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控行为风险评估*
——基于贝叶斯分类统计方法的实证分析
2019-03-22田家榛孙炜琳
田家榛,孙炜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0 引言
病虫害是蔬菜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生物灾害,对蔬菜的品质和数量造成直接影响[1]。作为农业生产发展中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设施农业存在着违背自然规律的作业形式,制约设施农业发挥优势的最大因素就是病虫害问题[2]。由于温室的生产环境和反季节的生产方式增加了防治的难度,致使设施农业本身就为病虫害的生存创造了适宜的条件[3]。目前依靠单一化学药剂防治蔬菜病虫害效率低下,防治效果欠佳[4]。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综合防治与产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基础上,现代化植保积极发展的方向。因此,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控应从保护菜田生态和考虑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推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物理、化学防治密切配合的综合措施,把化学农药使用量控制在国家最低标准以下。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引导各级农业部门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尤其是绿色防控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和推广力度。像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设施蔬菜种植区域非化学药剂防控行为的缺失和农户不规范的农药施用行为引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这种状况较为普遍且短时间很难改变。在我国,设施农业生产者缺乏农药施用的正确认知、过量施用农药、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按照使用说明用药、药械不能及时维护这些现象十分普遍[5]。高效防治手段的实施可以替代化学药剂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有效降低病虫害抗药性,保障蔬菜品质和安全[6]。根据设施蔬菜生长特性和栽培要求,剔除化学药剂防治这种传统低利用率的防治方式[4],文章选取代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措施,以及代表栽培防治的土壤消毒和污染修复。考虑到蔬菜品种的多样性以及农户层面的防治问题,该文并未将品种防治和行政上的植物检疫纳入研究的综合防治体系中[7]。目前来看,推广综合防控体系仅靠政府自上而下的监管很难让农户做出实质性改变,应该落实在微观农户层面进行推广[8]。
该文以山东、河北、浙江3省设施蔬菜种植区域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以设施蔬菜种植户的生产性特征作为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构建朴素的贝叶斯分类模型并深入分析影响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控行为的重要因素。为设施蔬菜产业良好有序的发展,推动蔬菜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进程提供政策启示。
1 相关文献梳理及其评述
1.1 农户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的缺失风险评估
生物农药与化学药剂相比在推广过程中本身固有一定的缺陷,另外,农户家庭收入、人均耕地、种植规模与年限、政府补贴、生产合作社成员资格等都是形成生产者这类防控行为缺失风险的关键因素。朱淀[9]等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家庭蔬菜种植规模在0.05hm2以下、非农业性收入在3万及以上、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等生产性特征的蔬菜种植户更倾向于施用生物农药,而政府补贴对蔬菜种植户施用生物农药行为意愿的驱动作用不明显。傅新红[10]等总结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的优点为低毒、良好的环境兼容性以及消除病虫害的抗药性。在农户收入无法达到预期的条件下,生物农药的价格过高会致使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的缺失。张云华[11]等指出人均耕地面积越大说明农户劳动力强度越高,更倾向于施用无公害农药和绿色农药。农户与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协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也是评估这一防控行为缺失风险的重要因素。OleSkovmand[12]指出生物农药市场竞争力弱的原因在于其购买成本、质量和性能。马永生[13]等分析指出政府层面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的缺乏是影响生物农药推广的重要因素。
1.2 农户土壤消毒和污染修复行为的缺失风险评估
