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基层县级广电媒体发展分析

2019-03-21王泽宇

传媒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广播时代

王泽宇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技术层面的不断更新发展,在很多方面,互联网已经替代了部分传统行业,这种紧迫感与历史的潮流同样也在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与演变,使得当今国内的媒体格局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的特征,我们开始进入了“融媒体”的时代。

一、融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将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台、实体广告和传单等,和新兴媒体如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在保持原来的内容或形式的情况下,把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高效整合,从而实现资源互通、内容互补、宣传互融和利益一致的新型媒体,如新闻客户端、网络电视、网络广告等。它们之间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解决方案、所有权和结构性方面,比如工作人员的安排、数字媒体的传播时效、宣传的影响以及内容的宽度等,融媒体表现出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区域范围大、与受众的互动性强、展现形式多样、内容跨度广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媒体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需要。

二、基层县级广电媒体的现状和困境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媒体的不断创新,广播与电视台作为传播社会热点和信息推广和宣传的前沿阵地,理应主动积极地迎合社会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升级自身的硬件设施和基础设备,搭上新时代技术井喷式发展的浪潮,保证以最新的样貌展示广播与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中的应有的风貌。可现实的情况是,多数地方广播与电视台,尤其是县级及以下地方广电媒体,由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作用并不显著,甚至陷入了困境,因而在吸引地方财政、技术和人才方面的能力略显不足,使得资源分配在各地方媒体中出现了严重的偏斜,部分地方媒体甚至出现了断层。

除资源不足外,各县级及以下的传统媒体在发展模式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人员素养不够,缺乏相应的激励,使得很多广播电视台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严重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管理层而言,其对传统广播电视台的认识不足,对于日后的发展方向也是不甚明了,对于互联网时代下,节目档案和节目资料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乃至其解决方法也十分陌生,其结果就是管理不规范,难以发动自身潜在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缺乏对新时代媒体的客观认识和了解,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使得这些传统媒体总是受限于自身障碍,在发展模式和规划上将落后于时代。

三、县级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发展与抉择

(一)积极促进与现代化新媒体的融合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并且相对完备的今天,县级广播电视台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求更多的资源和相关配套设施的辅助,以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发展。在学习新的技术和互联网模式的同时,县级广播电视台还需要不断地向国内外发展较为前沿的媒体取经,吸取他们好的发展经验并改良补充到自身,以此规划筹建更新更好的管理制度、经营模式和人员结构,此外,还需要借助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平台构建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上的帮助。具体来说有,其一,县级广电媒体需要积极争取在基础设备和其他配套设施上的更新,加强同相关设备主管部门及设备制造商的联系,加强沟通交流以保障自身的设备水准达到一定标准,同时,也要积极运用新媒体的前沿技术与自身形成紧密联系。其二,县级广播电视台还需要多借鉴新媒体在宣传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在内容和广告推广等方面的能力和效率,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切实保障部门在运营方面的流畅性和高效性。其三,积极提升自身在人员利用和人才吸引方面的优势,改善相关配套内容,如晋升机制、管理模式等,同时加强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监督,保障管理公正、执行清明,尽量避免传统媒体在人员相关的配套设施体系中出现的不公正等问题。

(二)坚持自身定位保住自身特色内容

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县级广播电视台的主要职责便是将党和政府的政策传播到广大的劳动人民当中去,即便是现在,它们仍然是基层思想工作的传播中心、主力军和主要阵地,也是党和政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主力军。作为地方的基层的官方媒体,无时无刻都要牢记这一使命,坚持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这一角色定位,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大新闻原则,保证信息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此维护作为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同时,也要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在内容上要兼顾本土化,充分关注民生民情,多发掘推广本地的特色资源,通过本土化的节目内容拉近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利用来自地方最鲜活的素材,强化县级广播电视台在与其他媒体竞争中的独有的地方特色。

(三)内容为主与形式创新结合

从网络电视到网络直播,再到短视频,其形式不尽相同,不能说短视频就一定好过网络电视,但其内容却是逐层递增,可选择性也逐次加强,媒体内容选择的主动权依次从主办方转移到了受众当中,人民群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因此,县级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学习新媒体在形式上的创新,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如注意现场同期声的采用,把握报道手法上的临场感,将说教式的配音变为现场展示,以此加强观众和听众的代入感。提炼信息的关键点,在对看似碎片化的信息有效整合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植入地方特色,春风细雨地带入媒体观点,带给民众真实地感受。作为县级媒体,受限于人员素质、设备条件和管理体制等因素,不一定能做到广为流传,其受众应当是优先考虑当地民众,故而未必需要驾驭重大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题材,所以,应当发挥本地化、地域化、接地气的特点,充分展示自身特长,办出有地方特色的融媒体。

(四)积极推行各地方的试点试验

在创新之余,同行业之间应当多交流经验,而且要积极推行试点试验,走积极创新的道路,需要这些试验带来的丰富的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部分地区融媒体中心建设都着眼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简单的相加到优势互补的共融,以此产生聚合共振的效应。其主要措施是,整合互联网平台和传统媒体资源,在融媒体中心实施集中管理和调度,实现一次采集、多面生成和多维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效率,也拓宽了媒体的眼界。这些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都是值得各地方广播电视台学习的样例,虽然相较许多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来说,县级台在硬件设施和人才储备上或许存在劣势,但采编过程和传播方式大同小异,需要县级台加强平台建设,加快本地区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四、结语

虽然近年来,受新兴媒体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县级广电媒体,在管理体制、响应机制、资金人事等方面积累了一些问题,使得县级台在资源和人事上面临困境,发展模式和规划也相对落后。因此,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利用好“融媒体”时代的浪潮,积极促进与现代化新媒体的融合,学会如何借鉴新媒体在宣传、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做出形式上、内容上的创新,以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积极推行在部分地区实行的试点试验。坚持为党和政府向民众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角色定位,保留地方风土人情,在与新媒体的竞争当中,充分发挥本土化、区域化的优势特点。健全广播电视台基础设施、打造高素质的工作团队、加快发展模式创新和探索,以更好地推动自身的良性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吸引受众,实现小舞台也能有不一样的大作为。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广播时代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HANDS OFF THE WHEEL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