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

2019-03-21赵凌崧

传媒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二十世纪创作文化

赵凌崧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0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美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基本确立了世界电影产业的霸主地位,而中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开始了电影艺术创作的高潮。回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美电影发展,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下的电影创作有着与创作者所处社会本体相协调对应的关系,同时也随着民族文化、社会资本等多个方面的变化为不断发展、变化着。

一、中美电影发展

自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因为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根本上来讲,这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所决定的。而意识形态的差异性,体现在了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的方方面面,电影作为世界第七艺术,在当下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影视作品上,这种意识形态的矛盾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当下,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输出方式,某种程度上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意识形态的产物。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电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美国电影市场进一步繁荣,成为了“全球电影之王”,形成了成体系的电影工业。这一时期美国诞生了众多至今都脍炙人口的影视佳作,如《阿甘正传》《低俗小说》《侏罗纪公园》等等,可以发现,美国电影行业产量巨大、类型众多、特定鲜明,且具有强烈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如《阿甘正传》中,电影突出了阿甘的个人精神,并借此代表所谓的美国精神,在美国人眼里,正是这种美国精神,成为了塑造伟大美利坚的直接精神来源。这种以个人英雄精神代表社会精神价值,是在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电影市场中常见的手段,但美国电影并非是简单的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在赋予人物灵魂的同时,表现个人精神价值,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往往显得不够深刻,甚至有时会忽视对人性深入的挖掘。深究其来源,主要还是因为美国电影的电影产业成工业化,体系化发展,无法做到对电影人物的深度揣测。尽管制作精良,但商业气息太过浓厚,商业片占据市场主流位置,从而使影片有时会忽视对人性的发掘,但美国电影仍不乏有着一系列对人性探索的影视佳作,如《幸德勒的名单》《完美的世界》等影片。但至少在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东亚文化圈来看,美国绝大部分电影对人性的挖掘,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触及内心共鸣的,尤其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美国影片常常无法企及观众的内心。这不仅仅是因为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更是因为社会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这是美国商业电影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结果。但我们无法否认美国电影在制作技术,拍摄理念的绝对话语权,这是中国电影目前所无法企及的。

二、中美电影的文化内核差异

中国电影市场目前已经成为需求数量庞大,利润极其可观的电影市场,2017年7月上映的《战狼II》票房达56.8亿人民币,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可见一斑。而现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繁荣正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一样,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生活的提高,精神需求继而渴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国内电影市场顺势蓬勃而生,最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票房奇迹。但与美国电影不同的是,尽管与当时美国电影市场的一样繁荣,但中国电影无论是在制作水准,拍摄理念,院线运营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回首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其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尽管在拍摄水平、制作工艺、机器设备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中国电影胜在了对故事情节的把控,尤其是对电影人物的塑造及人性发掘的深入,具备了东方艺术的人文精神关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对时代、社会、个人的反思与批判,但这种表达方式不是直白的,也不是晦涩难懂的,更多的是含蓄而又深沉,对心灵的冲击是强烈的。这首先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民族文化积淀,以及受到在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创作氛围,其次是因为中国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中国电影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创作。这恰恰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尽管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电影市场受到广电总局的深度监管,对外来影片实行严格的引进制度,对本土影片有着细致的监管划分,这在宏观层面上来讲,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上的抗争而做出的政策应对,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中国电影的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也正是因为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具备了中国式的叙事风格,至此自成一体,在国外A级电影节上斩获颇丰。如我们今天熟知的《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活着》等佳片,这些电影在国内外都口碑甚佳,中国文化烙印明显,对时代批判反思含蓄内敛,却又直击人心。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突破了东西方文化的界限,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名片。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之所以如此繁荣,从何种角度来讲,都离不开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影响。正是因为中国文革时期社会现实的影响,导致了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影艺术工作者近似于“批判反思”的电影艺术创作,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电影工作者对中国电影的新探索,其中不仅包括了对电影美学的多种风格尝试,拍摄理念创新摸索,更在与对社会思想,政府政策的试探摸寻,从而迎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井喷式发展。由此可见,意识形态一直存在于电影创作之中,并对电影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美电影中的意识形态

中国第五代导演多成名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批导演在少年时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他们的身上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造就了他们的创作能力,使其着力于采取新思想,新手法来通过不同角度探索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情感,当他们的创作趋于成熟后,对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换一种角度来看,这批导演身上的意识形态,恰恰是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意识形态,符合了阿尔都塞在《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提出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使个体接收现存社会规范和社会结构,在生产关系体系内自愿接受社会角色的观点。第五代导演因为自身的成长经历,成为了中国人对外释放感情的代表,从这一角度看,正是意识形态造就了这批导演,造就了中国电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美电影,都正处于发展势头迅猛的时期,但在实质上,中美电影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美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加快了全球扩张的脚步,注重对影片质量的把控以及拍摄理念的创新,最终打造了强大的电影王国;而中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没有像美国一样的庞大观众市场,也没有美国电影工业强大的资金技术,但在文化发掘,历史反思,人文关怀上,中国电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从表面上看,中美电影的差异是由两国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深究其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美两国电影辉煌时期都深深地被意识形态所掌控,他们的发展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指导,正直接导致了电影的文化内核的巨大差异,如以美国电影为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与以中国电影为代表的“集体主义”,这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碰撞,也是双方社会阵营意识形态机器相互渗透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宣传。所以在意识形态电影批评所认为的“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而中美电影中所传播的精神内涵,实际上都是双方国家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衍生,最终还是意识形态的另类表现,对于拍摄方国家而言,电影所传达的画面是真实的,或者是希望被传播的;而对被传播国家而言,电影内容则可能是不符合实际,带有敌对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这注定了在电影批评中,我们要结合电影的创作背景与意识形态等方面来进行批评解读,从而窥探电影的精神内核,发掘电影的价值以及它的思想导向。

总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手段,是人所创造,用以表达“人”的一种过程,无论在创作,或在欣赏过程中,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在对电影的批评解读中,意识形态是不能被忽视掉的一点。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中美电影自然而然的披上了意识形态的外衣,传递着不同的精神内涵。

猜你喜欢

二十世纪创作文化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密码破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谁远谁近?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