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不是药神》中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剖析

2019-03-21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我不是药神药神现实主义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2018年7月5日,由徐峥、王传君等主演的反映“买药难”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国内上映,该片引发大量关注,形成持续热议,随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回应影片所反映的“买药难”的问题。影片由此成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电影。当网红、流量小生、恶搞文化充斥视野的时候,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以真实故事为基础讲述国人的真实“遭遇”,直击社会痛点,对现实的描绘引发公众的真实“代入感。笔者认为《我不是药神》的成功之处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转换视角,关注社会现实

近年来,中国主流商业电影院线里,文艺片宣扬精英的启蒙主义,倡导抒发情怀,总现得迷离梦幻,曲高和寡;商业片或依旧延续欧美电影的好莱坞式情节,或反映中产及以上阶级的小资生活。反映社会民生、关注现实问题的影片少之又少。《我不是药神》成为“爆款”的关键正是在这股洪流中挖掘了现实主义的深度。上一部“爆款”《战狼 2》的火爆来源于对国家形象的塑造、爱国主义情怀的引领,那么,《我不是药神》则引燃了另一个心理爆点:现实主义的民生体验与诉求。

影片最先触动观众的就是其现实主义主题:“看病难”。影片对准的是患上了绝症被高价药逼到绝境的人:彭浩来自农村,生活贫困,沉默寡言却重情重义;吕受益是一位十分小家子气的父亲,每次见面都会请大家吃橘子,在疾病的碾压下,他几近失去生的勇气……他们是千千万万身患重病而无力救治的人群的缩影。

众多影片比如《西虹市首富》《欧洲攻略》等都在表达:这是一群生活优越或境遇奇特的人,他们代表了中国人的正常生活。然而,这些影片几乎完全脱离了现实,架空了现实。《我不是药神》则聚焦民众实实在在的生活,真实的刻画普通人生活中面临的种种矛盾与困境:病人无钱生存的命运困境,药贩在金钱与人性中的道德挣扎,警察在情与法中的忠义两难,医药公司在营业与公益之间的艰难权衡。影片依托于现实主义原则,反映人民大众对看病难、救命贵等问题的真实呼声,反映真实的社会矛盾,最后也真的像韩国著名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熔炉》一样成为一面“镜子”,引出政府出手,出台政策指示相关问题。

二、立足现实,塑造艺术典型

在《我不是药神》中制造戏剧性冲突矛盾的套路依然隐约可见但是影片中的人物脱离常见套路,脱离扁平化,不再“打不死”,不再“大圆满”。哪怕一些人物只用寥寥数笔去塑造,也塑造得有血有肉。

片中,男主程勇作为落魄英雄,本来已摆脱困顿转行成为一家工厂的负责人。但往日白血病朋友的求助让他在法律与救人的两难中选择坚守善良,回头救人。在这反复的心理挣扎与良心的拷问中,程勇是一个有“大义”的汉子,也是一个渴求安稳的父亲,他的软弱与坚强,妥协与坚持,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身边人,而不是好莱坞电影中脱离现实生活的超级英雄。

刘思慧刚出场给我们一种社会“大姐大”的错觉,其实,她委身风尘在酒吧跳钢管舞的背后是自己需钱治病的女儿。性格刚正的警察曹斌在追查仿制药时,也一再保护程勇及病人,违背法律为他们开脱。普通患者互相帮助、哀求警察的艰难求生也是我们在院线电影难得一见的场面。所有的这些角色都不是性格完美的“圣人”,都有各自的艰难抉择。正是导演将这些从平凡的大众身上提取的优缺糅合,让我们看到仿佛是来自自己的倔强、屈服、人性抉择,让我们感受到来自身边,来自你我的活生生的艺术典型,感受到不同于完全自然复制粘贴的艺术真实,让人深刻地体味到了影片的人性力量。

三、深化现实,凸显艺术价值

当下影视界历史大女主剧、都市职场剧、青春偶像剧久盛不衰,《我不是药神》的成功离不开“现实主义”题材的选取,但在强调它的现实主义同时,不能忽略它的艺术价值。

影片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什么脑洞大开的巧合,我们几乎找不到绝对的反派和邪恶势力。片中的几个主角各自承担自己的命运安排,自己生活的一地鸡毛。引发观者对自己生活的审视与反思。同时,每个主角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人性、命运、家庭、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系列追问。在让观众泪流满面、满是感慨的同时,触入了严肃的思想深度,触发社会关注、政府回应。艺术对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凝练,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不是药神》让今后的电影创作有例可依:要去讲述中国人的现实故事,更要艺术化地讲好现实故事。片中,虽然偶尔出现的方言和南京、上海的取景让我们深感熟悉,取材于真实事件也十分回归现实,但真正撼动人心的艺术价值,是影片饱含的情感力量、人文情怀和思想深度。

《我不是药神》凝练的概括了现实社会的小人物群像,直面现实问题,毋庸置疑是一次大胆尝试和进步。音乐人罗大佑看完此片后深有感慨:“《我不是药神》用了笑泪与共的模式来讲述一个真人发生过的真的故事,将‘善意’这个我们平常不自觉在碰触的人性的触角伸展到我们愿意很开心的面对它。”善意铺开之后,或许一切改变皆有可能。

猜你喜欢

我不是药神药神现实主义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中国药神李时珍
《我不是药神》
徐峥 从“猪八戒”到“药神”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自我较劲”成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与宁浩五度合作 徐峥:电影营销越来越难做了
《我不是药神》在沪举行发布会
《我不是药神》海报特辑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