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方式解析
2019-03-20王静
王 静
(保定广播电视台,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引言
广播电视节目开设的目标是促进大众及时地掌握自身想要的信息,所以针对广播节目内容的设计,应该适应大众的内在需求,增加节目传播的实效性。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要自主地锻炼语言表达技能,把语言艺术借助创新的手段加以呈现,一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适应大众心理变化特征,给予大众优质化的服务。新时期下,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方式尤为必要,其应该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营造电视语言传播的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地将播音主持艺术彰显在大众面前,促使播音主持行业更好地前进与发展。
二、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现状
播音员和主持人基于本质相互等同,目标是创造以及传播,所以最近几年,播音员和主持人之间设置的界限逐渐模糊,工作的内容大体相似。在不久的将来,播音员和主持人两者之间会融为一体,所以从事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多种技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视角下,播音主持人的工作逐渐规范化与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播音人员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现阶段,播音工作的发展方向为市场,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支撑,在具备职能性和专业性的特征之后可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此外播音主持的本职工作便是创作,如今更对创作的主体提出严格的要求,选取诸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然而创作的主体语言特征和传播的手段依旧采取以往的手段,要想传承播音主持艺术,应该进一步对广播电视主持艺术加以创新。
三、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方式
(一)语言艺术的创新
每一个行业的经营和发展都需要对创新意识加以运用,针对播音主持行业,其要进行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地彰显大众媒体给予社会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凸显语言艺术魅力为目标,播音主持工作者要结合当下的观众审美实际特征,依据个性化需求,保证语言艺术具备的时尚性特征,增强大众对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创新的肯定。此外,播音主持工作具备的时尚性,给予播音主持人特殊的神韵与气质,保证播音工作涉及的生活品位与个性化特征足够多样,促使多种类型的大众能够明确属于自己的播音风格。包括在抗震救灾的播音中,主持者使用特殊的语言表达风格给观众分享感人的画面,由此从观众的角度上出发,主持人便是观众的一员,具备属于自己的理解角度。与此同时,因为主持人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人格魅力,促使传播的信息可以更好地被大众认可,不仅可以加快传播的效率,还可以彰显播音内容具备的价值。此外,在通常情况下,播音主持的稿件内容可以安排专门的文案工作者加以组织,促使播音工作人员缺少较为灵活的处理工作方式,对于此种问题,播音工作人员要强化自身对原有文稿的掌握,综合吸收内容的本质,借助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与表述,促使新时期下播放的热点内容更加具备吸引力和活力,传播大众理想化的内容,便于播音主持的进一步开展。
(二)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创新
播音主持行业不是孤立化发展的状态,却是在电视事业的探索与前进中不断积累的结果,在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视角下,播音主持艺术在逐渐变化,包括播音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互联网给播音主持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且对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发挥延伸性作用,促使播音主持行业紧密地与人进行接触。目前的播音和传统形势下的播音存在不同,可以把文字、声音以及信息进行结合,提升视听的效果,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形态上出现巨大变化。广播电视一方面与市场相关,另一方面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相关,以往的播音主持形态不会充分地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双人主持、多人主持以及直播主持等得以创新与研发,时代的发展给广播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机遇,在创新期间要积极地处理好继承、导向的多种社会形态关系,明确电视新闻的主题。此外,播音主持者的服饰装扮都是影响大众观看的因素,创新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大量的经验支撑,在以往的播音主持中获取经验,灵活地建立新时代广播主持的发展体系。
(三)播音主持的个性创新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作为播音主持行业前进的关键,主持艺术可以理解为听觉与想象之间的相互统一,播音主持工作者应该科学地激发大众想象力,从生活入手,找到灵感,彰显语言使用的魅力。播音工作者在语言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设置完整的语境,以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追求人文精神,借助语言的表达体现出社会精神文明的内涵,促使播音主持更加具备文化韵味和历史特色,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人不断吸取政治和经济时代信息加以完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播音主持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思想,系统地对播音主持工作进行创新,大范围地宣传播音主持艺术特色,推动播音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