制度是学校的根本,有了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学校办学才有章可循,才能行稳致远。例如章程是一所学校的基本制度,对学校功能、治理结构、教师、学生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是学校办学的总依据。行为是学校风貌的主要体现,师生的一言一行深受学校文化底蕴影响,应该倡导尊师重教、团结友爱、文明有礼的理念,帮助师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环境是重要的育人方式,整洁、绿色和美丽的校园环境使人心情愉悦,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会有更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一个学校的治理方式植根于它的文化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它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诠释了作为一个公民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是青年的主要聚集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要达成这一使命,关键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校园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横幅、黑板报、橱窗、墙绘、园艺小品、校园广播等是展示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可见载体,使师生置身浓厚的氛围中,在不经意中学习和领会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学习主题APP等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使学习者在精美的设计、良好的互动体验中学懂弄通悟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策划和开展的一系列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活动,能使师生在活动中学、思和悟,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机制不健全

建设机制是一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个科学和完善的体制机制。从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建设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领导机制,例如没有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工作责任没压实,致使文化建设工作边缘化;二是办事机制不科学,例如没有清晰的工作流程,涉及到多部门协作时职责范围不明确,容易出现工作上的推诿与扯皮,致使工作效率较低;三是人员和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指文化建设人员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有的学校没有专职文化建设教师,都是兼职人员承担这项工作,也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四是奖惩机制不到位,主要指对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奖惩没有明文规定,或者有规定,但是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文化载体不丰富

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发扬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载体形式可以是传统的实体,比如书本,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虚拟的网络。对一所学校而言,文化载体可以是建筑物,景观,也可以是文化活动,还可以是网站、微信、APP等信息化平台。就目前情况而言,文化载体不丰富主要是指承载精神文化活动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例如承载学校理念文化的形式单一、方式陈旧,没有与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风格结合起来,也没有贴合受众的实际需求,难于得到师生认可。再如师生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活动质量不高。例如有的学校常年开展的文化活动,其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学生主动参与率较低,没有达到通过文化活动育人的效果。

(三)校企文化融合不紧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凡是办学水平高的高职学院,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程度必定也高,有的学校甚至将“校企合作”融入到“血液”中,渗透到“肌体”的每一处。对于校园文化而言,也不例外,只有借鉴企业先进经验,走校企融合之路,才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现实中,有不少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脱离,尤其缺乏对企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彰显。例如,有的学校过于追求对传统文化和政治理论的表述,缺乏对相关行业历史与背景、企业价值与精神的学习领会,致使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对行业企业价值的彰显不足,氛围营造不够浓厚,职业精神和素养的宣传不到位。教育教学中极力推进校企融合,但在文化建设中却弱化了这一点。

(四)网络文化质量不高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一批批“网络原住民”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网络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也越来越为年轻人所喜爱。网络文化只有实现不断突破,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不被遗忘。近年来,大多数学校网络发展建设效果显著,硬件建设成绩斐然,但“软件”建设相对不足,比如网络与文化结合不紧密,网络文化建设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内容缺乏思想性,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髓;展现形式缺乏艺术性,简言之就是缺乏设计和美感;传播缺乏时效性和互动性,与当下主流文化结合不够,与使用受众互动不足,更新频率较慢,师生参与度不高等。

(五)特色文化品牌不突出

特色是衡量高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必定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这涉及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有的学校以“航空”为特色,有的以“民政”为特色,有的则以“交通”或“铁路”为特色。总之,有特色才有发展。校园文化也不例外,只有形成与办学特色相一致的特色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例如有的学校凸显“育人至上,奉献航修”的航空文化,有的学校则强调“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民政文化。但是,有一些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缺乏特色,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得千篇一律,没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文化品牌铸造方面也缺乏标志性成果,一是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鲜有开展,二是对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够,没有形成重要的研究成果,三是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也很薄弱。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有偏差,思想重视不够

认识影响行动,思想决定行为。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如果不能认识到文化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他(她)不会从全局的角度谋划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教职工,如果没有认识到文化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他(她)就不懂得文化育人与教书育人的结合;作为学校的学生,如果没有认识到文化对学习成长的重要性,他(她)就得不到学校文化的熏陶与滋养。需要从思想认识上探究原因。有的高职院校觉得校园文化建设并不重要,它只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附属,认为学校只要教学科研厉害,甚至可以不搞文化建设。有的高职院校觉得经费应该用在校园建设和改善民生上,而不是“见效慢”“吃力不讨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上。由于高职学院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致使出现一些问题。

