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研究

2019-03-21

传媒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伦理现象微信

刘 慧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29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其中,微信作为自媒体发展的一个典型应用,正在掀起一场沟通与交流的巨大革命。

微信传播伦理指自媒体微信用户和微信从业人员在筛选、收集、发布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而微信传播伦理失范是指自媒体微信用户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和规范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评价。自媒体时代,随着微信的迅猛发展,不仅便利了人们日常的交流和沟通,而且滋生微信传播伦理失范,如朋友圈中的谣言网络暴力侵犯隐私权等。

本文选题从新媒体传播学和信息功能等理论出发,在微信发展现在发展的功能及基础上,以自媒体为大背景,从传播学和媒介学的角度,对微信传播伦理失范进行系统化、综合化研究,找到微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伦理失范,结合社会大环境和微信发展分析微信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这不仅有利于对新媒体传播学的认识,又从交叉学科了解微信传播伦理失范,具有理论认识价值。

一、微信传播伦理失范原因探究

(一)信息权利的异化

信息权力的异化是指主体享受的用于促进自身及其他人所享受的用于促进自己和其他人全面完善和发展的信息权利,在互联网社会的权力结构主宰下发生了变化。换句话来说,信息不仅不能促进主体及其他人的全面完善和发展,反过来形成了主体权利的自我放弃或被信息权利所驾驭。在互联网环境中这种围绕着主体和主体信息权利的侵犯和维护所造成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权利的异化导致了自媒体时代微信传播伦理问题的产生和迅猛发展。这种信息权利的异化同时也是微信伦理失范现象的实质所在。

(二)商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交织

商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自媒体微信传播伦理失范事件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某些商业组织和微信公众号出于商业和个人私利,有意使用刺激、色情、震撼、虚伪的内容来博得用户的关注,增加点击量、转载量,通过吸引更多的粉丝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同时,部分自媒体微信用户出于个人利益的需求,也会积极转发此类刺激性信息,促进了自媒体微信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例如,咪蒙公众号编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引起广大网民在网络上的吐槽。

(三)把关人的缺失

在传统大众媒介中都有权责分明的把关人,而在自媒体时代微信传播中,往往缺乏清晰的把关人,甚至有时候无法进行把关,微信缺乏把关具体的表现有个人隐私的泄露和虚假信息、谣言、不良信息的入侵。虚假信息、谣言等信息被社会舆论聚合放大很容易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个人隐私的泄露则容易导致个人权利和利益受损。

(四)话语权力的变更交替

社交媒介的兴起也导致了话语权的交替变更。在传统媒介中,媒体对某事件的话语权掌有绝对的控制权,而进入Web2.0时代,自媒体微信用户传播者可以在微信上发表信息、评论,形成“大众麦克风”的趋势,带来了多元化的意见一定程度上可以分解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优势。

(五)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微信是一个开放性、低门槛的平台,自媒体用户只需要一个电话号码甚至是一个QQ邮箱就可以注册微信,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在自媒体时代,某些微信用户将这种开放当作了绝对的自由,而微信的匿名性则让人们减弱了网民的道德约束力,忽略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当这种不负责任信息的散播一传十、十传百形成滚雪球效应,影响范围逐渐越来越大,扩散越来越广,导致了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

二、微信传播伦理失范的解决对策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各种矛盾频发,而微信作为自媒体时代的典型代表,不仅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倾诉权和表达权,同时,它也对社会和政府有着一种制约和监督作用。而在自媒体用户使用微信中,产生大量的伦理失范现象。为了化解自媒体时代微信用户的伦理冲突,净化我们的社交网络环境,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笔者认为应该从建构、自律、把关、监管四个方面来化解自媒体时代微信伦理冲突。

(一)建构:微信传播伦理规范

规制微信传播伦理失范现象,首先就是要建构微信伦理,自媒体微信用户明白传播微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和规范。因此,首先应当制定相关的微信伦理守则和道德规范,打造微信环境特有的道德约束。其次明确微信传播伦理道德底线是应对微信伦理失范现象、构建微信伦理道德体系的当务之急。每一位自媒体用户在发表言论之前应思考自己发表的消息是否违背了伦理道德底线甚至是法律底线。

(二)自律:微信使用者的自我约束

媒体时代微信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社会公众可以自由发表信息,微信用户并没有明确的执业准则和职业操守,也没有明确的惩罚规范等,从而导致微信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一方面,微信用户和微信公众号应该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微信伦理的道德底线,做一个有道德和担当的自媒体微信用户。另一方面,微信用户应该提高对信息甄别和批判能力,加强对自媒体信息的筛选、过滤能力,分辨出什么是有益信息,什么是有害信息,怎样正确利用信息为自己谋求发展,增强媒介素养,做好信息的“把关人”。

(三)把关:微信运营商的把关

自媒体时代微信传播伦理失范除了微信用户的自律意识不足、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微信运营商的应该加强对自媒体微信用户信息的审查和把关。微信运营商对微信传播的伦理失范行为进行界定和处理,并形成处罚措施,约束自媒体用户在微信上的行为。

(四)监管:政府管理部门对微信善用善管

由于部分自媒体微信用户和微信公众平台的道德观念和自律意识的参差不齐,在目前的相关和法律法规滞后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媒体微信用户和微信运营商的自律而言是不够的,因此政府需要利用微信来引导收集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加强管理。

首先,政府可以积极开通政务微信,回应用户关切。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稳定增长和微信平台服务的逐步完善,微信也在利用平台优势发挥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重点强调了政务微信的关键作用和重要地位,这表示“政务微信”作为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政府网站”并列的三种政务公开途径之一。

其次,加快微信立法步伐,使微信监管有法可依。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对自媒体微信传播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相关的规范措施,建立惩处机制,提高违规的惩罚力度,才能有效控制自媒体微信传播的伦理失范现象。

最后,政府管理部门形成公开、科学的监管机制,引导微信健康发展。随着微信的迅猛发展以及微信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增多,对微信的监管成为政府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作为监管部门来说,政府要和微信运营商一起,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微信发展,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形成公开、科学的监管机制,以此实现微信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语

微信作为科技创新的产物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伦理失范,如果我们对微信失范现象置之不理,那么微信传播则会愈加混乱,精华与糟粕掺杂其中。在Web2.0的大背景下,只有认识自媒体微信传播伦理失范现象,明确微信传播伦理失范原因,只有从建构微信传播伦理规范、自媒体提高自律意识、加强把关、政府善用善管等多个方面采取对策,才能有效减少微信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促进微信持续健康发展,让我们更好地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猜你喜欢

伦理现象微信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微信
微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微信
猜谜语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