定期的土壤消毒可以钝化、除去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毒素,除了常见的药剂处理之外,利用日光、生石灰做消毒处理是值得提倡的栽培防治方式[14]。与农户土壤消毒处理的影响因素有关的文献基本是从自然学科的角度去研究,涉及到农户行为理论和特征因素的文献极少。杨志海[15]等分析得出农户耕地块数、人均耕地面积、是否有租入土地、兼业与家庭非农就业比例都是造成土壤保护行为缺失风险的显著性因素。郑纪芳[16]等研究表明农户改良土壤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具体土壤保护行为的落实不到位,土壤处理行为缺失带来有毒物质残留和酸碱度不平衡等风险。刘洪彬[17]等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投入强度的不同会获得不同质量土壤,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差异性明显; 另外,农户兼业化程度不同会对农户的土壤处理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卢彦琦[18]等认为农户纯收入是土壤污染防治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
1.3 绿色防控行为的缺失风险评估
收入结构、耕地类型、种植规模、土地细碎化、政府财政补贴等都是形成生产者这类防控行为缺失风险的关键因素。徐小俊[19]等认为良好防控的效果和低成本是海南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措施的主要条件。在绿色防控技术推行方面,多数农户希望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力度。Bonabana-WabbiJ[20]提出影响生产者绿色防控行为缺失的最主要的生产性特征因素为种植规模。耿宇宁[21]等分析了经济激励对果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市场激励机制的作用明显大于政府激励机制的作用。另外研究还得出当前土地细碎化制约了需要大面积连片采用的物理防治技术的推广。Pietola[22]同样提出财政补贴在农户采纳有机技术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SherlundSM[23]研究指出直接影响到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成本收益、风险感知、资源获取和劳力需求,也是病虫害绿色防控行为缺失的重要风险因素。
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特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政策和农户偏好对综合防控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多。而从农户种植环节入手,将农户的生产性特征作为风险评估的因素涉及到的文献不多。相关文献研究中变量的选取大多集中体现在单一生产性特征因素与单一农户防控行为的关系。该文研究对象选取设施蔬菜种植户这类采用先进生产方式的生产者群体,根据设施蔬菜生长特性和栽培要求将病虫害高效防控行为进行总结并纳入综合防治体系中,深入剖析农户生产性特征因素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的影响机理并进行系统完整的比对分析。探究制约高效病虫害防控技术在生产者群体中推广的因素,以期为政府实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保障蔬菜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2 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
2.1 样本选择
为了保证样本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选取的调研对象包括散户和种植大户且都有1年以上大棚蔬菜种植经验。在选择调研区域时,主要采取的是判断性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区域都是大棚蔬菜种植户的集聚区域,即选取的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浙江省嘉兴市、山东省潍坊市设施蔬菜种植户集聚区域。为保证样本的合理性,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形地貌特征对3个省采取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每个地级市或县下面选取5个镇,每个镇下面选取全部有代表性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取具有设施蔬菜种植经验的农户,尽量保证各个行政村抽取的样本数量相等。
2.2 问卷内容和调研方式
调查问卷都是在咨询自然学科技术专家和充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设计的,考虑设计指标的可操作性和量化性,内容涉及到设施蔬菜种植户的病虫害防控行为和行为的风险因素。调研对象均全程参与蔬菜种植环节,调研工作都是在一对一情况下进行农户访谈,问卷由调研人员填写,这样可避免农户文化层次和理解能力的偏差对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调研工作在2018年3月结束,累计发放问卷的总数为734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为721份,有效回收率为98%。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户的基本特征、具体防控行为和意愿等问题。
3 方法选择和模型设定
3.1 方法选择
贝叶斯分类器是各种分类器中分类错误概率最小或者在预先给定代价的情况下平均风险最小的分类器,设计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统计分类方法。其分类原理是通过某对象的先验概率,利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出其后验概率,即该对象属于某一类的概率,选择具有最大后验概率的类作为该对象所属的类。
该文选取朴素的贝叶斯分类器对设施蔬菜种植户病虫害综合防控行为缺失风险进行评估,该分类器使用广泛、结构简单、处理数据高效。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分析时具备较高的分类准确度,保持最大概率值的特征。贝叶斯分类器主要描述了设施蔬菜种植户病虫害综合防控行为的先验概率、条件概率和后验概率之间的关系。
