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危机中网络舆情管理的应对措施研究

2019-03-21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危机

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公共管理等产生诸多影响,如果网络舆情管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公共危机。公共危机往往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分不利。强化公共危机控制,能够有效预防公共危机进一步扩大,从而降低可能引发的公共事件。我国网民数量众多,网络在民众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一种特殊反映,增加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基于此,研究公共危机中网络舆情管理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管理的特点

(一)网络舆情管理的界定不明确

从管理内容上来看,网络舆情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突发事件和一般事件。根据网络舆情管理的流程、内容以及形式上的差异,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又可以重新划分。随着公共危机事件的发展,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管理的主体、技术和手段不够明确,同时管理对象模糊,这对于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二)网络舆情的引导易失当

一方面,政府在进行舆情管理时存在较强的官本位思想,在开展舆情管理时主要体现在内部信息的流转,政府自身与外界方面的信息交流有所欠缺。很多政府部门在思想观念上认识不到位,觉得出现公共危机时应采取主动打击和控制的方式,在信息传播方面相对被动。另一方面,出现公共危机后,公众想尽快了解事件的真相,如果信息引导不当,很容易引发网络舆情,严重时可能引起民众恐慌,对社会稳定不利。

(三)政府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难调和

学者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受一个目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如果政府与社会公众在某事件中有共同的目标,在网络舆论的处理上有利益相关性,那么舆论导致的影响和后果就很容易解决了。由于一些网络水军和敌对势力的推波助澜,故意通过网络舆论引发危机,不利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公共危机中网络舆情管理应对策略

(一)坚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舆论

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具有全面性、客观性、深入性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是新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新媒体平台虽然压缩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空间,但是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仍毋容置疑。在当前形势下,大多数人更习惯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信息,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人们更愿意向传统主流媒体核实信息的真伪性。在面对社会舆论热点问题时,传统主流媒体应快速作出反应,对新闻表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在语言和传播方式上符合大众特点,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提升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渗透力。

(二)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明显,他们可以深度解读相关信息,能够为受众提供价值较高的意见,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要充分认识到意见领袖在工作开展中的效果。在信息多样化传播的时代,传统主流媒体要高度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开展深入的交流互动,在媒体传播中赢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尤其在社会热点和敏感话题上,意见领袖可以影响和左右多数人的思想。新媒体时代公共舆情危机的疏导离不开意见领袖的大力支持,在社会舆论生成阶段,意见领域与受众在广泛的沟通上达成一致,增加主流舆论的认同感。

(三)合理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健康发展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公众不再单纯地被动接收信息,他们通过微博、微信、论坛、贴吧、新闻网站等方式参与到信息传播的全过程。在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后,原本分散的观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凝聚,对社会舆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还会形成舆论压力,加快事件解决效率。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不再是单纯的“受众”,他们具有更多的利益诉求和问政能力。作为传统主流媒体,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了解信息传播中公众的需求,关注社会舆论,舆论话题的设置要符合受众的兴趣点,体现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引导影响,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达到疏导公共舆情危机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强调舆情管理的多元性及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政府不仅是舆情讨论的主体,同时也起到引导和管理舆情的作用,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而且起到政府与公共连接的作用。我国在公共危机舆情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面有所欠缺,网络舆情事件屡见不鲜。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强化政府、公共和网媒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网络舆情管理效果,降低负面影响,从而有效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危机”中的自信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