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汉文师范培养体系的意义与策略
2019-03-22黄贤忠
黄贤忠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 402160)
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国学经典的研习是一个明智又重要的文化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国学典籍融入中小学教育成为大家长期热议的话题。这个过程的实施主体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但我们过多地聚焦于中小学国学教学的实施环节,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国学底蕴培养。从中国知网近十年发表的论文来看,关于国学的论文约4 800 篇,数量庞大,其中关于国学经典学习的文章更是一大热点,约为800 篇,绝大多数是讨论如何在中小学实施国学教育,讨论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以下简称“汉师专业”)开展国学教育的论文较少。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始终都是国学教育的热点。十年前,就有学者提出基于文化传承和道德培养的目的,应该让国学经典进入中学课堂[1]。此后多年,研究者仍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国学经典与中小学的关系。周少华认为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让学生有方向、有指导、有效率地汲取国学经典中的精粹[2]。荆聪聪吁请关注初中语文国学经典类校本课程的开发[3],魏晓辉凝练出国学教育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四点作用[4]。张霞则更加强调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系[5]。也有研究者开始关注理工科大学生的国学经典阅读现状[6],以及中职、高职等阶段的国学经典教育状况和对策[7-8],但少有研究者关注如何在高校汉师专业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有效融入国学经典的问题。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长期缺少国学素养的培养。一方面,中国的大学较少有专门的国学课程讲授,2005年之前,中国高校未开设专门的国学学院或专业。另一方面,由于国学经典与中国文学学科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中小学传播国学经典的任务主要由语文老师承担,这既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思考,如何在高校的汉师专业实施和强化国学经典教育,以及这项举措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一、国学经典之于汉师专业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将国学经典融入汉师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过程,对学生个体极为重要。首先,国学经典中有大量直接裨益于人格塑造、师德培养、智慧启蒙的内容。仅以“四书”为例,《大学》足以奠定一个人以修身为本的价值体系。将《中庸》揭示的方法论、世界观践行于当今世界,不仅不过时,反而亟需,更勿论《论语》所蕴含的仁爱之心,以及《孟子》的民本思想,它们对青年学生的成长都是很重要的滋养。其次,国学经典中核心的理念是“重德”,它有效地回应了政府在教育领域对师德师风的刚性要求。当下一些有违师德的事件,充分暴露了师德缺失的严重后果,要求教师必须恪守道德的底线。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都是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为什么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为离开了师德的基础,整个教师的尊严和合法性都会轰然崩塌。如果教师不能做到正面的言传身教,那么如何指望学生品学兼优?如果每个人都仅仅看重自己的利益和自由,那么一个社会如何会有凝聚力和公德心?
师范生国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德行培养,国学素养是整个国家文化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公民道德培养、社会行为准则,乃至社会阶层和家庭内部和谐关系等系列重大议题的基石。
自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之后,中国的知识阶层就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人文知识。与之伴随的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声浪袭来,这个浪潮在20世纪到达了顶峰,直到今天,否定、怀疑国学经典意义的声音仍不绝于耳[9]。从20世纪末到近年,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国学,或者说更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全面复兴。与此同时,有识之士已经清晰地看到了国学经典在这个过程中的独有价值。有研究者坦言:“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道德是有继承性的,而传统道德中能够为今天所用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1]然而,现有教育体制上的不足,尤其是公立学校的角色缺位一直是国学复兴中的痛点所在。
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从体制上完全排斥了传统的书院制度、缺乏良好的教材、传统礼仪教育在当代学校里几乎是空白等,这些是造成当代学校缺失良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国学热”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如果学校不能成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的话,那么“热”很快就会变“冷”的。[10]