3.2 模型设定
贝叶斯定理的概述是已知条件概率如何得到两个事件交换后的概率,即已知P(A/B)的前提下求解P(B/A)。事件A代表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风险行为,B代表影响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缺失风险的因素,主要选取设施蔬菜种植户生产环节的特征。该文的关注点在P(A/B)这一条件概率的数值,即在B发生条件下A的概率,条件概率求解公式即贝叶斯定理公式如(1)式所示:
(1)
在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数据分类的应用中,P(A)是作为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的先验概率;P(B)是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调研数据的基础概率,即归一化因子;P(B/A)是作为没有分类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调研数据B的似然函数;P(A/B)称作后验概率,即B发生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总得来说贝叶斯公式是通过对未分类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数据的条件概率分布进行计算,实现对设施蔬菜种植户病虫害防控行为缺失风险评估数据的贝叶斯统计推断。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缺失风险评估的贝叶斯分类定理公式如(2)式所示:
(2)
i=1, 2,…, 8分别表示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的各类风险因素,即农户生产性特征。具体事件主要有种植规模和种植年限,劳动力强度,生产经营类型,生产过程中补贴、投保、蔬菜认证情况,生产合作社成员资格。j=1时,表示设施蔬菜种植户绿色防控措施缺失情况的风险因素评估;j=2时,表示设施蔬菜种植户土壤消毒或污染修复缺失的风险因素评估;j=3时,表示设施蔬菜种植户施用生物农药缺失情况的风险因素评估。
4 实证分析
4.1 防控行为及其风险因素的统计分析
表1 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风险因素及评估风险行为的参数
事件标号变量名称参数标号评估参数频数频率(%)B1种植年限B115年以下12417.20B125~10年26436.62B1310~15年7610.54B1415年以上25735.64B2种植规模B210.01hm2以下7410.26B220.011~0.03hm231043.00B230.031~0.05hm215321.22B240.05hm2以上18425.52B3劳动力强度B310~20131.80B3221%~40%12717.62B3341%~60%21129.26B3461%~80%19226.63B3581%~100%17824.69B4农业生产经营类型B41纯设施蔬菜种植户56878.78B42有其他收入来源15321.22B5农业生产的政府补贴B51有补贴24834.40B52无补贴47365.60B6农业生产的风险投保B61有投保9613.31B62无投保62586.69B7农产品认证B71有认证22030.51B72无认证50169.49B8生产专业组织的成员资格B81加入20328.16B82没有加入51871.84
表1表示从农户生产性特征的角度出发,对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缺失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的结果。从农户的生产性特征来看,设施蔬菜种植户的种植年限集中在5~10年和15年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生产规模集中在0.011~0.03hm2这一分段。该文衡量农业生产劳动力强度的指标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家庭总人口的比重,比重越小,代表农业劳动力强度越大。除去20%以下的分段,样本的农业劳动力强度在划分的4个分段中大致平均分布。农户生产经营两种类型所占比例相差较大。
在设施生产过程中,不同地区设施蔬菜种植户面临的政策环境不同,农业生产上的补贴类型也是不同的。统计结果显示,约65%的农户在设施生产过程中没有政府补贴。农业生产上的风险投保主要涵盖蔬菜价格和灾害方面的投保,有85%以上的农户缺乏生产上的投保行为,总体上风险投保的意识不强。农产品认证指农户生产的设施蔬菜是否经过有关权威机构的有机认证和绿色认证,经过认证的农户仅占比30%。统计结果显示,有70%以上的农户没有加入当地的生产专业合作组织,说明设施蔬菜种植区域相关合作经营组织的建设机制不健全,对种植户生产行为缺乏有效的规整。
该文运用MATLAB软件对721个种植户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运用样本数据构建出贝叶斯分类评估模型并进行训练,对训练后的评估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后验概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表2 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风险行为的先验概率
事件标号变量名称参数标号评估参数频率(%)A1是否采用绿色防控措施A11经常使用5.13A12有时使用23.44A13很少使用35.78A14不使用35.65A2是否对土壤做消毒处理或污染修复A21是71.98A22否28.02A3设施蔬菜上施用生物农药的比重A31一半以上29.13A32一半以下52.43A33几乎没有18.44
该文根据设施蔬菜的栽培要求和生长特性,选取的3个指标较充分地概括了设施蔬菜种植户的病虫害综合防控风险行为。问卷涉及防虫网、黄板、杀虫灯等高效绿色的防控措施和阿维菌素、多抗霉素、农用链霉菌等常见生物农药供农户选择,土壤的处理包括消毒和污染修复处理。从农户病虫害防控风险行为来看,80%以上的农户在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施用生物农药, 但生物农药的施用在全部农药中的占比并不高。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和土壤处理防治病虫害的农户在70%左右(表2)。
