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服务创新探索
2019-03-21曾婷婷
□曾婷婷
独立学院具有公办普通高校的优势,又吸纳了社会组织与个人资本参与办学,民营机制决定着其对资源配置和利益的需求,在实现高起点、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前提下,独立学校注重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与教育成本,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与社会效益,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在新机制与新模式下建立的独立学校,新世纪以来逐渐成为本科院校中的重要中坚力量,其教育机制与后勤保障服务不同于普通高校。所以,在后期保障服务改革与创新中,不能沿用传统的管理机制与模式,需基于独立学校的发展,从后勤组织内部与发展资源入手,履行自身“三服务、两育人”职责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以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实现独立学院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目的。
一、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模式
独立学校是由普通高校与社会组织资本合作举办的学校,以民办机制为整体管理机制,由于资金与资源都是由社会组织与个人投资所出,一共有两种发展型态:一是社会企业与个人通过资金,实物以及土地产权等,与普通公立高等院校学校名称、知识产权等联合举办,双方处于平等参与状态;二普通高校利用原有校区、师资力量、国家资助师资等重要资金来源构建新的教学院校。这两种独立学院校的型态,后勤管理模式各有千秋,前者主要是采用自我垄断服务方式,后者则多用托管式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自我垄断服务模式,是由学校自身的后勤实体进行管理与经营,所有的后勤管理与服务都是学院内部消化,采用的是传统的“一户一校办后勤”旧格局,这样的后勤管理方式,非常独断专一,不利于民主管理与监督;托管方式,则是将所有的后勤服务项目,委托给母体后勤服务实体或者是社会后勤服务企业经营中,采用合同制的方式,明确后勤托管的范围、内容与服务标准、支付管理服务费;托管与自我管理结合,独立学院并没有将所有的后勤项目托管给企业,部分后勤服务项目有学院自己服务,例如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餐饮,学生公寓与水电等,则由母体后勤服务实体进行管理,但学校的清卫、修缮等则是自身管理。
二、独立学院后勤服务管理现状
学校后勤不仅管理学校的后勤工作,更加承担着“三服务、两育人”工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全面后勤保障。特别是近年来独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教育体系的发展。所以近年来独立学院,要在发展初期解决后勤保障问题,基于后勤市场求大于供的市场形势,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发展问题。
(一)竞争关系失调。独立学院在后勤管理中,缺乏竞争与交流,与社会同行业的发展交流不足,处于独家垄断状态,因此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环境,难以满足师生多样化服务要求;
(二)平等互动不足。竞争存在失调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未处于平等关系,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由于求大于供的市场形势,并不能平等互动,难以引进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后勤组织企业,特别是后勤组建与校外引进企业的隔阂较大;
(三)经济运行机制失误。目前独立学院后勤管理,由于经营性观念与福利性观念的共存,使得行政管理介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两者不同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冲突,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独立学校后期管理体制的深度改革。
目前独立学院办学资金短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国家与政府的资金支持,加之发展时间不长,正处于发展期的独立学院,并无充足的资金实现后勤改革。纵使有些学院可以和母校共享资源,但母校依旧要从独立学院综合收取部分利益,所以资金短缺是独立学校发展的通病,限制了后勤管理的发展。再者,独立学院后勤设施占据较大的办学空间,现有的后勤管理体制中,除却生活设备以外,还有学生宿舍、食堂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缩小了学校的办学空间,不仅占据了较大部分的投入资金,还限制了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三、独立学院后勤管理的创新路径
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要遵循学校办学的本质是为学生发展服务、为社会输送人才。即使是后勤管理改革,也要围绕着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从理论推动实践发展,改革后勤管理体制,为学校教学与师生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所以在调整后勤管理服务中,要以独立学院的整体发展为主,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保障后勤与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创新路径如下。
(一)以人为本,推动后期社会改革。独立学校后勤改革要加强与同行业的之间的互动,从社会化的角度推动高校后期组织的结构的调整,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与后勤保障要求,不断社化改革,以学生、员工和教师发展为根本,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与指导思想,推动高校后勤组织改革创新。独立学院可以将后勤服务纳入到社会注意经济体制中,以市场招投标和企业合作互动的方式,完善服务体系,突破高校服务管理的瓶颈,用社会资源促进学校的发展,最终满足教育事业所需。
(二)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指导后勤服务管理改革。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与发展中,应该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基于现代化市场发展的需求,以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将精细化的管理工作落实的管理体系中,以精准、扎实、一次到位的服务理念,制定严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条例,以精细化管理思想指导后勤组织制定计划、控制和分析,为全体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管理,建立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保证管理服务有序高效进行。在管理制度与服务规范中,要以条文和信息化的形式,将各项管理制度张贴在工作可视范围内,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三)强化职能监管,促进社会监督体系构建。无论是采用托管式还是托管式与自我管理的结合方式,都要加强职能监管与工作效果监管,从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益双方面入手,将有偿服务纳入到后期服务管理之中,从管理整体上落实服务育人的宗旨,通过协议内容进行企业监督检查,提高对委托企业的监管。此外,学校还要加强与政府、社会的合作,依托于行政执法监督、多层检验工作,将国家法律法规与学校管理制度结合,将单方面的后勤行政管理,实现师生共同参与、政府与企业民主监督,从而加大监督范围和监督力度,完善整体监督流程和体系,提高管理监督水平,进一步优化管理服务质量。
(四)后勤信息化建设。1.更新管理理念。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将后勤信息化作为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率优化的重要手段,独立学院校将信息化管理作为学校优质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新传统的管理理念,在精细化管理思想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念支持。后期信息化建设中,为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要从后期的长远发展角度设计长远发展机制,将庞大的后勤信息化建设工程划分为阶段性的建设指标,以逐步获取充足的经费支撑,做好短期与长期经费的规划,确保各项建设功能能够伴随着后勤管理模式的改变而顺利推进。为此,独立学院要依据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从后勤管理设施设备入手,基于整个后勤管理体制,依托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构建后勤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在网络管理平台的支持下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构建统一的信息化标准。统一的后勤信息化标准的制定,独立学院要根据学校现有规律以及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针对自身院校的后勤管理特点,在校园现有技术与设备的支持下,设计具有本校发展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以全局观的角度从后勤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构建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围绕数据共享制度以及网络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确保后勤部分之间的信息通畅,减少重复建设的情况。因此,先构建服务平台的框架,按照信息化建设时间段的划分,将各大信息管理功能划分为各个小功能,以解决目前后勤处的问题为基准,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对各个模块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一方面让管理者了解最终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便于针对后期服务的实时数据进行挖掘与科学分析;另一方面基于服务对象的需求,针对后勤服务管理的形象与管理目标,逐步完善平台各项管理功能与管理机制,将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践行到各个管理机制之中。
3.加强后勤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将个后勤各部门以及高校层面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为后勤改革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反馈方式不断优化管理水平,基于师生对后勤服务的需求,确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目标与相关标准体系。依据统一的文档表现,加强保密手段建设,强化对后勤信息文档的控制,确保相关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制定规范标准体系以及科学规划之后,依据现有信息化建设体制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指标界定与具体的软件系统建设规范入手,将后勤信息化建设推动到正规化与规范化的建设渠道,构建起后勤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结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修正依据。
四、结语
资金短缺与空间占据量大,是独立学校后勤管理存在的两大通病,要实现后勤管理服务改革与优化,一定要突破资金与空间上的限制,综合多方面的发展因素,加快改革进程,以推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