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总目录
2019-03-21
长白论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主题 宋文新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历史意义 程现昆 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批判意蕴 陈富国 李 泠 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逻辑与世界意义 杨彬彬 马玉婕 4(14)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70年来中国共产党反官僚主义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齐卫平 樊士博 5(9)
70年党的政治建设回望 张鸿韬 5(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自我革命的历史演进及经验启示 王金磊 姚聪聪 5(24)
70年消费观念变迁的哲学反思 杜仕菊 程明月 5(32)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城乡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 刘保中 邱 晔 5(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的改革创新史与行动策略 徐德斌 5(48)
党建研究
自主与嵌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党组织的行动策略 蒋永甫 张东雁 1(1)
在结构与行动之间: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组织力成长略考 郭为桂 1(8)
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吴成林 1(16)
新时代加强共产党人的政德建设 刘曼抒 2(1)
习近平新时代干部考核评价观的创新 胡洪彬 2(9)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构 赵宬斐 李 璐 2(18)
政治建设:新时代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层揭示 耿洪彬 姜雪娇 3(1)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意蕴、逻辑和路径 肖光文 孙亚欣 3(8)
监察委员会监察权配置研究 龙太江 牛 欢 3(15)
基层党建中的形式主义及其整治 谢忠平 4(22)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机制探析——以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为例 徐晓宗 罗大蒙 4(28)
村级党组织“一把手”的腐败治理——基于H省134个案例的分析王芝华 何锡辉 4(36)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锻造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研读 周知民 6(1)
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转型与新走向 秦 馨 黄义英 6(7)
论领导干部日常生活的新变化与新境界 沈士光 6(15)
政治
“四个伟大”的文化意蕴 张 谨 1(23)
习近平农民主体观理路探析 钱正武 1(31)
习近平新时代的政治观 李景平 张晋宏 1(38)
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三重向度研究 张 平 赵昊杰 2(26)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思想与理论启蒙 伍志燕 2(32)
论资本逻辑视阈下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认同 吴永刚 2(39)
协商民主:在理念和现实之间 张洪武 3(23)
危机生命周期框架下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协商式治理 莫岳云 朱申宝 3(30)
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 宫秀芬 魏亚男 3(38)
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公开性的评估框架研究 徐兰兰 5(55)
“座谈会机制”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空间 任鹏飞 5(64)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研究述论 刘 勇 吴佳华 6(22)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基本依据 杨文圣 戚艳华 6(29)
早期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历程探析 胡春阳 6(35)
哲学
究竟如何把握真实王晓升 1(68)
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理论的生成逻辑及当代意义 张守奎 1(75)
《庄子》与主体转化的工夫论——从毕来德、杨儒宾、何乏笔的跨文化对话出发 柯小刚 2(45)
“物”与“贵贱”之间——论庄子之“物无贵贱”弓联兵 马天宇 2(51)
自由与必然的两位一体——休谟自由意志观的悖论解析 刘清平 3(45)
论先验演绎的双重路径 彭小伟 3(53)
理解马克思自我观的四重维度 韩 升 褚世伟 4(43)
从“生产”到“交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再探 陈映霞 4(50)
自由和容忍 唐代兴 5(71)
现代德性幸福的世俗性、正义性与超越性——基于费尔巴哈人本幸福论的分析 张方玉 5(79)
意识是不解之谜吗 韩东屏 6(41)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四重呈现 王 喜 6(47)
公共管理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嵌入研究——基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考量 吉 鹏 1(47)
“嵌入式服务”:迈向服务型政府的探索——一个个案的调查研究 郭 明 1(54)
风险矩阵视阈下政府购买服务的风险评估——基于对174个社会组织的调查研究 刘志辉 1(61)
论政策过程中的言说与行动 向玉琼 2(58)
中国农村医保政策的非均衡供给及其后果——基于三个县市的实证分析尹利民 李雪平 2(66)
“三农”政策执行弹性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52个“三农”政策文本的分析 赵天航 2(73)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制度架构与实际运作——基于189份会议新闻通稿的分析 叶 托 周 婷 薛琬烨 3(59)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众包模式研究 邓子云 陈 磊 3(67)
产业政策对应急产业发展是否有效——基于QFD工具对广东省的评价与分析 王郅强 申 婷 4(56)
协作共治视角下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构建 宋慧宇 4(65)
应急性警察权行使的原则与优化路径 贾建平 4(73)
县域晋升锦标赛模式有效性分析 杨 华 5(86)
联村制度与基层政府动员——基于浙江省A县的经验研究 田先红 5(92)
基层公务员离职倾向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文 华 6(54)
基层政府编外人员的存在逻辑与治理对策 田秀娟 6(62)
法学
人工智能新发展对法律知识生成方式与制度体系的影响 高志明 1(83)
信息经济学视阈下裁判说理的动态化研究——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为指引 李晓磊 1(89)
一个被遗忘的“东方经验”——道德在犯罪治理中的价值重拾 姚万勤 2(82)
