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2019-03-21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吐温原著文学作品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前言

美学价值起源于美术界,是对美术界的一种追求。而在英语翻译中,也对美学价值有着很强的追求,它会将原著的思想感情和主要内容体现出来。英语翻译并不仅仅是对英语文章的一种简单翻译,它需要翻译人员足够了解该著作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精神世界;再结合美学的相关价值和知识。在能突出英语文学的艺术特性的前提下,再结合全文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较为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英文著作翻译出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把英语文学地美学价值体现出来,让我国读者更加容易体会外国作品地魅力和精髓。

二、浅析美学价值

何为美学价值?美学价值是一种美的体验,是一门研究探讨美的价值意义的学科,是对美的一种追求。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可以说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但是对于这门艺术的研究并非表象的,它相对注重隐藏在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相较于动物而言,人类会去追求美,这是人类跟动物的一大区别。美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感官感受。人类天生对美学有着追求的倾向,人类在追求美学艺术的过程中,也是对自我价值的满足。对于事物来说,美学价值是它们的固有属性,人们会对它的这种属性进行挖掘和放大,从而实现对这些事物的美学价值的完善。众所周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它天生就存在着它特有的价值。好的文学作品每词每句都是经过用心雕琢的。而这些作品在经过翻译后很容易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一些感情和风韵,使其美学价值流失。因此,要想真正把原著的感情风韵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就必须去仔细研读原著,去仔细研究作者的精神世界,再结合全文进行翻译。这样才能翻译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出来,避免在翻译过程中流失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可以说,一件翻译作品能否体现它的美学价值,这几乎对作品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总而言之,英语文学的翻译不但是对文字的翻译,也是对其美学价值的翻译。

三、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一)传播美学价值,体现美学之感

英语文学作品和其他的艺术作品的有相同之处的,都能将艺术的美学价值通过文字语言体现出来。由于我国会接受到来自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英语文学,那么在英语文学的翻译当中,就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差异。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翻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作品会体现了他们特有的风格和对美学价值的不同理解,有的翻译者习惯于平铺直叙,也有的喜欢优柔婉转。但是无论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都必须要遵循英汉互译的基本逻辑关系,去仔细加工作品,去感受并传达原作品的美学价值,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将原著的美学价值体现出来。

(二)了解作品作者、创作背景和风格等

要想得到一部好的译作,那么对原作品的一些重要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了解该作品的相关信息,例如作品作者、创作背景和风格等。了解了这些信息对之后的阅读和翻译工作都是很重要的。

例如,有美国幽默大师之称的著名小说家,作家,抑或是演说家的马克·吐温。他的幼年生活是非常不顺的,充满了坎坷,纵观他的一生,在应当充满童年的十二岁里,由于父亲的去世,小小年纪的他就陷入了辍学打工的境地。1957年,年轻的马克·吐温在一艘蒸汽船做船员,在这里,他对人性有了敏锐的认识,刷新了他的世界观。见识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汽船的四年半时间,可以说对马克·吐温的整个写作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后来的生活中,马克·吐温坦言密西西比河使他认识了所有可能的人类本性,这种影响在其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都得以体现[1]。可以说,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几乎包含了他的人生经历,他的作品是对他人生经历的另一种诠释。因此,如果能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翻译起他的作品就会得心应手。有时候由于译者对作者不够了解,导致读者在读完原著之后再读译文就会觉得无趣,体会不到原著中特有的艺术气息。这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译者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和写作风格的认知不够,导致其译文失去了特有的美学价值。因此,译者再进行翻译工作之前,应当对作品作者的一些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意图和创作特点。译文才会充满艺术性,体现出英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它的魅力。

(三)认识到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土壤会孕育出不同的文明,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在做翻译工作之前,深入了解他国与我国的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例子都表明了,如果不尊重源语言文化,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错,因此。只有在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去适应它,才能将美学价值更加完美地体现出来。

(四)区分语言上的差异,掌握翻译技巧

由于中西方文化渊源和地理环境等地不同,导致了人们地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字地差异。西方人由于是从希腊哲学家那里继承的思维定式,使得他们比较推崇理性,追求智慧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比较注重逻辑思维,善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是一种综合型形象思维。借助一些模糊而神秘的形象进行思维。由于古代受到八股文的影响,汉语段落的发展倾向于螺旋形,以反复又发展的环形对一种意思加以展开。跳跃式的思维致使中文的段落、篇章显得很松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逻辑联系不明显,而且常常缺乏一个明确表述的主题句和结论。这是中国人的思维的一大特色。由于中国人是综合型形象思维,这就导致了在很多时候,译者在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明确的想法,可是在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却会遇到诸多困难。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会不够顺畅,降低了文学翻译水平,影响美学价值和艺术性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很需要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了。文学著作的艺术主要来源于原文风格,译者应当在对原文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练习来提高熟练度,从而将英语文学的美学价值最大程度体现出来。

四、结语

现如今,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通用语言,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第一语言。而汉语的使用人口是最多的。二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许多英语作品流入我国的情况下,就需要译者进行恰到好处的翻译,细细揣摩原著的思想情感和美学价值,翻译出好的译文,体现原著的美学价值和作者感情,让我国的读者体会英语作品的艺术之美。

猜你喜欢

吐温原著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马克·吐温借割草机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拔牙
水家乡
王子与贫儿(上)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