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学中数字教材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3-20汪立亮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纸质学习者数字化

笪 旦,汪立亮

(1.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9;2.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 南京 210009)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需求,还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压力。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提升为数字教材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强力的保障,大大促进了知识的迅速传播和提高了资源、时间的利用率。数字化教材市场的迅速发展和推广不仅改变了出版业,而且还改变了高职教学的方式。

一、数字教材的内涵

数字教材概念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数字教材不同于纸质书本电子化,它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包括教材文字、图片、音频、动画、视频及超链接等多种资源和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学习讨论、在线答疑等多种模块学习区。数字教材在当前技术背景下也可看作是一个有效整合内容、终端、教学工具与服务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它具有富媒体性、关联性、及时性、共享性、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等特性。[1]

数字教材的发展共经历三次变革,第一次以多媒体表现形式刻录至光盘,供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览学习;第二次以构建主义的理念将师生需要使用的所有教材和资源整合成一个完善的网络教育系统;第三次基于MOOC、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将数字教材进行富媒体化表现和多平台化移植,满足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对知识点的充分认知。

二、数字教材的市场现状

(一)国内外出版业数字教材应用现状

数字教材的应用要追溯到2000年,英国推行世界首个数字教材项目——“E-books on-screen interface project”,随即便引起了各个国家的效仿,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美国、韩国、中国相继推行适应国情的数字教材项目,在学校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苹果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全新数字教材平台ibooks、用于制作数字教材的ibooks author以及新一代iTunes整合教育应用,推动了全球数字化进程和数字化教材市场的发展壮大,学生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浏览和理解教材,而数字教材的制作不再仅限于大企业,小团体和个人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制作个性化的数字教材,极大地丰富了数字化教材市场的内容。

20世纪末,日本提出“电子教科书研究开发项目”,在多家实验小学在教室里安装互动黑板,分发平板电脑,让小学生使用数字教材,在课堂内外与老师进行实时交流,目前已覆盖全国79%的大中小学校。

韩国于2000年初推行“数字教科书计划”,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所有科目引入数字教材,辅助纸质教材使用。在英语数字教材中还加入了语音文件,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截至2018年,韩国已有60%以上的学校使用数字教材,其中,251所学校已成为全国模范学校。

中国的数字教材发展起步晚,但是借助教育部倡导的MOOC等项目,在数字教材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截至2019年4月,中国上线慕课数量共计1.25万门,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与慕课相配套建设的数字教材等资源也实现了大规模的超越。而MOOC和金课的兴起,在变革课程建设方式的同时,正在重构教材出版生态链,赋予数字出版新的内涵,并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材出版”的内在联系,催生新形态纸质教材、数字教材和课程出版等数字出版新形态。[2]

(二)高职高专类数字教材应用现状

为培养面向社会的全面型高素质人才,填补市场空缺,高职高专类院校为在校生们提供了各种专业技能的学习机会。专业技能学习离不开专业课程建设,教材资源对课程建设起着决定性影响。

较于中小学,高职学生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高,因此无须学校另行采购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智能终端供学生使用。随着校园网络建设的升级、4G网络的普及以及通信流量资费的大幅降低,高职学生使用数字教材的技术壁垒和资费壁垒早已被打破。但是目前教育市场上为专业课程提供的教材大多不完整且不合适,过分专注理论知识的构建,忽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在学习内容上舍本逐末,极不符合高职高专类教学要求。

传统教材出版社和网络教育公司目前主力打造在线课程,数字教材作为在线课程的组成,并没有像MOOC视频那样被重视,政策的不重视、内容缺陷的条件限制等因素,使本来就不容乐观的高职高专类数字教材市场发展缓慢,几乎近于停滞状态。因为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高职高专类院校比其他学校对数字教材的使用需求更迫切,然而在处于发展初期的数字教育市场,高职高专类教材市场存在很大的空缺,因此高职高专类数字教材的开发势在必行。

三、高职教学中数字教材应用的存在问题分析

数字教材在大数据时代无疑比纸质教材拥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纸质教材使用方式根深蒂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的在线课程也弱化了数字教材的作用。此外,市场运营体制尚不成熟,产业分工结构尚不清晰,相关的保障法规并不完善。因此,数字教材在实际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出诸多不足和弊端。

第一,缺乏连续性的扶持政策。教育部陆续推出《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要求各级高校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要求将学生有组织学习在线开放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在政策倾向的背景下,社会和教育界无法将资源和精力集中于数字教材开发,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第二,数字教材内容偏视频化、功能偏平台化。数字教材包含了纸质图书数字化版本、图形图片、音视频以及超链接等富媒体资源,其发展演变应依据学习者特情、遵循学习规律、满足教学需求。数字教材目前呈现出向“学习平台”发展的趋势,主要学习内容以视频为主,较于图文资源、视频的学习耗时长且乏味;繁杂的平台功能、理想化的平台设计、海量的教学资源堆砌成的学习平台加重了高职学生的认知负担和学习负担,背离了数字化教育的初衷。

