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记者该如何转型
2019-03-20荆华
荆 华
(平度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平度 266700)
新时期,民众似乎已经习惯了利用微博、微信来获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所以“一板一眼”地新闻播报模式似乎也难以得到其支持与认可。当前国内广播电视媒体行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对所有媒体人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宏观行业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提升编辑记者的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全方位贴近公众的需求进行新闻播报,进而给予民众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广播编辑记者在全媒体时代进行自我转型的重要性分析
在全新的行业发展形势之下,其实广播编辑记者也在面对着全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实现自我转型。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职责以及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底线,之后才能够思考采用何种措施进行转型。广播编辑记者不仅要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完成稿件的加工、修改、润笔,而且需要做好与前方记者以及节目后期制作人员的协调沟通,这便对其编辑素养及专业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面对自媒体平台“异军突起”带来的冲击,编辑记者在完成稿件加工处理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主动参与到新闻节目制作及播出等工作之中,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助力于节目质量的全面提升,进而赢得公众的支持与认可。具体来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编辑记者的转型可以提升电视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记者需要不断丰富节目的内涵,应尽可能带给其多样化的视觉体验,以赢得其支持与认可。现如今,传统的新闻播报模式已难以再和观众产生共鸣,主要是因为自媒体平台传播时效性等优势而带来的冲击。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来说,我们需要从新闻内容着手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措施为观众打造出优质的新闻节目。而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要求广播编辑记者妥善应对多种多样的组稿任务,因此必须要在完成自我转型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而提高选稿、改稿等工作的质量。广播编辑记者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全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新方法、新途径,进而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节目氛围。像自媒体那样“标题党”的做法对电视新闻媒体来说无异于“自掘坟墓”,我们应该思考该怎么样才可以激发观众内心的共鸣。
其次,广播编辑记者的自我转型也可以实现多层次的资源共享。全媒体其实囊括了很多方面、多个层次的信息资源。为实现国内新闻传媒行业的改革发展,需要着重实现相关资源的全方位共享。这就意味着编辑记者及节目后期制作人员必须要改变过去一股脑地播新闻的工作模式并强化与观众的交流与互动。过去,广播编辑记者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常规工作任务之上,因此便忽视了与受众的沟通交流。全媒体时代下,这一问题是重点需要解决的,在此基础上着重推进相关资源的共享应用,就可以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传媒行业的全面转型。
最后,广播编辑记者的自我转型也可以解决眼下民生类节目内容单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以方言类的民生新闻节目为例,个别地方台为了在播报新闻时增强公众的代入感便确定了利用方言来播新闻的节目理念。久而久之,这样的节目越来越多,就好像过去所秉持的正统的节目理念就一定不适用于地方台。其实究竟适不适应还需要交由事实检验,而想要在同质化严重、内容单一的局面下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就必须要进行改革,编辑记者在节目运作、新闻播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改革应当由促进其自我转变着手。
二、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编辑记者的转型方法举例
(一)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陆续出现,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各种传媒介质开始转变过去的竞争关系,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当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之间似乎也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走向了“相互对立”的格局。总体来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关注新闻内容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加强与其他媒体平台机构的合作。在年轻观众逐渐流失的前提下,这方面的改革有助于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并帮助其进一步拓展受众群体。
上述背景下,作为广播编辑记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把控好工作中的细节及现存问题着手加强学习,进而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编辑记者还应当着重提升高端信息采编播报系统的应用能力,构筑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提高新闻播报的时效性。实际工作中,传播编辑记者需要进一步明确、整合各类稿件的特点、表达方式,要在拿到稿件的第一时间就提炼出其中最抓人的内容。这不仅是工作效率的保证,更将抢占市场的关键。电视台单位要为其搭建起学习、提高的平台,尤其在购入新设备之后也应当教给编辑记者相应的技术设备操控技能,让其在完成稿件处理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参与到节目的制造之中。可通过长短期培训结合的方式来完成这一环节的培训工作,邀请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并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参与外派培训。总之需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同类型平台广播编辑记者的沟通交流,进而营造出全新的工作局面。
(二)把控好政治立场,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全媒体时代下,以微信、微博以及今日头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网络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各类媒体平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都在争抢这块“蛋糕”。这方面的素材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因此是否可以实现对这类素养的合理整合利用也就成为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能否得到观众认可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全媒体时代下对这类素材的开发利用应当以广播编辑记者为主体,必须要以提高编辑记者的新闻素养为前提展开这方面的实践,并通过相关主题的培训活动逐步提升其政治素养。这样才能够将群众需要的、高品质的信息资讯传递给他们,以满足其不同层次且又日渐多样化的文化审美诉求。
广播电视行业始终是党向群众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这一点党中央领导人早就在公开场合做出过批示。虽说自媒体新闻媒介俘获了大批观众,但两者并不可简单的放在一起比较。这一点广播编辑记者还是应当摆正认识,在此基础上,要尝试学习借鉴自媒体平台的优势,从而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发展目标。
(三)打造带有个人特色的独家观念
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全能型记者”,但基层广播编辑记者却无法掌握所有的采编、报道方式,因此需要强化沟通协作。以沟通协作为基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打造出带有个人特色的独家观念。具体来说,应当以深挖节目内涵为起点突出节目的品牌价值,从而在竞争日渐激烈的行业发展前景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要求编辑记者具备敏锐的新闻敏感度,要能够从新闻事件背后挖掘出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即便是已经被“竞品节目”报道过的新闻事件,也应当“另辟蹊径”,去拓展新思路。这方面改革获得的成果才是支撑电视新闻节目转型发展的独家观念,久而久之,这也终将会成为节目特有的口碑。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记者也需要进一步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不断革新工作技巧、通过学习来扩充知识面。基层广播编辑应在正视全媒体时代特点的前提下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进而以提高节目整体质量为起点赢得观众的支持与认可。上文中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革措施,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