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少数民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以景宁畲族县为例

2019-03-22董鸿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2期
关键词:畲族文化遗产物质

董鸿安,丁 镭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外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800; 2.中共宁波北仑区委党校,浙江宁波 315800)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民间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各区域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随着社会各界对于“非遗”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非遗的资源价值已是人所共识,非遗文化产业受到了普遍的重视[1]。这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紧密关系已经被学界广泛讨论。旅游开发能够使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是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2-4]。而对“非遗”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可以给遗产带来市场需求和经济价值,提升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程度,反向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传承[5]。但在非遗旅游良好、快速发展势头下,也逐渐开始暴露出如产品内容顾此失彼、过度商业化等诸多实际问题。比如,在非遗旅游产品内容上,以观赏性内容偏多,参与性、体验性内容偏少。在非遗旅游开发方式上,以粗放式开发较多[6],而缺乏文化内涵的挖掘,手工艺类非遗产品陷入了以旅游购物为单一开发模式的困境,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示遗产的文化内涵。此外,在缺乏科学管理和效果反馈机制下,非遗旅游极易陷入过度商业化(如手工艺类非遗的“唯商品化”,表演类非遗的“唯舞台化”),造成文化失真[7-8]。因此,如何实现非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发挥产品的联合互补效应,真正实现非遗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利用、传承,有待更深入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偏好的多样化、产品联合的互补效应,使得产业边界模糊、趋向融合。产业融合是区域经济理论发展中的一个概念,其实质是产业一体化的动态发展过程[9]。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及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关注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10]、地方乡村旅游价值体系[11]、并侧重于融合的原因、现象、模式、对策和关系等方面研究[12, 13]。但是缺乏针对少数民族集聚地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的理论和实证探索。基于此,文章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理论模型,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开发与保护对策,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景宁畲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图1 2002—2016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变化状况数据来源: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局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历史久远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闽、赣、粤、皖等省份的丘陵地区。浙江丽水地区景宁畲族为明初从福建迁来,期间经历了多次撤县、并县和改县3个阶段,现名于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景宁畲族自治县至今。现在,全县人口16万多,其中畲族约1.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0%,是全国畲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也是唯一达到设立民族自治县人口比例标准的县。畲乡儿女在长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民间故事、歌谣、服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畲族医药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的珍贵财富,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掘其旅游价值和功能,实现非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双赢,不论对畲族还是景宁畲乡的整体旅游产业发展(图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1.1 “非遗”旅游开发的类型

异地差异性是诱发游客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的独特性、地域性、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天生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如何进行合理而必要的利用,如何处理好市场驱动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之间的矛盾等话题,在理论与实践界有众多不同的声音。该文借鉴曹诗图[14]从旅游开发角度出发的理论,结合国务院对“非遗”的分类标准,将景宁县辖5个镇、16个乡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分为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型、辅助型5种类型。其中,各类开发的特征、项目见表1。

表1 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类型

开发类型特 征项目名称辅助型部分没有独立旅游价值的资源,通过寻找相应的载体,达到开发的目的三公主传说、迎神、炼火、畲族彩带服饰等观赏型以静态艺术展示或舞台表演的方式吸引游客,让游客观赏非遗项目的外在特征而获得身心愉悦感功德舞、板龙、畲族拔伤、畲族山歌、茹民戏等体验型让游客通过五感进行感知、感受和体验畲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或其他载体畲族操杠、畲族打尺寸、菇民防身术等参与型设计、安排参与度较强的项目和活动,让游客通过切身的体验,增加感知度,留下难忘印象棕鞋制作技艺、箍桶技艺、度关、喊山节等深层型挖掘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让游客深入感受其内涵,体会形成畲族文化氛围的各种因素畲族医药(痧症疗法)、畲族三月三、尝新节等

1.2 “非遗”旅游开发的成效

在漫长的岁月中,畲乡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实践,在挖掘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成效显著。

