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2019-03-21刘思月

传媒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视野美学动物

刘思月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文传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电影界对电影观众学的重视与研究是我国电影理论发展完善的重要一步。我国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电影最开始的产生和创作是围绕着电影与戏剧的关系进行,研究倾向于电影的文学性。电影的艺术特性不仅包含电影的创作艺术和表现手法,而且还表现在它的特殊的生产方式与接受方式。观众心理学制约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为此,文章结合新时代电影发展情况,从受众欣赏角度就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探究。

一、接受美学概述

(一)内涵

接受美学的理论核心是走向读者,即从读者的接受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认为读者不是艺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艺术的主动创造者。它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影响研究,基本上不考虑作品同作者和现实的关系,也基本不考虑文本的语言、结构、功能,而重点考虑读者的接受。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作者”对于其作品的权威性,而强烈地彰显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特征

第一,以读者为中心。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读者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读者的具体化也是文本创作意义的根源。读者不仅仅是作品的鉴赏家和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作品在经过创作完成之后在和读者的交流和动态化阐释中能够更好地升华作品的主旨。第二,文本的召唤结构。作品的创作充满了未确定的点和空白结构,这些不被定义的内容可以由读者来补充完善,文本的召唤结构在本质上是读者视域和作业创作视域的一种融合体现。第三,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一般是由两极组合形成的,一极是具有未定性的文学文本,一极是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体现,在二者结合作用下能够更为完整地展现作品的价值意义。文学文本本身具有未定性的特点,在本质上是一个多层面的空白图式结构,通过读者的介入和解读能够更好地丰富文本内容。

二、电影观众学

电影观众学是指研究电影观众个体及群体的心理、构成、特性及其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理论。电影观众学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其他电影学科存在密切的关联,彼此互为交叉和补充。电影观众学是接受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受众和电影创作之间的关系。

三、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应用

第一,电影和观众之间的主从关系发生了改变。接受理论促使电影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新的思维角度来解读,以往讲观众看到是电影被动的欣赏者,观众欣赏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对电影内涵的接受程度。接受美学则是以公众为最终审判者为理论基础,并以接受对象的喜好来评判作品的好坏,在接收美学下的电影制作不再强调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写出什么,而是强调读者实际从文本里读出了什么,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作者”对于其作品的权威性,而强烈地彰显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观众地位的提升。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使得观众成为作品的再次创造者,这种“创作——接受”所构成的接受理论对现代电影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接受美学理论的影响下,电影开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大众化艺术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影的审美也成为人们当代生活中最常见、最经济、最快捷的审美方式,透过电影审美能够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电影观,提升人们的审美感知力。第三,接受美学强调视野融合。视野融合主要是指观众对影片的接受程度深受观众期待视野和文本融合程度的影响。观众对电影的期待视野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在不同时代的影响下观众所形成的期待视野不同。想要增强受众对电影的满意度,电影创作者需要站在时代的角度上为人们创作出符合其审美、认知需求的电影。

四、以《疯狂动物城》为例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一)内容和角色设定符合观众的观影心理

从电影作品的创作来看,艺术形象的独特、情节的多变、艺术手段的应用等能够激发观众对电影的喜爱。而艺术形象的创造深受欣赏人员审美结构的影响,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能够让受众在猎奇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人们印象中的动物形象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比如人们认为的狡猾的狐狸在电影中是机智和勇敢的象征;胆小的兔子在电影里变成了优秀的警官;温顺的绵羊成为整个案件发展的幕后黑手。这种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充分满足了人们对电影的猎奇期待。

从接受美学和电影观众学角度来看,电影的创作需要满足社会主体的观赏需求,因而,在电影的创作中就充分应用到了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能够直接反映出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社会精神状况的关联,是人们感觉、情感、愿望、情趣、习惯的综合体现。《疯狂动物城》在创作的时候仅仅抓住了社会主体的社会心理倾向,不仅为人们刻画了乌托邦式的动物世界,而且也应用童话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社会现实问题,比如大象拒绝卖给狐狸冰棍、牛局长逼兔子离开警局、食草动物集体抵抗食肉动物等,这些动物之间的敌意和歧视是对人类现实社会中不公平、歧视问题的一种深刻讽刺。

(二)叙事和情节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

观众的期待视野直接引导观众是否选择或者放弃观看某部电影,这种期待是观众长期艺术审美和生活实践经验的一种心理表现。从创作上来看,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在电影的创作中叙事手法的应用决定了故事的创作是否成功。电影《疯狂动物城》的叙事结构基本遵循了观众所熟悉的经典叙事模式,从电影《疯狂动物城》的题材选择、影片理解、影片认同、影片体验等环节都离不开期待视野的支持。电影《疯狂动物城》的创作是背离还是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这部作品是否迎合时代发展需要。

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满足观众“期待视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平等主义思想的展示,比如吃草的动物兔子朱迪在和食肉动物护理尼克相遇的时候,二者都对对方充满了猜忌,朱迪是一个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兔子,她单纯、善良,相信世界的美好,尼克是一个对动物感到失望,经历了世界苍凉的狐狸。在经历了一系列故事之后,身为狐狸的尼克和身为兔子的朱迪成为了恋人。朱迪和尼克二人身上具备了性别偏见和种族偏见的内容,也暗示了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一种不平等关系,后来二者的结合是影片创作满足人们平等“期待视野”的一种体现。

(三)主题和场景的设置激发观众“替代性满足”心理诉求

在文化消费主义思想理念盛行的社会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在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功能是满足大众的消费娱乐需求,观众通过从电影影像和故事中获取心理上“替代性满足”来消解日常生活中的生存压力,达到放松身心的发展目的。电影《疯狂动物城》作为迪士尼动画的典型代表,被人们称作是“造梦工厂”,观众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满足和实现的事情在电影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这种满足被称作是“替代性满足”。电影《疯狂动物城》为人们创造力一个乌托邦——动物城,在乌托邦中人们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能得到充分释放。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是电影创作关注受众需求的一种重要体现,通过对接受美学和电影观众学的研究思考拉近了受众和电影之间的距离,在丰富和完善新时期电影创作内容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亲近群众、符合人们心理认知需求的电影艺术形式。接受美学理论在电影研究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多了一种分析电影历史、现状和作品的方式,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电影提供了途径。

猜你喜欢

视野美学动物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居· 视野
纯白美学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妆”饰美学
动物捉迷藏
有趣的动物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