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供给侧改革研究与探索

2019-03-21曾建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实训

□曾建平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顺畅,“进口”受阻。当前,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然高速增长,成为一枝独秀。一方面国内需求旺盛,节假日增多且相对集中,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增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比较顺利;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却相当困难,有时一个班只能招收二、三十人,甚至更少,并且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二)师资力量不足,知识更新周期长。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才20余年,作为新兴专业,教师队伍总体学历层次较低,部分是由地理、英语、语文等转行的专业教师,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较差,对本专业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缺乏了解。虽然近几年有一批旅游硕士毕业生充实到高职旅游教师队伍中来,他们的理论基础较好,但动手能力方面仍需提高,缺乏实践经验,造成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学校内的“双师型”教师少,名师更少,一批持“双证”的教师,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学校亟需建立一支真正的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培养质量不高,社会适应力较差。一是毕业生大多在旅行社门市、旅游景区做导游,就业起点不高。大部分导游需要5~10年才能做到管理层,大部分学生无法度过这个成长期,在1~2年后就选择转行,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学生无法满足旅游行业涉外性和时代性的要求。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英语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较差,与外宾对话存在明显障碍。计算机操作仅限于一般的文字录入,对于办公软件、图片软件、视频软件知之甚少,无法满足“互联网+”旅游企业的需求。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供给侧改革意义

供给侧改革,是根据需求端的要求,对供给端进行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和效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供给侧改革是根据旅游行业、企业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对接产业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只有结合行业、企业发展实际,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才能培养符合旅游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供给侧改革,能使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行业进行有机的对接。

(二)实现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旅游管理专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产教融合理念不谋而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行供给侧改革能有效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供给侧改革路径

(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四个合作”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应结合行业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应建立校企合作“三级架构”,搭建校企合作体系。一方面,对于旅游校企合作理事会层面,建立固定的协商机制,建立校企合作执行的相关制度,并严格督促落实。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层面,建立动态的管理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实质性运行。在此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校企双方以“旅游项目+准员工”为抓手,才能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

(二)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培养的旅游人才必需紧扣市场,以服务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由于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较快,旅游行业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在持续的变化过程中,要求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具有适度领先性。高职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素质外,还需要有创新创业能力、营销能力、策划能力、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全域旅游思维、智慧旅游思维、“互联网+”旅游思维的通才。

(三)革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旺工淡学、多学期、分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在校期间的6个学期、寒暑假进行拆分,学生第1~2学期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第3~5学期以学徒的身份在旅游企业进行轮岗锻炼,第6个学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校期间的3个寒假和2个暑假,根据旅游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见习活动。同时,实行“双导师”制,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师全程指导学生,企业选派优秀的师傅,全程带教学生,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四)颠覆传统课程设置体系。构建以旅游企业实际岗位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基于旅游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来开发课程,从实地考察旅行社、饭店、景区的岗位需求入手,分析各个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分析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形成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技能、职业核心技能模块,同时根据旅游企业反馈的毕业生调查问卷,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使整个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始终处于不断调整和适应的状态。

(五)突破师资队伍建设瓶颈。一是使用“优化结构、内培外引”措施,一方面,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将旅游企业优秀的员工选派到学校担任旅游管理专业外聘教师,为优质的外聘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方便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选派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贡献的教师,旅游企业可以为其建立“教师企业工坊”。二是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拓展教师发展平台。根据人社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鼓励旅游专业教师离岗创新创业,留职不停薪。一是能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热潮,二是能真实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做到教师、学生、学校、企业四方共赢。

(六)发挥实训基地多边效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开门开放办学,通过与旅游企业紧密合作,探索运行机制市场化,实现实训基地产业化运作,可以采用如下运行模式。

1.共建共享式。和旅游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由学院、企业共同提供设备和师资,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学校引进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而企业则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2.旗舰联盟式。与示范兄弟院校强强联手,资源互通,教师互聘,学术交流消除壁垒,构筑强大的实训基地旗舰联盟,创造宽松、和谐的实训、培训环境。

3.引凤筑巢式。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旅游企业前来投资,由一家旅游企业进驻带动多家企业扎根,实现多方共赢。

4.借船出海式。借助现代旅游企业设施设备更新快的优势,与企业充分合作,借企业资源培训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实和完善校内旅游管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实训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