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塑造与价值实现

2019-03-21长春建筑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艺术家价值数字

长春建筑学院

在21世纪以前,数字媒体艺术仅仅是一个构想,但计算机与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在短短十几年内,数字媒体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壮大,其独特的风格与诸多便利条件展示在众人眼前,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逐渐俘获新老从业者的心。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一定区别,其文化塑造与价值实现也略有不同。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所谓数字媒体,指的是采用二进制的数字化手段来对信息载体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与传播,例如图片、声音、视频等,另外也包括这些感觉媒体所对应的逻辑媒体,也就是计算机编码。但狭义的数字媒体艺术一般指的是感觉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它不属于诗歌、舞蹈、音乐、绘画当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所有艺术形式都有一定关联,另外它还包含其它方面的内容,例如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并且其表现形式会随着客户的需求而变化。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塑造

(一)变阳春白雪为下里巴人

一直以来,艺术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高大上”的活动,是阳春白雪,艺术家也被认为是特定的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的本能,当人类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时,就会追求更高层面的满足,例如当温饱问题和安全、医疗等都不再成为忧虑,就会产生对“美”的追求,也就是对艺术的向往。千百年来,“艺术”与“实用”都被视作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因此从事艺术的人群只有特定的阶层,他们所推崇的诗歌、舞蹈等都不具备实用性,只有观赏价值。然而,当20世纪末期我国将设计艺术确定一个单独的学科并赋予其精准的定义,艺术与“实用”二者才被结合起来,“艺术可以具有实用性”这个理论才逐渐为广大世人接受,而艺术设计便是将艺术理念化为实物中,将想象变成现实的过程,它使得艺术可以被使用,使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数字媒体艺术则进一步使得艺术成为“下里巴人”,新世纪绝大多数人都能操作计算机,也都能应用相机、手机等拍摄一些影像、录制一段歌曲,经过计算机的简单处理后,它们就能够演变为艺术,制作者就能成为艺术家。最初,这种形式遭到了传统艺术家的批判与抵制,他们认为这些都难登大雅之堂,仅仅用相机拍个照片、视频也完全不能成为艺术家,但随着我国物质水平与精神文明水平的进步,艺术逐渐褪去专业化气息,逐渐走下高台,走出象牙塔,成为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普遍文化。艺术的根源乃是生活,长久以来,人们的追捧使得它居于过高的位置,背离初衷,现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使它洗净铅华,返璞归真,成为能够服务于全民的“草根文化”。

(二)审美文化的塑造

在过去,艺术的价值由艺术家来赋予和决定,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艺术家,都会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彰显自己作品的价值,而普通群众的审美观与艺术价值观则受其引领,被动接受。如今数字媒体艺术完全颠覆了这一观念,在这个领域,艺术的存在于价值都要立足于民众的审美来确定,它是否能够被接受和广泛传播,取决于是否能被大多数民众接受。而其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尤其是互联网,更是使得广大网民都能对艺术进行评价,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争论,但这才是艺术的本质,艺术不属于某个人群,而是属于大众,每个人都有评判的资格,也有创造艺术的资格。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实现

(一)附加价值

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它依附计算机与互联网进行发展,将艺术与科技融合,并使其被广大群众接受和拥有,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他们的审美与文化自信。此外,数字媒体艺术也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与动辄成千上万的传统艺术品相比,数字媒体艺术的衍生产品层次多样化,各种价位的都有,民众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来进行选择。

(二)影响群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受众不仅仅是艺术领域的人群,而是所有群众,其传播途径也更加广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广为人知,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的舞蹈美术等可能缺乏兴趣,但对摄影、视频制作却往往很感兴趣,乐意参与其中。此外,随着动漫等数字媒体艺术的崛起,它越来越受到青少年人的追捧,也能通过支持和推崇制作精良的动漫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艺术本就是为了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而生,将人们引向正途乃是它最崇高的目标,由于受众基数的庞大,数字媒体艺术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

四、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虽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但由于其的大众性与传播方式的广泛性,它已经在艺术舞台稳稳扎根,被广大人民推崇备至,也被老艺术家们接受。如今,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够接触并从事艺术活动,相信在不久远的将来,数字媒体还会带来艺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猜你喜欢

艺术家价值数字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答数字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