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数据新闻DT财经的创新特质
2019-03-20肖步云
肖步云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06)
本文从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视角出发,以DT财经为例,并结合其相关的新闻报道事例,探究新兴传媒产品数据新闻所展现的创新特质,希望能给其他传媒产品的发展带来启示。
一、创新扩散理论简述
罗杰斯认为,“创新”是被采用的个人或团体视为全新的一种方法、思想或实践,“扩散”则是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社会成员中传播的过程,而影响扩散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创新、传播渠道、时间与社会系统[1]。创新特质决定扩散速度,而在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特质主要有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2]。其理论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数据新闻展现的新型报道模式
近年来,中国的传媒业虽在创新中成长,但是现下传媒市场由于资本利益、传媒行业间激烈的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大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使得传媒产品的创新难度不断攀升。但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仍旧有媒体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和变革,创造出了依托大数据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新型报道模式。DT财经正是这种创新模式下良好发展的典型,以其为代表的数据新闻也越来越得到受众的认可。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一种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报道方式,数据新闻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正发生着量和质的飞跃。DT财经正是采取数据新闻的报道形式,对信息的采集、主题的选择和新闻的报道方式等进行创新,真正做到了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宗旨,向受众传播“DT时代”的财经新知。
三、数据新闻DT财经呈现的创新特质
(1) 在报道形式上构建相对优势。相对优势是指创新比起它所取代的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对比传统的新闻模式而言,数据新闻DT财经在报道形式上对可视化技术的运用是最具优势的。它以一种可视化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加入了对数据的呈现和分析,使得信息的传递并非只有传统的文字和新闻图片,而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筛选整理好的数据转换成不同的图形或图像,直观且清晰地展现数据变化,能够更加简洁、有对比性地向受众呈现出新闻内容和相关数据之间的关联。这种对可视化技术的运用,也令新闻报道中信息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化,将文字、图像和数据完美结合的形式相比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兼具宏观、微观的视角让受众能够全面地看待新闻事件,避免在庞杂的数据里“迷失”或是在单调的文字信息中丧失阅读兴趣。例如DT财经在分析“海底捞还能在哪些城市中捞金”这一问题时,用柱状图对比了二三线城市海底捞的收入状况、用环形图呈现出了不同派系的海底捞的受欢迎程度还用地域分布图的形式展现了哪些地方的海底捞能够生存得更为长久。这种将文字、数据和图像完美结合的形式相比于传统新闻报道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在此种包含经济知识和地理知识的复杂新闻事件中也能直观且有趣地进行详细叙述。让受众在浏览多样化数据图的同时轻松获悉新闻内容并了解多种知识。
(2) 趣味性主题满足当下受众需求。相容性是指创新传媒产品与目标使用群体的价值观、经验以及潜在使用者的需求结构相一致的程度。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传媒产品的创新需满足受众需求,创新内容能与受众传统价值观相融合。DT财经所报道的数据新闻十分符合受众追求娱乐和趣味的阅读心理,并且和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模式相契合。与第一财经所报道的诸如“人民币汇率变化” “股市融资” “新能源消费”等专业性和深度性新闻相比,DT财经的新闻主题选择和图文风格呈现出极强的趣味性。例如其所报道的“帝都买房指南”这一新闻内容时,将人们的工资数额进行划分,向人们展现不同的工资水平应该在帝都购买怎样的房子,并且还从地域、交通、环境等各个角度教导人们如何正确购房。此报道一出就让受众大呼“实用”。除此之外DT财经还选择报道了“你为什么不去健身房?” “单身女性特点揭秘”等趣味性十足的内容,充分满足受众兴趣、贴近受众生活。这种完全满足受众需求的报道方式能够让受众更快适应数据新闻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而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3) 数据的加工处理降低受众对数据新闻的理解难度。对数据的提炼、筛选、整理和加工是数据新闻创新模式的核心过程,一条数据新闻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十分庞大,若是未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直接把数据呈现给受众,面对海量的数据解读受众只会感到力不从心,对数据新闻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困难。而DT财经将数据转化为形式多样的图表和图像,直观呈现出对数据的细致分析。许多数据新闻运用智能分析,将以往受众难以理解的语音、视频、数据资料进行了加工,使其能够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将新闻变为直观的可视化信息,让数据新闻有了更加丰富的表达能力[3]。研究表明,数据所产生的含义与联想相较于文字来说更加直观简易。DT财经所利用的可视化技术不仅直观呈现出了对数据的分析情况,也同时降低了人们对数据的理解难度,让受众能够轻易弄懂新闻中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增强了人们对数据和新闻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思考。就像在探究如何买房能够更加经济实惠的问题上,DT财经从房源附近的教育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维度,结合大量的横向柱状图和点状分布图来进行详细的数据化描述,将抽象问题用具体数据来呈现,让从未买过房的受众也能在买房问题上有直观的“体验”。这种对数据的良好加工处理让受众的阅读变得简单轻松也便于受众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可谓是“一举两得”。
(4) 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促使数据新闻的产生壮大。可试性是在特定条件下一项创新能够被实验的可能,而可观察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个体可以看到创新的结果。数据新闻之所以能够产生且得到受众认可,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新闻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让记者能够灵活运用数据创造性的产出新闻内容,对信息的搜集处理也跳脱出了传统的“采访——编辑——加工”模式。如今我国对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利用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DT财经对数据新闻报道形式的探索正是着重强调了大数据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在新闻报道方面的优势,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新闻报道上的运用不仅防止了新闻报道模式固化,也使得新型技术得以用之有道。此外,当下受众早已形成了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习惯,智能手机终端能够实时接收数据新闻,也能够满足受众自主选择新闻的需要,保证了数据新闻的良好传播效果。
四、结语
应该承认的是,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在分析当下前沿性的传媒产品创新上依旧具有指导性意义。数据新闻的创新特质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通过对报道形式变革、趣味性内容选择、数据加工处理和新型技术地运用很好地走在了媒介创新的最前端。其所带来的创新价值和革新方式应该得到受众和整个新闻行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