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工智能的图书馆服务新趋势的思考

2019-03-21

传媒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机器人人工智能图书馆

李 璐

(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的研究包括了机器人、专家系统、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最终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一、人工智能的优点

(一)速度快,不知疲倦

很多人们做不到的事情,人工智能就能去处理。所谓做不到,主要是因为需要的时间太长或者需要的人力太多,而机器却是可以做到的。如一个名叫“小途”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不仅能够独立、高效地为社区居民办理高龄津贴、居住证明等多种热门事项和进度查询,还能对办事指南、健康等多领域进行业务咨询。

(二)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低

人工智能服务可以促进业务的自动化和规范化。尤其解放了人力。更吸引人的是人工智能服务不仅不需要为昂贵的硬件支付费用,还可以让组织只为他们所使用的硬件支付费用。人工智能服务只向他们收取使用的服务费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如仓储物流方面Amazon的全自动仓储、京东的自动化分拣货系统都进行了应用或实验。

(三)简单,高效率

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语音技术逐步在从手机的场景进入家庭的场景、汽车的场景,进入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当中。如监控城市管道是否正常,就可让无人机和红外热成像技术等相结合,通过数据比对来完成。

二、国内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及其影响

(一)理论

从1989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及“机器人图书馆”,国内图书馆界有关人工智能的文献数量共40篇左右。而仅仅是近两年,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就有30多篇。如吴建中在《人工智能与图书馆》一文中认为图书馆应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转变观念,人工智能既是工具,也是朋友。图书馆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如布和宝力德在《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挑战及发展趋势》中探讨人工智能终将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之中,“智能+图书馆”终将成为图书馆建设新态势。如王筱雯等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一文中提出了图书馆智能空间再造的“人—事—物—场—时”五要素构建模型,最后发展出多种强应用服务。如倪劼在《RFID图书盘点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开发》中探讨了在图书盘点上使用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

(二)实践

图书馆现阶段人工智能应用主要有人脸识别门禁防盗系统、人脸识别借还书系统、智慧机器人(简单业务咨询)、大数据搜索等。

如2017年4月,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引进百度人脸自助查询(借还)机,通过调用百度云人脸识别API接口,将人脸和校园一卡通绑定,实现了读者直接刷脸进馆。可以预见,人脸识别技术很快会在图书馆普及,图书馆借书证很可能成为文物,将一去不复返。

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基于AI标记语言的机器人“小图”,具有极强的学习与记忆功能,能迅速分析读者的提问并给出准确答案。以上虚拟聊天机器人主要侧重为读者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来提升读者体验。

又如百度与武汉大学人工智能图书馆建设合作研讨会暨签约仪式于2018年9月6日在武汉大学举行。百度教育与武大合作建立AI图书馆,是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务与百度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也是互联网行业促成校企合作的又一典范。

总之,国内图书馆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有较大发展,但从整体观察看仍有较大不足。真正的智能图书馆并不仅仅是刷脸,未来要得以普及仍旧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图书馆服务方面,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还不全面,仅仅有会聊天的机器人是不够的。

(三)影响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1.人工智能将改变图书馆服务管理形态

读者在人工智能时代用语音、图片进行快速搜索,准确率更高、速度更快、识别率也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人工智能可以任意时间同时和无数读者交流,这样节省了大量人力,同时还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这些势必要改变管理形态,也同样提高了管理效率。

2.人工智能将改变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学习及研究方法

人工智能能够帮助读者很快掌握其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术、知识和智慧。如智能通信设备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可以随时查阅各种资料,这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无疑将改变馆员的工作方法,也将改变读者学习的方法。据国外有关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有8亿个工作岗位将随着人工智能的产生可能在地球消失。为避免失业,馆员将学会和人工智能合作,甚至应该让自己成为智能机器的开发者,以便吸引读者来利用图书馆。

3.人工智能将改变图书馆服务重心

以前图书馆服务营销的重心在于满足读者快速获取信息,并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现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却逐步占领了传统教授知识的领地。图书馆服务营销的重心转移到了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中来,这些是人工智能进入不到的地方。关注人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成长,尤其是提升人的创造力将成为图书馆服务营销的使命之一。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图书馆服务新趋势

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为提升读者满意度,应借助于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图书馆服务在战略、路径、方式、方法、内容等方面有着以下新趋势:

(一)战略透明化

在新趋势中,营销战略更加开放和透明是其中之一。营销战略更加开放和透明,有利于图书馆服务营销的管理工作。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战略更加开放和透明有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未来发展,有利于推动图书馆研究智能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图书馆之间的学术交流。

图书馆服务战略管理必须是有计划、有长远目标的,才能保证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时代顺利转型,实现自我变革。因此战略透明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路径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路径趋势就是依托互联网线下线上并行,并且和智能机器人合作,且分工更加分明。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读者更多地依赖手机等智能机器使用图书馆,但传统的图书馆场所仍旧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传统的服务如宣传展板、大屏幕显示、广播、电视等在一定范围内还有着作用,因此图书馆服务选择多元化的路径是必须的。

图书馆需要更注重网上线上的宣传以及线下体验和被机器人服务的感受。只有采用多元化的路径渠道,才能满足不同读者的各项需求。

(三)方式个性化

我们身处信息爆棚的时代,读者希望以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来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尤其能够找到适合自身个性的信息获取方式。图书馆的智能化信息服务正好能够符合读者不同的获取时间、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检索历史等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虽然读者的分布极其分散,但有了智能机器的帮助,通过分析大数据,全面了解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使用、反馈等的各项指标,从而掌握最全面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四)方法智能化

人工智能下的图书馆场景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以后的智能书库中,几乎看不到真正的人。机械、繁杂的工作全部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甚至因为无人机、无人快递车的普及,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很可能向外延伸发展。读者不需要到馆,便能获得图书馆传送的图书、期刊及信息等。图书馆服务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都将大幅降低。整个服务环节,图书馆与读者都不需要产生任何接触,通过无人配送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等,就可以完成整个信息和知识智能配送过程。

(五)内容深层化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图书馆服务活动在任何环境、任何时间都可展开,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水平。同时,将图书馆服务的重心放在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上面。

为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将来的图书馆服务必须从信息海洋中择选出满足读者深层次需求的信息资源,尤其需要逐步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精品服务意识。

四、结语

图书馆应积极面对人工智能这一当今世界科技热点,热情迎接正在对人类进步和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的新鲜事物。创造出新知识和新创意,来顺应这个加速变革时代的新趋势,抢占图书馆未来发展先机。

猜你喜欢

机器人人工智能图书馆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图书馆
数读人工智能
飞跃图书馆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