遗憾的是,在这些声音发出十年之后,公立教育机构在相关特色人才和课程的开设上,仍是步履缓慢。但随着大家逐渐认识到国学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社会上各种国学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多姿多彩。倘若教育职能部门特别是各级公立机构占据了主动权,那么就会呈现出一种“虎变而兽扰,龙见而鸟澜”的格局。国学不仅是一种热,更应该是一股持续的清流和正能量。好在已有学者把国学经典的学习提到了国家政策层面。“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被看作为我们民族寻根、固本、筑基的工程,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所认可。……综合考虑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实情,为了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持久、有效地开展,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国家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切。”[11]更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去粗取精的人,还是对此深恶痛绝者,人们都已经清楚地看到,在当下的中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系统已经不再是一种学术探讨,而变成了一个国家高层的政策指导。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12]习近平主席也一再表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3]特别是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更是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任务第九条中明确要求,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14]
根据教育部通知要求,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门课程都必须使用统一的“部编版”教材。它不仅结束了中国基础教育领域30年来“一纲多本”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这批教材大大增加了古代诗文的比例。以新的语文教材一到六年级古诗词为例,古代诗文128 篇,较之以前增加87%。而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则增加51%。此外,据媒体报道,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 篇增加到70 篇。
上述引征的材料、事实以及政策倡导都发出这样一个时代吁求——教育机构必须参与到国家的文化战略中来。将国学注入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体系,恰逢其时。因为这不仅从师资层面解决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实施主体的素养问题,而且建立了一个持续的文化传导机制,从而满足了社会各个阶层及国家对教育、文化产业乃至社会核心价值等的时代诉求,这正是国学经典融入汉师专业培养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国学经典与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内在关系
从就业定位来看,汉师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小学校从事语文教育工作。从汉师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专业知识、师德情怀、师范技能是最重要的三个维度。下面尝试从就业方的需求导向出发,反推并且凝练出汉师专业应该达成的培养目标,然后结合培养目标,逐步梳理出国学经典与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内在关系。
分析2011 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发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能力目标大致可分六个大类:字词读写、阅读、写作、口头表达、思维训练、综合素养和道德情感。从教育内容来看,这些教育目标又通过实践练习、作品研读、知识讲授三个层面的课程学习来实现。例如拼音、写字、认字、写作等内容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完成,而语法、章法结构等知识点可以通过讲授完成,但这些知识和练习都不能离开文学作品,真正有效的全方位的认知、模仿、体悟、熔铸等系列学习活动,必须贯穿于文学作品的研读过程之中。显然,上述的教学活动最后都需归结到作品,因此对作品的研读才是基础教育环节的重中之重。不仅阅读、写作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持续的作品阅读、模仿、分析来获得,即使是字形、拼音、语法、文学常识等确定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也离不开作品语境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类似于逻辑思维、综合素养和道德情感等高级个人能力与品行的养成,也离不开优秀作品的大量阅读。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实践来看,基础教育的课本主要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以及从中挑选出来的适合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换言之,既然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作品,那么未来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大学里,从文字学、语言学、文学、美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预先完成对这几类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学习。