(1)成功申报了一批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方文化部门和文联组织高度重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畲族医药”、“畲族三月三”和“畲族民歌”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民歌、祭祀仪式、彩带编织技艺、畲药、三月三、婚俗、“畲语”、“赶野猪”、“操石磉”、“畲族服饰”、“抢猪节”等15项文化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非遗”保护名录[15]; 另外,列入丽水市级“非遗”保护名录还有19项。散落在民间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基本被搜集入库,归入档案,列入保护。畲族“非遗”项目不论数量还是类别,在全省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浙江省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县之一,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畲族山歌之乡)之美誉。

(2)用心培养了代表性的非遗文化项目传承艺人。自治县目前已有代表性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13人,市级22人,县级32人。另外,依据全县民俗文化项目的分布情况,建立了以《畲族民歌》为代表的17个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民族小学设立畲族艺术传承学校,在县职业中学设立了畲族艺术学校。

(3)大力推进了一批畲乡题材的文学(艺)作品创作。一直以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文化、文艺工作者都把畲乡题材的文学、文艺创作当做工作的重点,先后完成了《景宁畲族百年实录》《景宁畲族风俗》《景宁畲族语言简本》《畲族民歌集》《景宁古畲语读本》等丛书的撰写与编辑工作,为畲族文化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文献。《畲山风》《畲家谣》《畲乡三月三》等畲族文艺作品的创作,又不断融入现代时代气息和强化畲乡地方个性元素,使得畲族文化得以不断完善、发展、进化和优化。

(4)成功举办了一批以“中国畲乡三月三”为典型的旅游节庆活动。迄今为止,景宁畲族自治县已成功举办了4届畲乡风情节、8届“中国畲乡三月三”节庆活动。在节庆期间,还举办了3届中国畲族民歌艺术节、3届中华畲族服饰设计大赛、5届中国畲族民间传统体育节以及集体畲族婚礼仪式暨行嫁踩街、民俗风情一条街展示等系列活动。在“2011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神奇畲乡、幸福之旅”旅游推荐会,与80多位长三角知名旅游协会、旅行社负责人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有力推动了畲乡民俗风情旅游的发展壮大。节庆期间,全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其中婚俗表演23场、绝技表演4场次,木偶戏和花鼓戏轮番连播,演出10多个剧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中国畲乡三月三”为典型的节庆活动,整合带动了畲族民歌节、畲族民间传统体育节等文体活动,反过来又进一步扩大、提升了“中国畲乡三月三”的品牌影响力, 2012年“畲乡文化盛事”荣获“全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称号。

1.3 “非遗”旅游开发的挑战

(1)畲族习俗、民歌、服饰濒临消失。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交来往以及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绝大多数长期生活在汉族聚居区或城镇的畲乡年轻人已不再按照传统婚俗举行婚庆仪式; 城镇、街道也已看不到畲乡百姓身着凤凰彩带的民族服饰; 能编善唱的草根歌手健在的已为数不多,会唱畲族民歌且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更少,并且,祖传的畲族唱本大多处于“虫蛀”、“腐蚀”等失控状态; 现在畲族民众大多采用地方汉语方言进行交流,汉族集聚区或城镇的年轻人说畲语的越来越少,大多数年轻人甚至连畲语都不会讲等等。以上诸多体现畲族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的“物载体”都陆续退出了人们的视线,造成畲族语言、服饰、文艺、风俗、饮食等逐渐淡化、弱化和汉化。

(2)畲族古老建筑、仪式举办场所濒临泯灭。一方面,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农村; 另一方面,畲族自然村因人口少、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资金支持有限等因素影响,自然村中祠、宫、观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失修、破损、倒塌状况,多年来又受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影响,大量文物被盗与流失严重。畲族传统节日、祭祀活动的举办,都失去了弘扬畲家人传统美德的实物场所和“空间载体”。

(3)畲族医术、药物、偏方面临失传。畲族中懂六神、精拳术、治疑难杂症的“土医”甚多,但因其中有诸多俗成规约,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不到最后独门功夫不传”等禁约,在代代相传中日渐流失。另外,随着现有畲医的年岁增高,部分畲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较多畲乡年轻人喜欢去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挣钱,有心专注于研习畲族传统医术的年轻人寥寥可数,导致一些畲医的单方、偏方、独门功夫等均处于面临失传的边缘。