第三,内容不标准,表现形式单一。数字教材的研发过程缺乏专业理论指导,带有强烈的团队意识色彩,数字教材的侧重点不同,教材质量差异大。有些数字教材出版社缺乏专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及新项目开发能力,简单地将各种素材拼凑在一起,无法阐明其中的内在联系及相关的知识拓展,不能真正体现数字教材的教学性、交互性、富媒体性。目前数字教材多被称为教辅资源,仅供学生业余使用,它们内容丰富但达不到新课程标准,不能脱离纸质教材。

第四,缺少大型正规数字教材发布平台。数字教材已初具规模,但是除了苹果公司发布的数字教材平台ibooks2外,我国正规除数字教材发布平台很少。有时数字教材分类不同,还要分别通过不同平台或网站购买。

第五,容易侵权和被侵权。数字教材主要开发者是教师和相关行业工作者,虽然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但是在引用图、文、音频、视频等制作数字教材资源时无法甄别其是否属于版权作品,无意间实施侵权行为,并且容易被版权公司的侵权追踪系统抓取并高价索赔。此外,中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并不完善,知识产权被盗用的案例时有发生,而知识产权被盗用后被盗人关于正确的维权措施也模棱两可,造成网上有许多盗版数字教材充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使购买者对数字教材的使用失去信心。此外,数字教材的制造者还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维权。

第六,缺乏情境性设计和监控机制,学习集中度不高。作为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时空隔离情况下完成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恰当的情境必不可少。但是目前的数字化教材,缺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带入感,其结果是学习者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增强,短时间内很难进入学习角色。由于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学习者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常会轻易地被微信消息或游戏等娱乐软件吸引,学习的连续性相对较差,这些都会使学习者的学习集中力降低。如果数字化教材缺乏情境化设计,则学习者很难进入学习角色,有效的学习活动难以真正实现。[3]此外,目前数字教材可以随时点开浏览,其监管系统容易被各种商业化的刷课软件破解,也无法识别学生手动刷课,刷课现象屡禁不止,背离教学设计初衷。

四、针对高职教学中数字教材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低质量的数字教材、不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不健全的监督保障体制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会阻碍数字化教材市场的发展,还会使国家信息化教育水平停滞不前。从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数字教材日渐趋于智能化,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使用需求,操作更加简便快捷,老师可以将其灵活运用于课堂,并根据云计算的反馈数据改进教学。数字教材的应用要以学生为基点,围绕学生的学习要求设计。

第一,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各级部门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出版数字教材。出版社和教师掌握着各类丰富的教学资源,也进行过MPR图书出版的尝试,如果有持续性的政策扶持,高职数字教材一定可以在数字化出版浪潮中得到深化与发展。

第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发原则。其主要体现在够用性、实用性以及有用性三方面。高职高专类数字教材的学习者是高职高专学生,教材开发需考虑到学情和学生特点,数字教材的资源够用即可,防止过度开发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数字教材的功能模块要保证实用,无须增加过多的模块而徒增学生的使用烦琐度和认知负担;数字教材和纸质教材的不同点在于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过程变成了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内容应该便于理解。

第三,统一标准和设计理念。统一挖掘教材重点,各个出版社围绕重点编辑数字教材,无论以何种方式精简或拓展教材,都不得偏离重点。数字教材的设计应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及规律开展,坚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提炼信息,抓住重点,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第四,打造专业级的专用平台。平台是个体使用者与数字教材资源之间的桥梁,一个好的发布平台兼有网上书店及软件商店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数字教材,还可以提供用户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运营应以推动数字化建设、建造正规数字化市场目的为主。

第五,成立版权管理部门,审核资源版权和维权。教材主要有纸质版权和数字版权两种,而在网络上发布的数字教材很容易被侵权,出版社需要探索符合数字教材的版权授权模式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版权保护体系,为数字教材的网络发行保驾护航;[4]可通过成立专门的版权管理部门,用于审核数字教材中的资源版权归属和权限、购买著作权以及对被侵权数字化作品的维权。

第六,提升浸润式设计,完善监控管理机制,提高学习集中度。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整合、呈现教学资源,形成有机整体,将精品课程资源、传统纸质教材和网站支持平台三种载体形式进行整合,形成自我建构式学习的立体化资源,从而优化数字教材的浸润式学习环境;[5]而监控管理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者的使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和分析,发现刷课者;二是制定处罚机制,处罚使用刷课软件的学习者。

五、结语

目前,中国数字化教材市场良莠不齐,评估体制仍不健全,数字化教材市场发展缓慢。而较于纸质图书和在线课程,数字教材在高职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功能,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出版社应该加大数字教材的建设力度。

猜你喜欢

纸质学习者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数字化制胜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