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方式的创新

2019-03-20甘济银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新课改也对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强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改革方式,为增强初中数学课堂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 初中数学 教学方式 创新

引 言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白数学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应对中考那一张试卷,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逻辑性,所以学习数学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现实的应试教育对学生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使学生对数学完全失去了兴趣,只沉浸在考试的压力当中,而且数学课程难度越大学生的压力也就越大,所以就出现了对数学没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造成的效率低下等各种现象,这与新课改的目的完全不符,所以要根据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对初中数学进行创新并改革。

一、依托生活开展数学教学

在开展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打不起精神的状况,所以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从新颖的角度来入手,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为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让学生迅速变得兴奋,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所以说能够找到一个兴奋点来引导课堂在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在讲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大家讨论“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这属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场景所以学生并不陌生,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同学说,量一下就好了呀,有的同学说可以运用同一时刻的影长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的原理进行计算,经过综合比较第二种测量方式更加方便,并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用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就完全可以带同学们进行手工操作,用剪纸代替板书,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平常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东西是三角形的,进而带学生走进三角形,并找到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这种形象化的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的教学过之后,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对数学的应用意识进行增强,并对数学与我们生活中的密切联系有所了解,深切的体会数学在生活当中的价值所在,对数学时刻保持一颗好奇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结合我们对于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知道在教学当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即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亲身体验,对学习进行亲身经历,体验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感悟学习中体现的道理,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手、口、脑都充分的活跃起来,首先教师要提出相关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然后环环相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浓烈的求知欲,而且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说,作为一名初中教师,一定要正确地意识到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只有意识到这些,才能够将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有效的发展。

三、在学生主体背景下解读教学文本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们要知道,要想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就必须要以改变教师为主体,部分学生为配角,更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错误现象,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体现了教师本身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作用完全的受到限制,甚至有大部分学生都处在鸭子听雷的过程中,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过程y=ax2+bx+ac (a≠0)这道题,然后给出三个结论,分别是a>0、c>0、b2-4ac>0,然后问哪个结论是正确的,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会联想到“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用到“y=ax2+bx+ac的图像与性质”方面的内容。在解题策略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找寻构建解决问题要求的有效等量关系。分析过程如下:∵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a<0;∵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铀,∴ c>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得出第三个结论是正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留有思考空间,并且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与教师共同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创造出一种和谐教学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学生能够完全的放松自我,将水平发挥出来,而且还有一种好处就是,这种大家共同思考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创设形式与效果统一发展的新型课堂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的不是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改提出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从少数学生過渡到面对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体现自身的价值,也就是不同的人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整体与个体相统一。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几乎不用考虑教学情境的问题,因为整个课堂都是教师主宰,所以学生只会一味接受,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情境也是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在课前、课上、课后都做好充足的准备,要在课前进行备课,课上进行耐心的授课,课后进行仔细的反思,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讲“圆”这一节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圆形的球、或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相关物件,在课上讲课的过程中将物品展现在大家面前,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适当的奖惩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重视,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奖惩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最主要的一点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班级当中如果存在不爱讲话的学生,教师就要在班级中对其进行多多鼓励,久而久之就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主体作用

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可以做到一题多解,这种多解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换角度思考,经过思考学生会意识到逆向思考的优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创新课后作业布置形式与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对课上和课前进行重视,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也要进行创新,在传统的作业中,教师多采用摘抄或计算的作业形式,而学生也会对这沉重的课业负担感到乏味,最后结果就是作业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所以教师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写形式,而是要侧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对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并整理出相关内容,在第二天课上进行汇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带领教育事业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教学理念,创设了新的课堂生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数学教学要跟随着教育的创新进行改变,并不断努力,进一步做好配合、融合,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整体上加强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薛允富.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1):99-100.

[2] 孙艳华.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1):101-101.

[3] 林德仁. 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 考试周刊, 2018(8):80-80.

作者简介:甘济银、(1979-6)、男、广西蒙山人、汉、本科学历、现任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数学项目学习、教育教学管理以及职业发展规划。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新体会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