(4)畲族特色工艺缺乏传承艺人。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手工工艺品被工业化产品替代,畲族特有的一些工艺、能工巧匠逐渐失去了纯手工制作的积极性和经营市场的空间。年轻人愿意用心研习和传承凤凰彩带等畲族特色工艺的屈指可数; 能做畲族传统服饰、打制畲族银饰和编织传统竹制工艺品的民间艺人大多都已60高龄,若不及时采取相关拯救措施,若干年后,畲乡的特色手工艺术都将面临失传或者灭绝。

综合来看,当前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对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有效地推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非遗文化保护不力等诸多挑战。因而,需要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有效衔接和整合过程。

2 产业融合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理论模型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要根据地方旅游资源的禀赋情况和非遗文化资源的分类情况。根据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的赋存现状,可分为静态旅游开发和动态旅游开发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主要重在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而后者则为主题公园和节庆模式。当然,对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论证和全面规划。

2.1 非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总体思路

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较为复杂。旅游业除了具有典型的经济性特征之外,还兼具文化性、休闲娱乐性等多种特性,并且文化性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蕴含的历史传承价值与科学认知价值是所属民族的文化核心和灵魂,旅游业和非遗文化产业对文化的认同追求是两者融合的聚焦点。以产业融合理论为指导,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和市场需求,使非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在资源、产品、市场等“融点”进行全方位的对接[16],进而形成全新的非遗文化旅游产品,构建如图2所示的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总体模型框架。

图2 非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对接框架

2.2 非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根据刘晓明等[16]的研究,可将非遗文化遗产旅游的融合方式分为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3种有效路径。

(1)渗透型融合。渗透型融合指的是旅游产业与非遗文化产业的资源进行双向交叉渗入的过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包含格局,使产业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渗透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非遗辅助型(三公主传说、迎神、炼火等)、非遗观赏型(如功德舞、板龙、畲族拔伤、畲族山歌等)、非遗体验型(畲族操杠、畲族打尺寸、菇民防身术等)、非遗参与型(如棕鞋制作技艺、箍桶技艺、度关等)以及非遗深层型(如畲族医药、畲族三月三、尝新节等)等逐渐递进的形式。但该路径的融合程度较浅,主要是对非遗资源的一个直接旅游开发利用,既没有改变原有的业态,也没有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图3)。

图3 渗透型产业融合递进路径 图4 重组型产业融合路径

图5 延伸型产业融合路径

(2)重组型融合。重组型产业融合一般发生在联系紧密的相关产业之间或者同一产业内部的相关行业之间。重组型融合常常会产生新的产品样式或服务,进而形成新的产品业态(图4)。非遗产业与旅游产业依托“畲族医药”、“畲族三月三”和“畲族民歌”3个国家级非遗精品项目,通过节庆、赛事以及特色体育项目等纽带和平台,可重组融合形成诸如节庆旅游(如中国畲乡三月三)、赛事旅游(如中国畲族服饰设计大赛)、民俗风情游(如中国畲族民歌节、原生态畲族风情秀)以及特色体育项目(全民畲族体育大闯关暨畲族体育项目综合展示)等一批全新的业态。同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通过畲族文化街区的打造,加快了乌米饭、麻糍、香菇、木耳、畲族银饰、服饰等旅游商品展销,促进了畲族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和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品牌的塑造。

(3)延伸型融合。随着技术、资本、人流等要素对生产函数的不断优化,旅游行业的产品、渠道、服务都将迎来崭新的变革和延伸融合。延伸型产业融合主要受市场需求驱动,通过产业之间的功能互补或市场延伸来实现,该融合主要发生在相关产业的边界或者在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原有的产业通过附加新的功能和内涵,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和加强,继而形成新的产业体系。通过非遗文化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单向延伸,比如利用畲族医药资源可打造医药产业园和养生文化节(如畲族药膳养生节、论陶品茭·养生文化节)、利用网络平台打造非遗创意文化产业(如“最美畲乡”微信H5创意作品PK赛、网络互动项目)、利用农副产品资源打造特色休闲文化节(如畲田欢歌、香菇文化节)、非遗文化摄影(如古风摄影节等),并举办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论坛,从而促进两大产业各类资源要素的紧密对接,促进彼此融合发展(图5),最后可打造促进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

