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转变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9-03-21纪永青
纪永青
目前,冠心病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方式治疗,以期控制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1-2]。然而,由于老年冠心病群体普遍缺少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加之疾病所致的不良情绪,所以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较差,造成病情控制效果不够理想[3]。多项研究发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对促进冠心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4-6]。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对4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了行为转变模式进行护理,收效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8例。纳入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年龄≥60岁。排除标准:全身急性疾病;血栓栓塞史;传导阻滞未植入起搏器,心肌梗死;严重躯体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史。98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5±3.5)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5±4.3)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为Ⅰ级29例,Ⅱ级20例;其他基础疾病为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病13例。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4±3.8)岁;病程3~14年,平均病程(8.3±4.8)年; NYHA分级标准为Ⅰ级28例,Ⅱ级21例;其他基础疾病为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病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NYHA分级与基础疾病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对于本次研究内容与方法均已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遵医嘱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疾病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与家庭保健指导,并嘱其出院后定期到院复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行为转变模式进行护理,每个月集中对患者进行1次咨询与指导,认真记录其生活方式的变化,解答在行为转变期间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探寻可能存在的障碍,并制定解决方案,持续干预6个月,具体方法如下。(1)意图前期:所谓的意图前期,即患者尚未了解到生活方式与冠心病病情转归有相关性的时期,且认为用药是治疗冠心病的唯一方法,未想改变自已的生活方式。护理人员在此期间应对患者进行认知转变干预与自我效能激励,全面评价其健康状况与自我护理能力,增强他们对冠心病的认知,使其有意识的改变不良行为。同时,帮助患者树立起正确的疾病认识观,了解不良行为习惯对于疾病的影响,增强自我行为管理的能力。(2)意图期:意图期是指患者想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时期,但并不确定是否可以持之以恒。护理人员在此阶段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矛盾心理,帮助其树立起转变不良生活方式的意图。具体措施可以落实为:向患者进行集体授课、发放冠心病知识教育手册、鼓励患友之间进行交流等,以便不断激励患者转变对疾病的错误认识,纠正不良行为方式。(3)准备期:准备期是指患者正处于“准备转变”的时期,护理人员可通过评估患者认知转变情况、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决策权衡能力,继而帮助其发现自身行为转变中存在的认知障碍。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设计行为改变计划、具体步骤,设立控制目标,并确定开始转变时间。指导患者使用生活方式记录便签,嘱其认真记录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的管理情况。(4)行动期:行动期采用自我承诺、转变策略替代选择、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自我效能策略实施目标等干预措施[7]。对行为转变较佳的患者给予鼓励与肯定,以便增强其自信。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不可设置过多的行为转变目标,应以循序渐进为转变原则。(5)保持期:此时期患者已对行为方式进行了转变与调整,所以护理人员应着重强化其行为转变观念,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定期随访方式对患者病情状态与行为转变目标进行分析,对达到的目标进行鼓励与肯定,坚定其对行为转变的信念。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变化(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变化(分,±s)
组别 自我责任感 自我概念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护理技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9) 15.3±3.2 28.5±4.5 20.3±4.5 28.6±4.0 41.6±4.5 49.5±4.5 20.3±2.3 30.8±5.2对照组(n=49) 15.4±4.1 20.2±3.8 20.2±2.8 24.0±3.4 41.5±3.7 44.0±3.5 20.4±2.4 23.6±3.4 t 值 0.856 4.858 0.658 4.056 0.785 4.285 0.645 4.68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
(1)通过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变化,该表满分为172分,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责任感4个方面,评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佳。(2)通过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SF-36量表共计8个维度,即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心理健康、情感职能,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佳。(3)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变化
干预前两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护理技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护理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干预前研究组SF-36评分(54.5±3.5)分,对照组(54.6±4.0)分;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70.5±4.2)分,对照组(62.3±3.5)分。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5.020,P<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LVEF的变化
干预前研究组LVEF(38.8±5.2)%,对照组(38.3±5.0)%;干预后研究组LVEF(62.5±5.6)%,对照组(47.5±5.6)%。干预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t=5.240,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扩增,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8-10]。部分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生与患者行为控制能力密切相关,而良好的行为方式可以有效减缓疾病的进展[11-13]。老年冠心病患者普遍存缺少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所以不良行为习惯较多,进一步影响了病情的治疗与恢复效果[14]。
传统护理模式中,主要注重病情观察与治疗,缺少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为能力的管理,无法全面保证心功能的恢复,继而影响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15-17]。行为转变模式是以患者健康行为习惯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技术性护理支持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护理工作中。行为转变模式属于复杂、渐进且持续性的一种过程,其中意图前期与意图期通过发放手册、开展座谈会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准备期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行为规范,使其将实际性的行为转变为护理目标,并能够充分了解行为转变的意义[18];行动期为患者提供了替代方法,并争取社会与环境的支持,提高患者行为转变的信心与动力[19];保持期可以巩固患者的健康行为习惯,创造养好的休养氛围。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护理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与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转变理论是一种分阶段、动态性的干预模式,其根据患者所处的康复阶段提供规范且个体化的行为支持,在整个健康生活方式建立体系中,行为改变措施与患者的行为变化合理匹配,有效促使患者从现阶段进展为下个阶段。同时,行为转变模式充分明确了行为变化的量化指标,并考虑到患者社会心理对于行为的影响,将客观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为患者行为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指导[20]。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渐进性、持续性的行为转变模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并可以自觉采取利于健康的行为,继而保证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干预,研究者还应将行为转变逐渐扩展,例如对人群、个人、重点人群或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与管理等,以其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扩展行为转变理论的应用范围。
总之,行为转变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