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探析
2019-03-21周卫
摘 要:企业在价值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工具,管理会计是创造企业价值很好的工具之一。深入推广应用管理会计,有助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本文在分析管理会计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目前管理会计现阶段发展水平,提出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价值创造;信息化建设
企业的核心使命是创造价值,财务管理的核心主线是价值管理,而价值管理的目标则是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这就决定了企业应将管理重心放在资源配置和目标协同上,并将精益管理作为生产和管理的主要手段。管理会计是对接智能绿色制造、衔接研发生产与管理服务的先进工具,是制造业和互联网有效深度融合的纽带和催化剂。管理会计信息化旨在解决生产数据的精确性、即时性和个性化问题,支撑预测分析、风险防范和管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生产改进、成本控制等措施。深入推广应用管理会计,有助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将精益管理和会计管理相互结合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按照价值链来进行成本控制、财务分析从而实现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它更是以消除浪费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思想,在管理中综合运用了准时生产制、价值链管理以及目标成本法等多种管理方法,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它从采购管理、产品设计、生产经营、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加强成本控制,从而达到企业价值成本最优。虽然管理会计在我国各行各业都被积极推广和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管理会计在具体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
目前,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大多围绕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零散式的探索。很多企业没有厘清概念、范围、目标等管理会计基本问题,对其理解也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有别于财务会计有原理、有方法、有结果,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大多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且应用这些方法得出的信息尚未形成完整的支持決策的报表体系。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包括理论体系、方法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信息化建设体系等在内的完整体系。
2.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会计的本质是提供信息。管理会计本质上是服务于管理的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本质是一个决策信息支持系统。管理会计要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提供信息,即为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的每一个环节提供信息;二是为企业内部所有管理层级提供信息,即为战略层、经营层、作业层等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提供信息;三是管理会计所提供信息的内在结构关系是因果关系,包括由因导果和由果导因,即任何一个决策结论都必须得到原因的支持,任何一个原因都必须归结到某一个特定的决策结论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3.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精益管理会计环境下,很多从事精益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都是单纯的核算型会计,缺乏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且高校在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也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导致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对于管理会计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精益管理的推行和应用,也很不利于企业的管理和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措施
为了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需要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工作,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大信息”自动化集成,减少人为操纵和信息孤岛,降低数据生产和交易成本。
1.构建以预算为基础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
首先,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来看,预算管理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预算管理都有与之匹配的环节。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就是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预算管理的环节,就是企业管理的环节,这正是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工具被企业广泛使用的原因。
其次,从信息体系的呈现方式看,预算具有较强的整合协同能力,可以有效整合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等信息体系。用于预算管理的各种预算表格,可以成为管理会计所提供的决策信息的呈现形式。一方面,可以按照管理活动过程提供基于因果关系的预算制定、预算执行差异与控制、预算评价与考核的分部报告体系;另一方面,也可按照管理活动主体提供基于因果关系的预算制定、预算执行差异与控制、预算评价与考核的分部报告体系。在以管理活动环节和管理主体所形成的两个报告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按因果关系链形成原因报告体系,以此支持相应的决策结论,在原因报告体系中则可以运用合适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生成原因信息,提供决策支持。
2.积极推广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将企业质量管理的关注点从传统的产品实体及其形成过程转移到面向顾客的质量创新,由此形成的质量管理上升到了战略管理的层面。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视角进行的质量成本管理,与常规质量成本管理相比,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具有根本性、外向性、全局性、重要性、前瞻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按照马克思关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双重属性的逻辑,企业产品的价值只有在得到客户确认其使用价值并能够完成有效支付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就是质量。质量的高低,体现的是使用价值的大小。凡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达标或产品质量改进而发生的耗费均可计入质量成本,因此企业为保证、提升或改善产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所耗费的资源都应计入质量成本。
3.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不能脱离信息系统的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成本及盈利能力管理、经营分析报告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本质模型是针对特定的管理领域问题,通过获取数据利用模型进行数据的计算处理,再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出来,供管理者进行分析决策的过程。
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现ERP后管理会计”的模式。由于ERP和管理会计系统相互独立,导致业务流程数据和分析应用相互脱节,最终形成了“信息孤岛”。管理会计的数据来自ERP的業务模块和财务会计账,但由于ERP数据跟管理会计所需的维度有差异,数据口径和计算方法也不同,因此管理会计必须对ERP的数据进行口径的转化和重新计算。正是由于这个转换和计算过程产生了管理会计系统应用的数据鸿沟。进入21世纪,互联网对经济和生活的改变巨大,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引入全新的思维,主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据获取层面,通过建立管理会计指导下的业财税一体化智能财务共享系统,解决管理会计数据采集的困难;二是系统能力层面,通过内存多维数据库技术提升管理会计应用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实时的计算能力;三是管理会计数据利用层面,通过数据可视化、智能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技术充分发掘管理会计的数据价值。
四、结束语
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优势,围绕“两个强国建设”总体目标和对管理会计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改进质量成本管理,加快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同时,要着力构建多维精益管理体系,进一步促进信息高度共享,业财深度融合,满足企业管理升级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媛.精益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17(10).
[2]林志军,胡洋洋.战略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新发展[J].管理会计研究,2018(02).
[3]徐艺.精益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商论,2018(26).
[4]李彤.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新思维[J].管理会计研究,2018(02).
作者简介:周卫(1987- ),男,湖北荆州人,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会计主管,毕业于云南大学会计学专业,从事会计工作近10年,2016年参与了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重大重组,担任该项目财务方面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