再论“迎法下乡”——基于鄂西D村村干部矛盾纠纷调解实践的考察 黄佳鹏 2(89)
试论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证明标准 杨文革 3(73)
论认罪认罚展开中的程序从宽——以《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为主的分析 孙 记 3(81)
认罪认罚视野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研究 尹茂国 3(88)
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解释体系 廖秀健 雷浩伟 4(80)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制度实效分析——基于党内法规制度实效评价的调研 王立峰 田芳芳 4(87)
关于事业合伙人法律问题的思考 吴高臣 5(101)
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创业投资的法律规制问题探讨 闫 海 5(108)
被遗忘权中国适用论批判 卓力雄 6(69)
执行抵销问题探讨——兼论《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十九条的完善 廖中洪 6(78)
警察执法过程中正当防卫的困境与解决路径——以澳门立法经验为视角 全晓丽 6(85)
经济
农地经营权流转期限博弈分析 苟兴朝 1(97)
论农地流转市场中的不确定性 邱国良 郑 佩 1(104)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创新研究 周京奎 龚明远 张 朕 2(95)
产品内分工、供给侧改革与中国中间产品出口 宋红军 2(104)
中国国家级新区的历史类型及其演变逻辑——以功能定位为核心的解读 张梦时 郭御龙 3(95)
论近代中国公司制的初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的历史回望 崔玥珺 杨 扬 3(102)
绿色发展的微观模式探析 王鲁娜 管 兰 4(95)
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机制、模式与举措 白 云 张乐乐 4(101)
论我国四大板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培育 叶振宇 6(91)
论稳中求进的理论依据与中国逻辑 高耀芳 6(97)
社会
依赖性认同与城郊空间社会秩序生产 孙莉莉 1(110)
城市空间的社区类型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朱静辉 1(118)
共享经济视阈下城乡互助养老模式的构建 睢党臣 曹英琪 2(110)
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前瞻 龙玉其 2(117)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妇女的生存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启示 程铭莉 2(125)
项目制: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与逻辑 沈费伟 张丙宣 3(110)
城镇开放社区公共安全的复合治理 李志强 王香艳 3(119)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探索——以Z社区青年汇为例邓雅丹 葛道顺 3(127)
从乡村建设运动到乡村振兴战略——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逻辑、经验教训及启示 郭占锋 焦明娟 4(109)
乡村振兴视阈下东部欠发达地区社会政策的转型与重构 闰彩霞 4(117)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融合型村庄转型的实践逻辑——基于城乡社区衔接理论视角的分析 田 鹏 4(122)
新时代共享民生保障体系构建——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视角 王政武 5(114)
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科学意涵及实现路径 史慕华 5(122)
基于绩效评估的精准扶贫增效策略 戴祥玉 卜凡帅 6(103)
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豫西L县的实地调查 李 卓 金 菁 左 停 6(111)
精英俘获与扶贫领域的腐败治理 胡卫卫 于 水 6(118)
历史
《民报》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入 廖玉洁 任贵祥 1(127)
“十四年抗战”的学理依据——基于“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观点之争的分析 孙宜芳 1(135)
张学良核心组成员与西安事变关系之探讨 张万杰 2(132)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督导制度探析 聂宏凯 贾小壮 2(139)
抗日战争集体记忆及其建构历程——以《人民日报》“逢十”周年纪念相关报道为考察视角 陈莉莉 3(134)
罗登贤对党领导东北抗战的历史贡献 黄庆红 3(141)
东北抗日联军在苏联整训期间党的建设叙论 王惠宇 4(130)
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中国道路的奠基性成果 邱 松 陈 峥 4(136)
《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姜玉齐 5(12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尚重塑 扶小兰 5(135)
“七七”纪念与中共党报对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中心范子谦 王 静 6(125)
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再思考——基于国家层面对“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晰 杨 可 冯希莹 6(132)
文化
新常态下推进农村文化消费的路径探索——基于强化政府干预的主张 刘广明 1(142)
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问题探析 廖晓明 徐海晴 1(149)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刍议 杨 威 张金秋 2(145)
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家国情怀 王冬云 2(151)
改革开放与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写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出版之际 胡惠林 3(146)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蕴 种海峰 施 烨 3(152)
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逻辑、价值定位、应然功能 张九童 4(142)
民族文化认同与振兴之路 钟瑞添 刘顺强 4(149)
我国文化品牌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张 牧 5(142)
身体空间的“可见性”生产与自我认同危机——基于社交媒体语境的探索 郑 勋 5(149)
软治理: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 房亚明 刘远晶 6(138)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振兴策略 高春凤 6(146)
书评
跨越从行动到秩序的边界——《制造边界:业主行动与秩序缤纷的社区》的理论自觉 王恩见 1(156)
一部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权稳定问题的学术力作——《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权稳定问题研究》简评 丁卫平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