在这些作品中,应该强调什么,多读些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阅读外国作品让人保持开放的心胸和视野,阅读现代作品让人与时代同步,但是,环视当今世界的文化格局和时代的诉求会发现,强调阅读和研习中国古典优秀文学作品已是大势所趋。从上述的汉师专业培养的三大维度专业知识、师德情怀、师范技能来看,古典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多重属性,整体来看,它们应该主要被归为专业知识的范畴,但同时也被纳入师德情怀的培养范畴。而现在再回头思考国学经典与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关系和定位,国学经典应该被同时放置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等专业知识和师德情怀的范畴。
不过,仅知道上述二者的大致关系还不够,还需要探究国学经典与中小学课程的具体关联,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面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国学经典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为所谓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它只是人们在今天的学科视野下的理解,究其本来面目,中国多数经典的古典作品很难简单归纳为文学的范畴。同时,国学经典也很难用今天任何一个学科去对应、涵盖,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而广泛的人文知识系统,甚至还包含着自然科学。一个可行的做法是,一方面,从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中细分出它的教育目标和对应内容;另一方面,从大学汉师专业的古代文学部分,按照国学的分类法,剖析出其对应的不同类别层次,然后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将国学经典补充进去。
分析近年正在使用的中小学教材的内容,文体主要有诗歌、词曲、散文、小说四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字词辨析、作品理解、情感体验、启发想象、民族认同、道德观念、文化底蕴、思维训练等。显然,在这个以少对多的格局下,一个文体所对应的功能是多样的。一般而言,高级的能力和质素的养成往往是综合学习、广泛涉猎的结果,故而较难一一对应哪一种具体的文体和内容的相关性,但就字词辨析、作品理解、情感体验、启发想象等具体的能力培养而言,却能较容易地与某些特定内容建立起较强的关联性。例如在情感体验、启发想象方面,诗歌和词曲的作用是极重要又较突出的,而在字词辨析、作品理解、写作表达、思维训练等方面,散文的功能价值则更重要。从内容来看,儒家经典之于道德观念的形成是更具核心意义的读本,而对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而言,历史类和诸子学说则功效更佳。
综上所述,可以把需求方对汉文师范毕业生在中国古代文化部分的要求概括为:能辨析汉文字的字形字义,能体悟诗歌的情感意图,具备对诗词意境丰富的想象力,能归纳散文的写作技巧,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正面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学术思辨能力。
汉师专业古代文学部分的必修课程包括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古代文论。上述课程内容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研究体系的层级划分,不是按照未来中小学教育目标任务来设置的。有鉴于此,一个更具针对性的调整方案是把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散文、小说等文体设定为未来职业需求的教学目标,同时按照国学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分类,增设相应的国学课程来强化汉师学生对中国古代作品的分层解读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强化经学基础,加强学生对作品中儒家思想的理解;通过增进史学的学习,拓展学生的文本背景空间;通过注入诸子的思想,让学生拥有更达观圆融的洞察力;通过深化集部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国学经典与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内在关系为:国学经典应该是汉师专业培养内容的内在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复杂而又有机地融汇在培养内容和知识体系之中,并最终体现于学生毕业后的教学生涯。学习国学经典有助于提升汉师专业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多层面解读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实现对古代文化和文学场景、语境,乃至文化底蕴的系统完善和建构。考虑到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中传统文化比重的不断加大,在汉师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国学经典将是一个更优化的选择,也将更适用于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需求。
三、国学经典融入汉师培养体系的实施步骤
(一)课程、内容与教材
围绕着未来的职业需求和汉师专业的课程特性,需要先确定可以融入该专业培养体系的国学经典清单,以及落实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问题。国学经典的选定应符合未来中小学的教学任务需求,即字词辨析、作品理解、情感体验、启发想象、民族认同、道德观念、文化底蕴,思维训练等。同时,还将上述任务和国学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四分法大致对应,结果如下:经部对应的任务目标是民族认同、道德观念,其相应的内容为“四书五经”和礼仪制度,其课程建议为开设“四书选读”“三礼选讲”;史部对应的任务目标是文化底蕴,其相应的内容为历代史书和典章制度,因史书数量庞大,可以择其精华者,例如推荐《史记》《汉书》等供学生了解,其相应的课程建议为开设“史书选读”;子部对应的任务目标是文化底蕴、思维训练,其相应的内容为先秦诸子学说,其相应的课程建议定为“诸子选读”;集部对应的任务目标是字词辨析、作品理解、情感体验、启发想象,其相应的内容为历代各类诗文歌赋等,其对应的最优做法是结合古代文学内容,适当强调或调整知识内容。作为语言学知识的特殊补充,不妨在《古代汉语》基础上,增加《说文解字》《尔雅》的内容,将其视为对字词辨析目标的对应。