4.2 条件概率分析
表3计算的是生产者在采用绿色防控措施频率不同的条件下,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缺失的风险因素概率分布,根据种植户采取绿色防控措施的行为频率,划分为4种行为表现:即经常使用(A11)、有时使用(A12)、很少使用(A13)、不使用(A14)。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防控措施采用频率较高的农户多为种植经验丰富、劳动力强度在20% ~60%的农业生产者; 在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的频率较高的条件下,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倾向于风险投保,生产的农产品大多经过权威认证; 在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的频率较高的条件下,农业生产者一般具有生产专业组织成员资格; 农户这类防控行为在不同的生产经营类型和是否有生产性补贴的情况下差异不明显。
表3 生产者在采用绿色防控措施条件下风险因素的条件概率
变量评估参数参数编号经常使用P(Bi/A11)有时使用P(Bi/A12)很少使用P(Bi/A13)不使用P(Bi/A14)种植年限5年以下B110.1620.0890.1550.2455~10年B120.1890.3310.3720.40910~15年B120.1080.1240.0970.10115年以上B140.5410.4560.3760.245种植规模0.01hm2以下B210.1350.1010.1050.0970.011~0.03hm2B220.4850.5680.4460.3150.031~0.05hm2B230.1350.1660.2130.2530.05hm2以上B240.2430.1660.2360.335劳动力强度0~20%B3100.0120.0120.03121%~40%B320.2160.1950.1740.16041%~60%B330.3510.3080.2910.27661%~80%B340.2970.3020.2980.20681%~100%B350.1350.1830.2250.327农业生产经营类型纯设施蔬菜种植户B410.7030.7810.7950.798有其他收入来源B420.2970.2190.2050.202农业生产的政府补贴有补贴B510.2430.2370.3330.440无补贴B520.7570.7630.6670.560农业生产的风险投保有投保B610.3240.1780.1320.078无投保B620.6760.8220.8680.922农产品认证有认证B710.5950.3200.3060.253无认证B720.4050.6800.6940.747生产专业组织的成员资格加入B810.4050.3430.2790.226没有加入B820.5950.6570.7210.774
表4 生产者在土壤消毒和污染修复的条件下风险因素的条件概率
变量评估参数参数编号进行处理P(Bi/A21)不作处理P(Bi/A22)种植年限5年以下B110.1980.1045~10年B120.4030.27210~15年B120.0890.14915年以上B140.310.475种植规模0.01hm2以下B210.0910.1340.011~0.03hm2B220.3740.5740.031~0.05hm2B230.2240.1830.05hm2以上B240.3120.109劳动力强度0~20%B310.0150.02521%~40%B320.1540.23341%~60%B330.2930.29261%~80%B340.2580.28781%~100%B350.2790.263农业生产经营类型纯设施蔬菜种植户B410.8090.733有其他收入来源B420.1910.267农业生产的政府补贴有补贴B510.430.124无补贴B520.570.876农业生产的风险投保有投保B610.1370.124无投保B620.8630.876农产品认证有认证B710.3060.302无认证B720.6940.698生产专业组织的成员资格加入B810.3160.193没有加入B820.6840.807
表4计算的是生产者在土壤处理与否的条件下,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缺失的风险因素概率分布,表中的概率数据反映的是进行土壤消毒和污染修复的设施生产者群体与不进行土壤处理的设施生产者群体之间的生产性特征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生产者在进行土壤消毒和污染修复与否的条件下,种植规模、生产性政府补贴和生产的专业组织成员资格等生产性风险因素的条件概率差异较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大于0.05hm2的种植大户倾向于采取这种防控行为,而蔬菜种植规模不足0.03hm2的散户则极少通过土壤处理来预防病虫害。
表5计算的是生产者在生物农药施用比例不同的条件下,设施蔬菜种植户防控行为缺失的风险因素概率分布。根据种植户在作物一个完整生长周期内施用的生物农药占全部农药的比重,划分为3种行为表现:即比重在50%以上(A31)、比重在50%以下(A32)、比重接近于0(A33)。表中的概率数据反映的是生物农药施用比重不同的农业设施生产者群体之间的生产性特征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农业生产者施用生物农药占全部农药比重不同的条件下,生产者种植年限、种植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类型、农业生产的政府补贴等生产性风险因素的条件概率波动都相对较大。生物农药施用占比较高的农业生产者家中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集中在41% ~60%,可见生物农药施用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是可观的。农业生产者施用生物农药占全部农药比重在50%以下的条件下,生产出的农产品经过认证的概率不足30%; 农业生产者施用生物农药占全部农药比重在50%以上的条件下,生产出的农产品经过认证的概率在30%以上。可见,生物农药施用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表5 生产者在生物农药施用的条件下风险因素的条件概率
