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趴”在肠壁上的息肉更危险

2019-03-20张杰

百姓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肠镜肠壁大肠癌

张杰

大肠癌被列为我国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40万。针对大肠癌早期诊治的关键临床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了近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有效提升了我国大肠癌的诊治水平。

来自辽宁的患者倪先生是名胃肠外科的老医生,今年77岁。2006年,他因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就医,被诊断为直肠多发性息肉,进行了手术切除。之后几年,倪先生的肠息肉反复长出,多次治疗均不能根除。加之他年事已高,且有10年糖尿病史、放过支架,手术难度日益增加,最终辗转来到刘思德教授处求治。

经刘思德确认,倪先生患的是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这种病癌变率较高,常规内镜技术难以完全切除病灶,术后息肉還会反复发生,医生往往建议做Miles手术。该方法虽可根治肿瘤,但患者会失去肛门功能,严重影响生活。在此情况下,刘思德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术式——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倪先生躺上了手术台,十余小时后,病变被完整切除,肛门功能也得以保留。从第一例成功到现在,南方医院已完成近1200例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手术。

刘思德告诉记者,肠息肉很常见,做肠镜的人群中,大约15%会发现息肉。但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形态特殊,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在内镜下极易漏诊。“普通息肉像蘑菇一样长在肠壁上,有一个蒂与肠壁相连,比较容易发现和切除。而平坦型息肉像地毯一样‘趴在肠壁上,难以发现也不好切除。”直径超过1厘米的平坦型息肉,被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其癌变速度跟一般息肉不同,即使是良性病变,随访资料显示,最快3年左右也会发展成进展期大肠癌。

目前,我国大肠癌的早诊率尚不足10%,防控效果不佳。部分肠息肉尤其是平坦型息肉,还没有很好的微创手段来切除,加上广大基层医院条件有限,结直肠癌肠镜下早期检出率不理想,不少患者被漏诊。为此,南方医院牵头制定了《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这是我国第一部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的规范性文件,已在全国600多家医院推广。

刘思德表示,公众预防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和大肠癌的关键,在于规律体检。“40岁以后即属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风险人群。建议40岁左右没做过肠镜的人,一定要做一次,尽早发现和处理息肉,以防止大肠癌发生。”

猜你喜欢

肠镜肠壁大肠癌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