确定内容和课程后,需要思考如何选用教材的问题。由于教材的编写涉及的因素很多,应该优先利用好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尽量将古代文学的课程教材和国学典籍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古代汉语、文字学的课程教材与字词辨析结合起来。对内容体例较小的课程,最好直接选择现成的典籍为教材,如《四书章句》《说文解字》《尔雅》。对那些内容庞杂的课程,如《古文观止》《全宋词》《全唐诗》《二十四史》“四大名著”等,既可以选择一些现有的典籍为参考书,又可自行编写补充讲义,还可以从那些巨著中精选篇章,注释评点,单独编写教材,如《周礼》《礼记》《仪礼》《孟子》《韩非子》《老子》《庄子》等。总之,教材的编写切忌一味求全求大,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力求具有以点带面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二)学习的方式与途径
大学学习时间较短,各种课程和师范实践任务较重,不可能将所有的补充内容都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应综合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列必读书目清单、制定学习计划、学生自学、专题读书会等系列方式与途径。
首先,在必修课中强化与任务目标紧密对应的重点内容。例如在唐宋文学部分的讲授中,教师尽量将唐宋诗、唐宋词等内容挑出来,利用更多的课时重点讲授。将其中与中小学教学实践关系紧密的诗歌理论如诗言志、诗缘情、情景关系、意境境界、言不尽意等理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重点讲授。再如散文,不妨多留意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中的议论文,重点分析它们的论述技巧、语言技巧、思想价值、人物刻画技巧等与中小学知识相关的部分。
其二,将与目标任务对应的教学内容开设为选修课。如针对中小学教学中古文研读的薄弱环节,开设“诗经名篇精读”“唐宋诗精读”“唐宋词精读”“古文名篇精读”“古代小说精读”等课程,以及针对过去培养方案中较少涉及的经部、史部、子部等国学经典,均可开设相对应的选修课程,例如“四书选读”“三礼选讲”“诸子选读”“字源与文化”等。借此强化对这些知识的巩固、深化、提升。
其三,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方式,拓展过去培养方案中较少涉及的经部、史部、子部等国学典籍。例如典章制度、礼仪制度、职官制度、民俗文化等。由于该类典籍,往往篇幅浩大、内容艰深,单凭学生个人阅读学习,往往会迷失其中、不得要领,而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讲座刚好可以起到指点迷津、画龙点睛的功效。
除了上述这些方式与途径,一个更为重要的做法是创立国学研修室。实际上,创立国学研修室是一个更加灵活机动,更适宜整合多种资源的最优机制。不过,国学研修室的设立应该满足以下四个必须的条件:专门的指导老师团队;固定的场地;配套的图书资源;相应的学习计划。指导团队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份必读书目清单,制定学习计划。研修室应该按照专业背景和特色需求配备图书资料、影像资料、文献资料,甚至是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资源库。研修室全天候对所有学生免费开放,以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研修室的学习机制中,学生平时根据目标任务在研修室中自行研习国学典籍,指导老师团队则定期针对指定内容举办各类专题读书会。读书会应该由学生相互研讨为主,指导老师负责评点和引导。考虑到师资和学术交流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指导团队负责人应该定期邀请其他高校的专业老师,就其所擅长的学术领域举办小型的专题讲座、沙龙,这样专家既可以就自己擅长的专题发表观点,又可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及时答疑解惑。另外,结合研读内容,还可以邀请在中小学任教的资深老师参与,并设置与应用场景相结合交叉的理论话题,增强研习内容的实用性。
(三)目标与考核
汉语言师范专业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将国学经典作为汉师专业的考核科目。一般性知识点的考察可由指导团队老师完成,但整个方案实施成效最后应由两个关键结果来验证,其一是考研升学率,其二是中小学校等用人单位的评价。通常汉师专业的本科生为满足用人单位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会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之后再去中小学就业,而国学经典融入汉师培养体系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让其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另一个渠道是用人单位的反馈。既可以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向有关单位领导和同行了解毕业生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收集能证明毕业生在工作中成绩的其他材料,与其他的有关群体对比,从而客观地检验培养绩效,查找不足,以便在以后工作中改进。
最后,将国学经典融入汉师专业培养体系,不仅是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的任务,最终还需要供需双方一起思考,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惟其如此,大学汉师专业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