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
——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

2019-03-20

传媒论坛 2019年15期

孙 英

(新疆兵团广播电视台,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引言

新闻编辑学是从事新闻行业的编辑工作者或是新闻编辑爱好者必须要学的一门理论知识,是高等教育新闻学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从事新闻编辑行业需要有较强的语言编辑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能够将复杂并且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新闻编辑理论研究内容丰富,涉猎范围广,学术性强,是新闻编辑学的精髓所在。

二、新闻编辑的经验主义倾向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事实真相。习近平总书记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编辑以及新闻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感性认识是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对新闻编辑理论认识的初级阶段,是指新闻编辑工作者通过听闻或者眼见的感官方式获得的对新闻编辑理论的初步认识,这种认识是一种浅层认识。比如看书时看到了新闻传播理论,但是知识从文字层面记住了这个理论并没有理解内化。理性认识就是将看到的理论理解内化的过程,是对新闻编辑理论认识的更高级的层面,是新闻编辑工作者通过大脑对所见所闻的大量感性认识进行筛选加工,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过分重视感性认识而忽略理性认识会在新闻编辑工作过程中犯教条主义错误,一味强调理论知识而不再真正的工作中应用,如果过分重视理性认识而忽视认识会在新闻编辑过程中犯经验主义错误,一味强调自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忽视新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二者均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编辑工作中不可取行为,尤其要避免经验主义倾向,注意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并归纳总结出科学的理论,重新指导实践。

三、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

新闻编辑理论更加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即从书本上获得实践原理、编辑方法、应用规律等。新闻编辑实践注重工作方法,即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转化成生产力。在中国知网上,以“新闻编辑理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仅有17个搜索结果,以“新闻编辑实践”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有32个搜索结果,约为“新闻编辑理论”的2倍。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新闻编辑实践”在数量上和内容上占很大优势,新闻编辑工作者更加看重新闻编辑实践,而对新闻编辑理论有所忽视,这也是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所在,具体分歧如下。

(一)新闻编辑理论缺乏实践性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同志曾在北京大学记者会提出“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因此新闻编辑理论应该是一种解释新闻编辑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适应经济和政治的要求。我国的新闻编辑理论缺乏的研究本就很少,在研究时还不具有受众意识,一味传达新闻编辑理论,而没有考虑理论是否适用于实践以及应该如何在实践中使用和发展,难免造成新闻理论缺乏实践性。

(二)新闻实践理论缺乏规律性

新闻编辑的规律性不是一般的社会实践规律,而是具体的实践规律,具有真实性、及时性、社会性。我们都知道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结合中国的新闻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逐渐形成习近平新闻观。习近平新闻观的提出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有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体系不完整、缺乏规律性的原因。从近些年的文献上可以看出,我国新闻编辑的重点放在新闻编辑的思想、概念、措施上,尤其重视新闻编辑实践。这是新闻编辑工作者爱岗敬业的一个表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新闻编辑的规律性。加之目前我们为了避免经验主义倾向,过于偏重对新闻编辑实践的研究,致使新闻编辑理论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相对比较孤立,造成了轻理论重应用的结果。

四、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产生分歧的原因

新闻编辑理论是基于新闻编辑学的对新闻传播活动及其思想观念和原理体系进行的探究,包括新闻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结构、心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新闻编辑策划、版面设计、标题制作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不同编辑受体的理论推理体系。新闻编辑理论一般研究新闻稿件、新闻受体、新闻艺术发展的规律以及不同形式的新闻编辑的本质和特点,新闻编辑理论涉及美学、法学、哲学等,因此其与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会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环境的影响。

由于科技不断发展,新闻不再局限于报纸、电视、收音机等媒介,PC端、手机端都是传播新闻的新方式。以往的报纸排版方式过于传统,网络新闻编辑不再需要像报纸一样的纸质媒介,因此报纸排版方式不再适用。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学习新的编辑方式,比如微信公众号的编辑排版,运用怎样的排版方式能获取更多的浏览量。再比如新浪微博需要用140字编辑新闻,更适用于短新闻的编辑。不同平台有不同的排版方式,过去的电视新闻编辑理论、广播新闻编辑理论便不再适用于当下网络编辑的实践。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重新摸索、学习、建设新的网络编辑理论。如果新闻编辑队伍中缺乏高层次的新闻编辑专业人员,便不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发展新的适应当下社会的新闻编辑理论,这也是产生分歧的一个原因。

五、解决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的措施

新闻编辑团队中存在一些没有系统学习过新闻编辑学理论知识的新闻编辑工作者,他们大多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所获得的新闻编辑经验以间接经验为主,所以会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出现经验主义倾向。这是由于我国新闻事业起步比较晚,所以许多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理论知识是口口相传获得的,因此我国新闻编辑理论偏经验主义而非专业主义。

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后,我国新闻编辑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贪官落马、贪污受贿等败坏社会风气的新闻进入大众视野,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内毒瘤在被清除。另外,总书记的行程变得透明化,我们经常能够从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小组等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方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携夫人到各国的友好访问。

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编辑提供了新方式和新平台,党政方针为新闻编辑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祖国的变化,不必像过去一样看时政新闻要订阅各种日报、晚报,听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必须要晚上七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一台手机将所有新闻囊括其中,除了推送的当日新闻,我们还可以在搜索引擎搜索全年的时政要闻。

为了新闻编辑事业的长足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新闻观,一切听党指挥,拥护党的政策纲领,落实党的要求。“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作为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记住自己的职责所在和所在,不辜负党的栽培与指导,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依托,努力学习新闻编辑理论。通过对实践过程中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新闻编辑理论,这也是解决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分歧的最有效途径。

六、结论

新闻编辑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因此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将新闻编辑理论运用于实践时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使用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引导积极正确新闻舆论走向,提高业务水平与理论水平,避免经验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