(二)缺行家里手,专门人才不足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队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团队的领军人才。行家里手、专门人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高职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还不足,对文化建设理解不到位,开展工作不知从何处着手,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有的学校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专门的训练,属于“半路出家的和尚”,还有的是兼职人员,都缺乏专业知识储备和文化建设经验,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针对他们的专题培训不够,导致这方面的人才成长较慢,人才储备不足,致使文化建设工作后劲不强。

(三)思路不开阔,传承创新不足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左右成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有开阔的思维,也需要在传承中创新。有了开阔的思维,就能很快打开工作局面,不会因为无从下手而焦头烂额。坚持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不忘本来,开创更好的未来。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多数人会沿用以前的工作思路,容易在惯性思维和传统方式支配下开展工作,结果可想而知,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鉴于校园文化建设者固有的知识、视野和经验有限,他们在工作中的着眼点、立脚点和出发点不免相对狭窄,难有开阔的思路和犀利的创新。另外,由于缺乏对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传承和宣扬时也会出现偏差,在创新中也容易误入歧途。新时代要求有新的表现形式或者展陈方式,在这点上做得不够,挖掘不充分。

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

文化建设机制是校园文化工作基础,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前提是完善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工作很关键,首先要完善领导机制,要建立一种领导重视、工作有效、保障有力的机制,领导不但重视文化建设,更应该是行家里手,才能领导有方,事半功倍。文化建设工作成效大小取决于日常工作开展的好坏,持续地、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一个完善的日常工作机制必不可少,要保证常规工作中政策信息畅通,部门间密切沟通与协作,不折腾,不推诿。如何评价文化建设的质量?这需要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考核中应侧重特色与质量,兼顾效率与公平。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只有奖优罚劣,才能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工作成效。机制完善了,关键在施行,还得不打折扣,持之以恒地落实。

(二)创新文化建设载体

文化需要物质来承载,这种物质称作载体,载体可以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有很多,有看得见的标识文化,听得见的校园广播,也有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和看不见的虚拟网络等。标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含学校VI、科室牌、楼宇字、指路牌、标示线、橱窗等,它是一种看得见的文化。在建设标识文化时,要尽可能彰显学校的特色,凸显创新,注重以形式展现内容。校园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要丰富师生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通过铸造品牌提升影响力,凸显校园文化内涵。作为全球拥有网络用户最多的中国,网络文化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网络文化要贴近受众,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通过独特的设计和个性化的语言赢得受众的欢迎。

(三)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高职院校的发展也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两者是互利共存的“鱼水”关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高职院校必须立足“校企合作”建设校园文化,注重凸显职业精神和素养,促进校企文化融合。一是加强学习。学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等职教精神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之得到彰显。二是增进交流。学校强化与行业企业的文化交流合作,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到相关企业走访调研、参观见学,学习行业企业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三是注重实践。将学习和调研的成果付之实践,打造一个独具学校自身特色、行业企业背景凸显的校园文化样板。校企文化的融合,将使职业精神和素养得到进一步宣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它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1]220-221。互联网时代强化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要在网络上把“门面”装点好,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和网络社会管理,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重点建好学校官网、官微、公众号、APP等平台,打造诸如网上校园、图书馆、博物馆、文体馆等特色场所。组织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积极开展特色网络文化活动,宣扬社会正能量。

(五)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切实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打造高校文化特色,日益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和提升育人质量的内在要求[3]。立足学校实际,彰显文化特色,铸造文化品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缺少特色文化品牌的校园文化,犹如缺少主心骨的人,是立不起来的。高职院校可以从诸如学生管理品牌、活动文化品牌、网络文化品牌等方面创建特色文化品牌。例如有的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采用军事化手段,统一穿制服,佩戴胸卡,列队上课、就餐,形成了军事化管理品牌;有的学校秉持“数据多跑路”理念,采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打造智慧校园品牌;有的学校通过集中力量办好某个特色文化活动,扩大宣传效果,增强活动辐射力,铸造活动文化品牌;有的学校则专注于创建网络文化精品,例如办好“易班”等,增强网络文化影响力,打造网络文化品牌。

五、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4]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的发展前景是明朗的、广阔的,它的未来也必定是美好的。作为社会主义高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艰巨任务,更应当增强文化自信,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打造自身文化品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成效,让文化在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特色高职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医的特色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