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2019-03-21王赣曾保征
王赣 曾保征
胃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并且早期临床确诊难度较大,加之患者对胃镜检查的依从性差,因此胃癌患者一旦被发现,基本已处于进展期。上腹部疼痛、体质量减轻等症状为胃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现阶段临床治疗胃癌的主要术式则为胃癌根治术,其中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开腹胃癌根治术)和腹腔镜下D2根治术[1]。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传统开腹手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清除肿瘤组织和淋巴结,但是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加之术后并发症较多,延长了患者的下床活动,从而整体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2]。本文旨在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特选取40例患者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2月—2018年7治疗的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9,年龄60~75岁,平均(71.26±2.55)岁,体质量60~75 kg,平均(71.36±2.56)kg;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3∶7,年龄60~76岁,平均(72.15±2.22)岁;体质量61~75 kg,平均(72.56±2.88)kg;对比分析40例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胃镜和组织活检,确诊为胃癌者;(2)近期内癌细胞无转移者;(3)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并经过本院伦理组委会上会研究并批准。
排除标准:(1)年龄≥80岁,心脏、肝脏、肾脏存在重大疾病或严重衰竭者;(2)耐受性较差者;(3)精神疾病者;(4)认知障碍、沟通障碍者、言语障碍者;(5)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者、凝血功能障碍者;(6)依存性较差者[3-4]。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常规全身麻醉,于患者上腹部正中左绕脐处做长约18 cm切口,逐层切开腹壁入腹腔,常规处理胃周血管组织,给予D2淋巴结清扫术,而后根据手术具体情况吻合切口[3-4]。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D2根治术: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将患者摆成平卧体位,分开其双腿,常规消毒手术区域并铺巾,将脐孔作为穿刺点,建立常规人工CO2气腹,置入腹腔镜器械(五孔法),仔细探查腹腔和肿瘤部位具体情况,将脐左侧5 cm向上约2 cm处、左侧腋前线肋缘下约2 cm处、右侧锁骨中线与脐横线交点偏上2 cm处等作为操作孔,剥离并分离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包膜,切断脾胃韧带、胃网膜左血管、部分胃短血管;充分暴露胃大弯,解剖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结肠干;离断胃左动脉、脾动脉等组织,完全清除淋巴结和肿瘤组织,及时将病理标本取出并送检[5-6]。
1.3 观察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
(1)分析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手术实施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止痛剂使用次数、术后常规禁食时间、术后留置胃管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情况;(2)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反流性胃炎、肠梗阻)具体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其余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止痛剂使用次数、术后常规禁食、术后留置胃管、胃肠道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具体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3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证明日常饮食习惯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工作压力过大是目前造成胃癌的主要因素,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死亡率排名第二。胃癌根治术可有效切除病灶并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胃癌根治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患者后期恢复慢并发症多,因此会对患者心理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现阶段腹腔镜术式在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成效初显,该术式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和传统开腹术式所差无几,并且随着我国临床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D2根治术现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根本术式[7-9]。在足够范围内将淋巴结彻底清扫干净为腹腔镜下D2根治术的治疗原则,可以确保完全消除腹腔内脱落癌细胞;并且该术式术野更为开阔,在进行全胃切除术时优势更为明显。术中借助超声刀游离瘤体,可以有效避免对瘤体组织造成的挤压。术中医生和医护人员的良好配合,更可以整体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1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
切口长度(cm)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止痛剂使用次数(次)术后常规禁食(d)术后留置胃管(d)胃肠道功能恢复(d)住院时间(d)观察组(n=20) 73.56±10.22 5.56±1.22 53.56±24.26 1.11±0.04 2.00±0.23 2.00±0.12 2.15±0.45 4.12±1.02对照组(n=20) 62.23±10.56 18.56±2.11 125.26±44.55 1.88±0.26 3.12±0.63 3.00±0.85 4.56±0.88 6.59±2.55 t 值 3.447 9 23.853 2 6.321 1 13.090 3 7.468 3 5.209 6 10.904 5 4.022 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具体情况 [例(%)]
此次研究旨在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腹腔镜下D2根治术疗效显著,经治疗后患者术中出血量仅为(53.56±24.26)mL,止痛剂使用次数(1.11±0.04)次,术后留置胃管时间只有(2.00±0.12)d,患者住院时间仅(4.12±1.02)d,由此可见腹腔镜下D2根治术可以缩短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减少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缩小术后留置胃管时间、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D2根治术疗效显著,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不仅可以整体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项肾功能与血液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经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联合治疗下,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则为11.6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经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