变量评估参数参数编号一半以上P(Bi/A31)一半以下P(Bi/A32)几乎没有P(Bi/A33)种植年限5年以下B110.1330.1930.1735~10年B120.3140.4580.18810~15年B120.1050.0950.13515年以上B140.4480.2540.504种植规模0.01hm2以下B210.1190.0630.1880.011~0.03hm2B220.4480.3940.5040.031~0.05hm2B230.2050.2410.1430.05hm2以上B240.2290.3020.165劳动力强度0~20%B310.0050.0210.03021%~40%B320.1620.1610.24141%~60%B330.3000.2990.26361%~80%B340.2900.2410.30181%~100%B350.2430.2780.165农业生产经营类型纯设施蔬菜种植户B410.8100.8310.632有其他收入来源B420.1900.1690.368农业生产的政府补贴有补贴B510.3140.4370.128无补贴B520.6860.5630.872农业生产的风险投保有投保B610.1520.1160.150无投保B620.8480.8840.850农产品认证有认证B710.3760.2780.271无认证B720.6240.7220.729生产专业组织的成员资格加入B810.2760.2940.256没有加入B820.7240.7060.744
4.3 计算并比较后验概率
图1表示在设施蔬菜种植户病虫害防控行为在生产性特征风险因素条件下的后验概率。横坐标具体含义为既定的10个生产性特征风险因素,纵坐标的具体含义为在具备确定生产性特征的条件下,种植户防控风险行为的后验概率值。确定的农户生产性特征条件分别是种植经验丰富、种植大户、高劳动力强度、纯设施蔬菜种植户、政府补贴、风险投保、经过农产品认证和加入生产专业组织。
图1 设施蔬菜种植户病虫害防控行为风险的后验概率分布
对比分析3类设施蔬菜种植户病虫害防控风险行为的后验概率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在10个生产性特征风险因素已知条件下,农业生产者的施用生物农药和进行土壤处理的后验概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说明两者的生产性特征风险因素的影响机制相近。B1(种植年限)对于绿色防控风险行为的影响较大,对3种农业生产者病虫害防控风险行为的影响具有较小的差异性,因为经验丰富的农业生产者会有意识地统筹安排各种防控手段并纳入综合管理体系。
(2)在10个生产性特征风险因素已知条件下,生产者施用生物农药的概率最高,在0.85的概率值上下波动。表示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的防控行为比较普遍且易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估农业生产者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缺失的风险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总体来说B6(风险投保)、B7(农产品认证)、B8(生产专业组织成员资格)等风险因素对生产者防控行为缺失影响的概率水平较稳定,其中B6(风险投保)对3种农业生产者病虫害防控行为风险的影响具有较小的差异性。主要原因在于进行风险投保的农户风险防范意识更好,对有利于减少病虫害风险的各类防控措施接受意愿更高。农产品的认证和生产合作社的成员资格对农户种植环节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规范农户的防控行为并促使其更高效综合地防控病虫害。
(3)B5(农业生产的政府补贴)对3种农业生产者病虫害防控行为风险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诸多风险因素中,农户施用生物农药和土壤处理的防控行为受到政府生产性补贴影响的概率较高,而对于农户绿色防控风险行为的影响概率较低。政府生产性补贴对生产者病虫害防控行为风险概率影响一致性较弱的原因比较复杂: ①一方面,政府生产性补贴可能会促使农户扩大生产规模,采取更高效的防控行为。另一方面,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会促使政府加大补贴和奖励力度; ②当期补贴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农户防控行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
(4)B2(种植规模)、B3(劳动力强度)、B4(生产经营类型)对生产者3类防控行为风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种植大户在设施蔬菜栽培环节会实现病虫害通防统治,自负盈亏和承担风险。他们按照基本种植技术要求规范耕种,注重土壤防治和生物农药防治。但是受限于种植面积,绿色防控措施的普及度不高。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低时,劳动力强度最大,此时农户生产蔬菜很少进入市场,使用绿色防控措施减少产量损失风险的概率较低。纯设施蔬菜经营的农户收入来源单一,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并更看重农业生产的长期效益,统筹推行高效综合防控的力度加强。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5.1 研究结论