当然,以上3种融合因为路径选择的不同,其融合的程度、结果也各不一样。对于不同的非遗文化区,可结合自身的旅游发展形态、经济水平状况等条件,有针对地结合3种不同的产业融合路径,来整合优化区域的非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保护。

3 畲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

3.1 建立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指导和协调机制

在当前专门法律法规缺乏或者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营建多元化协调机制。畲族自治县政府应成立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明确景宁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景宁畲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资产保护中心),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到与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同等地位,让畲族非物质文化还原于民间,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管理。用足、用活民族自治地区专项政策,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出台对畲族非物质文化研究和运用的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多主体、多形式的发展投入机制,突出对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在人员安排、经费落实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成果转化方面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开发工作出新成果。注重发挥畲族群众从事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研究及创新工作的主导力量,做到和引进外智相结合,大力扶持发展民间化研究团体和市场化文化创意、设计、推广等研发机构和中介机构,形成合力兴旅、合众兴文的氛围。

3.2 全面开展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和资源库建设

为了科学合理传承和开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好畲族非遗文化项目的勘查、梳理、建档工作,深入了解和把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类型、环境、数量、保护现状及濒临问题等。同时发动广大畲族民众收集体现畲族非遗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的实物与文本档案资料,及时记录归档,整理出值得开发和传承的遗产名录体系,并建立相应镜像资源库,为做好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旅游开发奠定基础。

3.3 探索建立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载体和阵地

畲乡民众长年累月在畲族村落特定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传承下来,带有浓郁畲乡民俗风情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正在面临着日趋濒危险境。为此,在景宁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做好畲族自然村落的保护工作,发挥好鹤溪镇历史文化名镇在畲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应用展示中的示范作用,将隐藏在畲族自然村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出来,并充分认识到其价值,然后采取“修旧如旧”等举措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以有效保护,让非遗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另一方面,通过前期深入、详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在畲乡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保持相对完整、群众基础良好的畲乡自然村落,探索建立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并结合各个自然村落优势,确定保护传承重点,做到一村一品,村村有特色,努力把畲族原生态村落建成畲族文化传承的阵地和展示的窗口。

3.4 拓展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新手段与新途径

为了实现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开发互动发展,除了探索与实践将畲族服饰元素融入中小学生的校服中,进行大力教育、宣传与推广,在行政事业服务窗口和窗口服务行业中率先推行畲族服饰的工作服等基础工作之外。还可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开设固定栏目,定期播出学畲语的节目,以营造全民学畲语的良好氛围。同时,可以根据地方旅游业发展需要,提炼出几组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的畲族生活语言加强推广普及等举措也是积极拯救濒临消亡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另外,也可将那些畲乡自然村落中即将失传、灭绝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畲医、畲药技艺,畲族银饰打制技艺等参照工艺生态园区模式进行旅游开发,满足游客参观和体验实践需要。这样既能为畲族传统工艺传承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留住畲族非物质文化项目的传承艺人,创造可观的旅游经济收入; 地方政府也有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扶植濒于灭绝、失传的畲乡民间手工艺、打造畲乡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有利于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通过两者间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区域旅游的快速、高效发展。基于产业融合视角,非遗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紧密融合的现实需求。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政府、企业和市场的三方联动,依托“畲族医药”、“畲族三月三”和“畲族民歌”3个国家级非遗精品项目,使非遗文化产业与旅游两大产业在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接,形成了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3种有效路径,塑造了“中国畲乡三月三”等为典型代表的旅游节庆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一种发展范式。

4.2 讨论

该文虽对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发展模型和路径进行了分析,但是以景宁畲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区域,其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扎根和流传于民间乡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这些资源便是促进少数民族农村经济提升发展的原动力。与之对应, 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钟海燕等10名代表提交了《关于设立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实验区的建议》,强调了要发挥景宁畲族得天独厚的民族资源优势,做到先行先试,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提供借鉴示范。因此,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聚焦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与整合,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产业的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方联动新局面。

此外,该文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案例的一个有益尝试,值得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的开发借鉴。也希望今后有更多学者、业界能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研究领域,以更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畲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永安“三月三”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