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与文化传播的思考
2019-03-21孙莹
孙 莹
(济南出版社,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全面学习社会,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再次成为一项热点话题。传统文化读物属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当下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出版成为很多杂志社所热衷的工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国内传统文化出版事业的不断改革是离不开的。
二、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出版与文化传播现状
(一)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出版情况
笔者对我国现有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出版类型主要包括史学出版物、古籍出版物和民族传统文化出版物。其中史学出版物中,相对典型的包括《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等,这些书籍通过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其理论是相对科学客观的。古籍出版物中,结合当当网古籍分类方式,主要将其分成经部、史类、子部、集部等,从中可以发现最近几年中我国更加关注古籍出版物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出版物方面,有很多工作人员和学者对国内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展开探究,将其写入书籍,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
(二)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文化传播情况
文化传播方式各种各样,不同的传播方式中有着各自的价值,但是这些传播方式有着一个共性,即都是面向广大社会群众进行文化传播。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分析传统文化出版物,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不足表现为亮点:
第一,有关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的内容解释上还需要改善,尤其是史学出版物,读者对其中的部分解释并不理解,无法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第二,有关传统文化出版物的深刻意蕴的解读不到位。在当下东西方文化相互流入,相互影响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出版物的文化传播要面向世界,而不单单只面向国内市场。出版物的深刻意蕴解读不到位,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误会,或者读者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整体上而言,国内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文化传播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传播效果有待改善。
三、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建议
(一)增强传统文化本位意识
国内优秀传统文化出版问题的有效解决上,需要我们能够形成强烈的文化本位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中,出版业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在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各大出版社要面向读者出版精品。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方面,要形成强烈的道德和责任意识,以专门的法律为著作权提供坚实保障,以科学的方案和政策,推动出版物质量的提升。传统文化凝结着一代代智者的精华,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出版社需要形成强烈的传统文化文本意识,才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做好出版工作,提升传统文化读物的价值水平。
(二)编辑的自身建设
出版过程中,编辑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优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还需要编辑人员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编辑人员要形成正确的三观,做出科学的文化选择,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高度认可传统优秀文化,才会将传统优秀文化以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另外,编辑人员也要强化“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分析能力和编辑能力,形成更高的职业水平,参与到出版活动中,将更优质的传统文化读物提供给广大群众。通过出版物的模式呈现在大众眼前,其中必然包含极大价值。编辑在当今时代中的文化传播发扬中承担着中介的角色,必须要保证出版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拒绝劣质出版物。
四、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文化传播思考
(一)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解释工作
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中的文化在社会大众传播过程中,需要做到有效解读,让读物内容被广大读者所理解,知道何为“居于上者”,即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中的主旨、精神和思想等。当下很多传统文化读物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中,整个出版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对这一过程展开调查分析后发现,虽然出版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市场中有关传统出版物的数量也成倍增加,但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很多读者无法在出版物中形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要明确其中深意
传统优秀文化读物的出版中,对“居于上者”进行有效解释,目的是让传统思想文化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在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中,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是一个重要传播方式,但是必须要读者对所出版的读物精神、主旨和思想等有个全面的认知后,才会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因此优秀传统出版物的内容方面,必须要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唤起广大读者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共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国际的关键方法。新世纪传统文化的出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形成全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处理好传统文化、读者和出版物三者的关系,让优秀传统文化当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更好地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