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服务导向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探讨

2019-03-21崔守强

传媒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馆员服务质量

崔守强

(邯郸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总水平的标准。所以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必须以“学科服务”为导向,变革传统服务模式,实现服务转型最终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在学科服务方向进行了尝试,但依然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学科服务导向下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全校师生以及科研人员,他们往往需要更为专业、精细的服务,这就对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能够满足阅读者的需要。但是实际中许多高校图书馆并没有根据需要配置合理的馆员,导致学科馆员人数严重不足。例如许多学校仅配置5~10名图书馆馆员,很难为高校学科需要提供全方位服务。另外一般高校图书馆馆员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专业背景差异较大,甚至许多学科馆员除了图书情报专业外,没有其他学术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学科服务能力,难以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其次是在学科服务内容的提供上,虽然学科服务得到许多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高校师生对信息需求种类较多、专业各不相同,高校图书馆难以了解用户的需求。例如高校图书馆服务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学习型用户,即为学生学习、教师深造提供服务;二是教学型用户,主要是以学校授课教师为主,通过信息检索服务教学开展;三是研究型用户,即高校内的学科带头人、研究生等等。在学科服务导向下,许多图书馆认识到学科服务重要性,但是对学科服务的需求了解不深入,只是停留在基础内容服务中,难以提供个性化需求,影响学科服务成效。

第三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实施方案无法满足学科服务需求。图书馆服务平台是指在互联网支持下,建立系统、全面的服务平台,将各种馆藏资源融入互联网平台之中,满足师生信息服务需求组。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高校信息服务平台基本是采购自第三方,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最后在学科服务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学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有效机制保障下,高校才能为图书馆建设提供帮助;图书馆才能更好地以学科服务为导向,建立优质服务体系,也为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坚实基础。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导向下,缺乏与学校、院系的对接,其服务价值无法真正体现。

二、学科服务导向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通过前文论述可知,目前我国高校已经逐步重视起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并进行了积极实践。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服务缺乏针对性、全面性等问题。针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几项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一)以学科服务需求为导向提升馆员服务质量

首先针对馆员数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增加馆员数量。例如传统高校图书馆对于馆员数量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将更多经费投入文献资料购买之中,面对学科服务新需求,高校必须增加在馆员待遇等方面的投资,扩充图书馆馆员数量。具体实施中一是可以采用外聘的方式,增加具有专业背景的馆员数量。例如馆员招聘中不仅要考察其图书情报工作年限,还要考察其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人员既可以来自校外,也可以是校内相关人员。其次则是借助各种专业培训,提高图书馆馆员的信心素养与业务能力。例如针对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在继续教育下可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科服务能力。第三是针对学科服务,设置专门图书馆学科服务部门,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二)创新与优化学科服务形式与内容

在学科服务导向下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必须建立在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优化学科服务内容,了解学科服务信息类型与特点,进而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为学校科研组建立学科服务档案,包括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学科特长以及负责人联系方式。并在档案基础上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与记录,深入了解他们学科服务需求,进而调整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满足其科研需求。其次是在对高校用户进行分类基础上,要求学科馆员深入教学与科研一线,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与文献进行检索,掌握相关动态与进度,为科研工作提供针对性服务。而针对学校师生,他们主要是借助图书信息完成教学与学习任务,在了解他们潜在需求基础上,在服务中借助各种专题讲座活动,为师生学习提供帮助与服务。

(三)强化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学科服务的基础,也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桥梁。所以为提升学科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服务平台建设。例如在服务平台建设上,可以通过自主研发与设计,融入信息检索、学科导航、期刊查询、文献管理、投稿指南等功能与栏目,方便师生及相关科研人员的使用。其次是在服务平台建设中,也需要加强数字资源库建设,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例如在互联网APP快速发展中,许多高校都建立学校图书馆的微信平台、自建的移动图书馆等,突出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与资源推送,让学科服务平台发展为知识分享交流的平台,有利推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四)完善学科服务机制建设,提升学科服务制度保障

高校图书馆服务中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利益,所以建立完善的学科服务机制,能够帮助图书馆制定与学科服务主动对接策略。首先高校管理层与决策者要将学科服务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并以此对高校图书馆发展进行明确定位,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其次是图书馆馆员是为学科服务的重要力量,各种资源、信息的协调主要是由他们进行的,所以在工作中学校要建立针对性的鼓励政策,对参与科学研究的馆员给予一定奖励,或者将科研成果作为工作业绩,来激励馆员参与学科服务的积极性。具体到图书馆层面上,为提升学科服务质量,图书馆要从制度建设角度对馆员职责、服务内容等进行明确,有效发挥馆员在学科服务中的作用,避免文献资源的浪费与闲置,最终促进使学科化服务工作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学科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模式,实际工作中要认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性,以学科服务为导向,为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平台建设等提供导向,为高校教学领域、科学研究提供全面、专业、具有针对性的学科化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馆员服务质量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