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9-03-21曹欣雨关立新
□曹欣雨 关立新
近半世纪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所减弱,但近年来随着《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的播出,传统文化又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201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阶段的教育,则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国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包括自文字产生起的文化、民俗、历史、地理、农桑以及音乐、数学、星象、礼仪、书画等。是以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为首的一系列文字书籍为载体,以人类为依托,形成的一套融于血脉的文化体系。而狭义的国学则是多指《论语》《道德经》《中庸》等书籍,狭义的国学学习只流于书籍表面,未曾探究在文字之下的历史。
(一)培养民族意识。在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儿童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举措。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道德规范上升为整体荣誉,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也是家庭和睦的推动力之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刻在骨子里的血肉。早期传统文化教育为儿童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是儿童灌注心灵、修饰灵魂的工具,对于价值观念的养成,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发展文化素质。中宣部、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新时期德育工作发展方向。传统文化,尤其是蒙学教育,将对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从小学习经典,可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卧冰求鲤,方知孝顺父母;兄友弟恭,营造美满家庭;勤而好学,珍惜时间可贵。孩子是民族复兴的发展主力,只有让孩子了解历史,继承优秀的文化,才能让他们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努力。
(三)形成健全人格。人从出生起就在潜意识里接收着文化教育的熏陶,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参与者,他们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发展和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今天才有了许多英雄事迹,这都影响着华夏子孙的成长。在儿童发展的敏感期集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儿童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在平时谈话中,也拥有了更多的谈资,同时也知道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情商的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让儿童养成勤奋好问的习惯,为以后步入小学奠定基础。
二、学前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佳木斯市和大庆市周边26所国学培训机构的了解,目前有3~6岁学前班型的培训机构占46%,有6~12岁儿童班型占89%,有成人班型占35%。由此可见,在黑龙江地区,学前儿童国学教育已经有所普及。经过进一步了解,学前班型的教师常选择的文本为《百家姓》《论语》《道德经》《诗经》《老子》《大学》等。
(一)课堂难以实施。一提到传统教育,脑海里就会出现古代私塾中先生手拿戒尺,带着孩子们朗读诗句的情景。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占据主要地位,孔子重视人的培养,主张“克己”,以人的道德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之一。到了宋明之际,三纲五常的发展逐渐将传统文化变得外显,同时也束缚了文化的发展,半世纪前传统文化被贴上了死板教条的标签,到如今才渐渐改变。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进课堂,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课堂内容衔接的完美是一个大难题。所以,教师一般都会避免这个问题,除了课本上要求的内容,基本上不会选择其他内容进行普及教育。经过对佳木斯市小学教师的调查,对孩子进行课本外的传统教育的教师只占两成,大部分的教师都赞成国家发展传统教育的举措,但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将课本上的东西讲出并进行扩展。如何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教育中,是困扰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也是阻碍传统文化进课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家长和学校观念导向。现在的一些家长让孩子不断学习各种技能,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收获的除了那一声声夸赞,就是孩子们的厌学情绪了。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家长本身没有摆正教育的位置。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后,急切地想要弥补孩子。而有些家长是为了扩展儿童的知识面主动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学习过程中没有了解内涵,只流于表面,认为背诵古籍就是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有的培训机构就抓住机会钻了空子,进行着伪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家长,拒绝形式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有很多学校都会举办祭孔典礼、成人礼,孩子们穿着所谓的汉服(类似影楼装影视剧装)在操场上进行自己并不知道的活动。家长们往往比孩子们激动,仿佛仪式都是给成人们看的,更有甚者请来电视台对活动进行记录,好彰显他们的传统教育进行的多成功。而在活动之下,又有多少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过活动的意义与内容,孩子们仿佛是被表演家支配的木偶,机械地将文化塞进大脑。
三、针对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实施建议
(一)通过选择易懂文本进行教学。在培训班中,供儿童阅读的经典文本程度参差不齐,如何选择更适合学前儿童的国学读本显得尤为重要,相比《论语》《诗经》这些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经典更浅显易懂,适合作为主流文本进行教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主要通过具体形象记忆,利用图示的关系,借助表象符号,摆脱具体动作的束缚。在这一时期学习的经典文本多要选择与生活相近的,利于儿童更新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图示,发展感知觉与记忆。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儿童在脑海中形成了新的图像或表象,并能够将事物与事件联系起来,去反映他们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个文本则是贴近于生活,便于开展日常活动,课后也容易进行再现。例如教师在教《千字文》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句时,让幼儿展示收集的叶子、粮食,配合四季变化的图片,可以加深幼儿理解和记忆,使幼儿逐渐体会文字的魅力和自然的神奇。再次看见黄色的叶子,就知道秋天到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为儿童阅读国学经典时,应利用教师的导向作用,向儿童讲述句子背后的故事,配合图片、PPT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儿童理解记忆,而不只是单纯的机械记忆与背诵,不然就丧失了阅读经典的意义。
(二)通过多样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意识,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第一,教师可以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加入传统元素进行布置。比如在海报或区角中使用水墨画、毛笔字、花鸟鱼图案等,根据具体目标给儿童营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第二,教师面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选择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适合儿童的,并能产生很好成效。第三,教师设计活动的具体实施方面可以从五大领域开展。健康、社会、科学领域,可以根据具体文本展开讨论,将活动主题设计成游戏绘画等。语言方面,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带领儿童进行背诵,利用歌谣和古诗词等朗朗上口的特点,刺激儿童的语言发展。艺术方面,可以利用《千字文》这一文本,对于不同事物进行歌唱、绘画。另外,鉴于传统文化内容有其特殊性,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活动内容是否与生活相贴近,不要一味地复制古代的教学内容,要赋予传统文化时代融入性。传承文化要在继承中进行创新,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转换,让传统文化也“与时俱进”。
(三)教学时注意兴趣启发与习惯养成。目前,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相对枯燥。教师在讲古诗古文时,通常只会讲解词语的意思和背景知识等,这容易使传统文化教育陷入死角。儿童课堂内容无趣,课后也只能通过背诵进行复习,长此以往儿童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但其实除了反复念之乎者也外,学习传统文化还有很多方法。教师可以将出发点放在培养儿童兴趣方面,课上勾起孩子的好奇心,课下给孩子留下有意义的问题,这都对于兴趣的养成有很好的帮助。再结合课后背诵与重点强调,也可以达到消化知识点的作用。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帮助儿童养成利于发展的好习惯。有的教师会说要教学生先做人再成才。可见除了知识之外,教师更应该对孩子的行为作出一定的约束,培养他们的习惯。幼儿园时期是一个孩子早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让儿童学会各种礼仪,这是一种为人处事上的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幼仪教育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礼仪时,幼儿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体会到礼仪之邦的魅力。从幼仪教育中教会幼儿:朋友间要好好相处,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见面要打招呼,得到帮助要说谢谢。传统文化教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和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