该文对设施蔬菜典型种植区域721个生产者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朴素的贝叶斯分类模型并进行样本的训练。选取有利于减少病虫害风险的高效综合防控行为,进一步对设施蔬菜种植户病虫害综合防控行为缺失进行了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的行为比较普遍且易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近些年,设施蔬菜种植户对生物农药的无害性、强选择性等优势更加明晰,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从生产环节入手增加农户家全部农药中的生物农药比重是切实可行的药剂防治手段。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户对药剂防治有着高依赖性,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手段的重要性。设施蔬菜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土传病害的影响,故调研区域农户土壤处理的意识普遍较强。绿色防控是通过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型的措施来防治病虫的有效行为,目标是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设施蔬菜种植户采用绿色防控措施防控病虫害的概率不高,下一步应加强引导设施蔬菜种植户推广和应用绿色防控措施。
从农户生产性特征出发可知影响农户防控行为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种植规模、劳动力强度等风险因素的影响机制相近,主要由于种植规模的扩大需要有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农产品认证、风险投保、生产专业组织资格这类风险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平稳性,因为加入生产专业组织的农户风险规避动机更强,对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更高。综合平稳性特征和后验概率值比对,政府的生产性补贴对农户土壤处理和生物农药的施用影响较大,考虑到土壤消毒的成本和生物农药的价格,外部的政策环境对此类防控行为的约束力更强。生产者种植年限和风险投保意愿对农户绿色防控行为的影响较大,主要由于绿色防控的田间防治费用低廉,种植经验丰富、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农户更重视绿色防控的长期效益而不会受到推广成本的影响。另外,农户积极申请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加入专业生产合作组织也会增强其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的意愿。总体来说,农业生产者的种植年限、是否享有政府补贴、风险投保、农产品认证、生产专业组织成员资格等因素都可能是致使防控行为的缺失的风险因素。
5.2 政策启示
(1)病虫害的防治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合作社应引导农户在药剂防治过程中适时适量用药,强化药剂轮换施用的意识,减弱病虫害的抗药性。农资店应加强农药销售市场的规范性,加大生物农药的存货比例,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禁止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在销售市场流通。同时,公共部门应大力推广高效防控技术的使用,尤其注重综合防控中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推广和使用,逐步改变药剂防治在综合防治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整个统防统治工作中,应明确任务目标、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强化工作的督查指导,同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确保统防统治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2)推行和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控有关的奖惩制度,约束农户低效高风险的防控行为。扩大农药补贴范围和亲环境技术的财政补贴力度,例如政府应当给予使用一定量环保型生物农药的农户相应的补贴。加大惩罚力度,对于农残过高和土壤污染未能及时修复的农户应当上交一定的罚款。扩大农业保险的险种范围,积极引导农户在灾害和价格上进行投保,为防范农业风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建设规范化的信息平台给农户适时传递正确的病虫害防治信息。政府应首先积极搭建农村乡镇之间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电商平台,形成当地上下联动的农户防控行为网络体系。
(3)保障蔬菜质量,实现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需要政府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控制体系[24]。定期进行种植监管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积极引导农户申请农产品更高级别的认证。同时通过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公开和透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信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促使农业生产者绿色防控和更高效地防控病虫害。发挥基层生产专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整作用,围绕优良品种、高效防控、知识更新三大过程加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面向基地、蔬菜种植户推广先进防控技术,派遣技术人员指导田间工作,帮助农户调控棚室环境、改进防控技术、建立合理种植制度[25]。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标准化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积极引导农户树立设施蔬菜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