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群体”对班级人际交往微环境的影响
2019-03-21贡萍
贡萍
【摘要】班级是学生人际交往重要的微环境,“非正式群体”是班级人际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和影响进行分析,能够让教育者正确、清晰地认识非正式小群体及其对于班级人际交往微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做出正确的处理。
【关键词】人际交往 微环境 非正式群体 影响策略
人际交往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尤瑞·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生态系统论观点,以及辛自强教授的“社会微环境”理论认为,只有学会在不同的微环境中生存发展,人才能不断地社会化。如果把社会称作大环境,那么班级这个以学生为主的小社会,我们可以称之为“微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每天朝夕相处的同学是他们重要的交往对象,班级就是他们进行交往、形成交际能力的重要微环境。
在许多研究中发现,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重要的结构之一就是小群体。根据勒温(K.Lewin)B=F(PE)公式,个人的行为方式(B)是与人(P)及环境(E)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学生所在的这个小群体将会对其自身、对班级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正确地认识班级中的小群体,改善班级学生的人际交往微环境,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内的小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班集体内的正式群体,就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下,通过大家一致认可形成的班委会。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提出的。它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自发形成的群体,其随意性较大,可塑性较强,人员的数量也不固定。
一、非正式小群体的成因
1.归属的需要
在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渴望在群体中有一个位置,渴望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有深厚的关系,同伴关系是小学生获得归属感的重要源泉。但是,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正式群体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部需要。如果一个学生在班级这个较大的群体中无法满足这种心理需求,不能获得归属感,那么小群体的存在就能弥补学生的这种需要的获得,小群体会提供学生被接纳的机会,增强同伴之间的情感支持。
2.相似性吸引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际关系的形成,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相似性。在人际交往中,因为双方有很多方面的相似之处:来自同一个地域,有相同的生活背景,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或学习水平相似,性格脾气相近或互补,对事物有相同的理解……就会比较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引起相互的吸引,形成同伴关系。随着同伴之间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逐渐提高,就会发展成小群体。
二、非正式小群体的影响
1.积极作用
班级中的非正式小群体,可以满足学生在班级这个微环境中人际交往的需要。首先,它是一种行为需要,可以帮助个体吸收同伴的经验、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其次,它是一种心理需要,能满足群体成员间思想、兴趣、情感的交流和归属感的需要,增强同伴之间的情感支持,为学生提供被人接纳和接纳别人的机会。
班级小群体通常有1~2个核心人物,低年级大多数是班干部,高年级则会更多地出现以非班干部为核心人物的小群体。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对成员有很大的影响力,群体内的成员会听从核心人物的组织和安排。如果能发挥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积极引领的作用,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改善整个班级的人际交往环境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2.消极影响
(1)影响班级风气
非正式群体具有极强的向心力,成员之间重视彼此的情感。但一旦这个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走偏,成员就会做出有损班级的事情,甚至可能会违反班级纪律,影响班级团结,给班级带来不良的影响。
(2)排他现象
过度高涨的小群体意识会容易出现排他现象,也就是小群体内部的“抱团”,或“如果你跟我好就不能跟谁好”。如果小群体中成员的活动、交往都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小群体之中,而不与其他的小群体成员交流沟通,这就会使班级群体中的同伴关系变得冷淡,更严重还会导致小群体之间产生对立的情绪,使整个班级变得“支离破碎”。
(3)孤立不善交际的学生
通常小群体都比较愿意接纳那些活泼开朗、善于表达的学生,因为这种类型的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比较有影响力。那么,那些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就会因为不懂得表现自己而被人忽视,被小群体排拒在外,丧失了许多与其他同学接触的机会,从而更加孤立。
三、发挥非正式小群体积极作用的策略
1.尊重理解,正面应对
班级中出现非正式群体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班级会有这样一些小群体,组成的学生是班级中的边缘人物,或者成绩不好,或者品行有待提高,或者性格内向。他们融入不了班级这个大群體,也融入不了其他的非正式小群体。作为班主任只有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详细的了解、清晰的认识,才能把握非正式群体积极方面的因素,预防和提前处理其消极的方面,减少和避免其对班级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交往微环境,促进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和形成。
2.疏导分散,纠正方向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座位挨得比较近的学生更容易走到一起形成小群体。如果前后同桌4人中有1~2个学生课间喜欢追逐打闹,这个小群体的其他成员就会受其影响。他们在教室的打闹行为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休息和学习,甚至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办法是调换座位。在小群体形成初期,把这个小群体的核心人物分散到班级中有正面影响力的班干部的旁边,避免小团体的不良影响扩大,也能利用班干部榜样的力量对其产生影响,或督促其改正,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班级,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3.关注核心,发挥作用
每一个非正式群体中至少会有一个核心人物,他对小群体中的成员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得到其他成员的响应。如果做好了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那么这个小团体的教育转化也就迎刃而解了。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去观察、发现核心人物的闪光点,其次要不断地对他的闪光点在班中进行肯定与表扬,确立他的榜样作用,引导其他学生向他学习,激发他的积极作用,从而对其身边的成员产生影响,促进这个群体与班级的和谐相处。
4.组织活动,增强凝聚
班级集体活动是最容易促进班级成员产生凝聚力的。除了学校的大型活动外,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多组织班与班之间的竞赛活动,如拔河比赛、足球比赛、才艺比拼等,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参加,给学生提供一起合作,共同达成目标的机会。这个时候,就促进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群体的充分接触、交流,使他们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给他们更多机会了解其他同学。在比赛中,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非常重要,班级中的每一个群体都值得关注。作为班主任,只有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详细的了解、清晰的认识,才能正确把握非正式群体积极方面的因素,预防和提前处理其消极的方面,减少和避免其对班级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交往微环境,促进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