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2019-03-21王大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龄股骨置换术

王大勇

老年人随年龄不断增长,其骨质状况会逐渐变差,更容易出现各种骨折等损伤[1-3]。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骨折损伤,主要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比4%。其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采用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4]。但多年实践表明,对于老年患者采用传统内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若骨折后长期卧床,可增加致残率与致死率,不利于机体康复。故而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8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摄片进行确诊。随机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58.73±4.19)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59.94±4.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同意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大转子尖部与股骨上段间作20~25 cm的切口,暴露股骨大转子以及股骨上段。复位,然后打入导钉,应用扩孔器对固定位置进行扩孔,选择适当的动力髋滑动螺钉拧入股骨颈,套上长度适当的钢板与股骨干固定。然后冲洗、引流、关闭创口。

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麻,健侧卧位,切口选为髋关节后外侧,以大粗隆为中点,沿臀大肌方向切开,分离皮下组织、臀大肌全层。充分暴露骨折部位,适当松解周围组织,切开关节囊,取出股骨头,清楚髋臼容物。选择适宜的髋臼进行安装。打开髓腔,对股骨上端缺损患者,应用长柄假体进行远端固定。骨缺损较为严重的患者应用自身股骨头进行植骨,还纳髋臼,然后缝合关节囊。然后冲洗、引流,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髋关节功能评价应用国际通用的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对患者术后关节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满分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关节恢复状况越好[5]。

表1 两组术中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术中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 34 90.58±12.33 284.77±78.54对照组 34 95.74±13.08 304.55±86.93 t值 - 1.673 8 0.984 5 P值 - 0.098 9 0.328 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s) 表示,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结果为(88.73±14.82)分;对照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结果为(75.24±16.9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6 0,P=0.000 8<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包括疼痛2例,发热2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裂开1例,共6例,占比17.64%;对照组并发症包括疼痛3例,发热2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共8例,占比23.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1 1,P=0.303 0>0.05)。

3 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高,其骨质中的钙等物质会不断流失,骨密度会逐渐降低,骨质会更加脆弱。因此老年患者在受到跌到等外力冲击后,非常容易出现骨折等骨损伤[6-8]。股骨是人跌到后通常受冲击最为严重的部位,因此老年人群中股骨骨折发生率较高,其中以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为常见,其骨折发生概率高达80%。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上一般采用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但对于高龄患者来讲,由于年龄较大,体质不如年轻患者,其机体的自愈能力、免疫功能均较低[9-11]。所以很多老年患者在进行内固定治疗后,其骨折损伤及创口愈合速度慢,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予以各类治疗方式的基本目的在于缩短混着恢复时间,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进一步对其卧床养病时间进行缩短,避免因自身患有内科疾病而加重临床症状,因而使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提升高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2]。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假体替代损伤部位。这种方式手术时间相对更短,更为简单,手术风险更小[13-14]。同时老年人不需要大量运动或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也无需担心假体造成相关负面影响,适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5]。

本研究结果可见,两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优势,但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传统内固定治疗方式。由此可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状态,促进其身体康复。

猜你喜欢

高龄股骨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