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闻可视化传播中的“颜值效应”
2019-03-20文一
文 一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颜值”风靡之前的传统新闻制作,主要关注新闻价值的体现。即便是在新闻图片或是电视新闻画面中,更注重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主体内容的呈现,少有在“颜值”上下功夫。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以及手机、相机、图片与视频编辑软件的普及运用,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日益明显。而与其他行业一样,新闻也进入了“看脸的时代”。
一、新闻“颜值”的内涵
颜值,来源于网络的词汇。顾名思义,用数值去形容一个人的容颜是否靓丽。颜值越高,此人的外貌越受人肯定,并引发粉丝的关注和追捧。最开始,“颜值高” “颜值爆表”的说法主要流行于娱乐圈,用来形容明星的外貌。当其成为网络流行词汇后,各个行业也开始借用这一说法。
在新闻的采写和制作中,“颜值”提升不是狭隘的变漂亮,也包括变有趣。其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乐意看、喜欢看,从而让新闻的传播达到更大的效果。也通过这种方式,让媒体吸引更多的受众。
二、“颜值”提升的表现方法
在新闻的创作过程中,许多环节都涉及画面的呈现效果是否达到甚至超越预期。从硬件准备到策划创意,从细节构思到整体设计,凡是有图文或视频的地方,都是提升“颜值”的重要关卡。
(一)对新闻人物的颜值提升
新闻人物是新闻事件以及新闻报道的主角,在传统思维中,新闻人物是记者和编辑无法选择的,而是由新闻事件本身决定。所以,对于新闻人物的颜值完全没有可操作的空间。
确实,对于特定新闻主角和不可替代性的新闻主角,只能根据新闻本身进行报道。但在一些可替代性新闻采编中,记者和编辑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间。
比如,每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许多媒体便会策划和挖掘毕业生的新闻。无论是“拍摄创意毕业照”,还是“求职创业故事”,在选择采访对象时,记者往往喜欢联系形象较为靓丽的毕业生或毕业照服饰较为漂亮的集体。这会让新闻图片或视频画面的“颜值”得到提升,更容易得到受众的喜欢、向往。
另一种对新闻主角的选择方式,是编辑在选用稿件时,更多地选择颜值较高的新闻主角。比如,对于在年轻族群中形象较好的明星、名人,可以多选用他们的新闻稿件。也可以多挖掘类似的普通人物,如校花校草、“最帅”交警、“最美”促销员等。
包括在实际采访中,同样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记者也可以选择形象较好或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对象,他们不仅使画面更赏心悦目,其言谈举止也更理性得体,让新闻价值得到体现。
(二)对画面构图的颜值提升
人物,是新闻的主角,但也只是图片或视频画面中的一部分。整体的画面效果,也影响着受众的观看兴趣。如何提升新闻画面构图的颜值?是摄影摄像记者和图片、视频编辑的重要工作。
首先,在设备的选用上不断提升。不管是相机还是录像设备,对镜头等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稳定器、小滑轨等轻便简易的摄像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新闻摄影摄像的画面效果。有了在清晰度、色彩饱和度上的质量提升,就奠定了颜值的基础。特别是当下开始出现的VR直播,采用全景模式,更是在镜头视角上有所突破。不仅给受众全新的感受,也能让新闻场景的呈现更为清晰、全面。
其次,在画面构图上越来越创新。创新,不是为了古怪,而是让画面更漂亮,更有趣。特别是在一些新闻调查视频中,采编人员采用了影视剧的创作手法,甚至结合目前某些短视频APP平台的拍摄制作模式,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动感或悬疑感。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还能通过互动拉近与新闻的距离感,新闻传播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对多元化素材的颜值提升
在视频新闻中,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视频新闻,媒体人员开始尝试巧妙融入网络图像语言。何为网络图像语言?就是网友们经常使用的表情包、趣味字幕、美颜图案等素材。在不影响新闻真实的情况下,合理、适时植入这些图像元素,让新闻画面变得更生动、有趣、好看。
特别是表情包和趣味字幕,并不会破坏新闻画面,反而融入了编辑的情感和态度。
比如,在曝光酒驾的新闻采访中,一些饮酒开车者被交警询问,却编造各种各样离奇的谎言试图搪塞过去,连身边的群众都听不下去了。视频编辑在此时的画面中插入“疑问表情包”,既是对撒谎者的质疑,也增添了受众观看的趣味性。
此外,在报道好人好事的新闻中,受访群众都对新闻当事人赞不绝口,编辑适时插入“点赞”的动态图,既表达了大家的态度和立场,同样也达到了增加画面趣味感的效果。
趣味字幕的应用也很有技巧。首先,这种字幕的形式或内容,一定是受众相对熟悉的,才会有传播效果。其次,它的出现不能过多,要恰到好处地植入在新闻中。例如,有的新闻融入了“弹幕”形式,将参与互动的受众观点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在画面中,展示了新闻的回馈反响,也增加了画面的可看度。或是在新闻采访中,被采访者的话语内容出现疑点的情况下,编辑插入“你确定吗”之类的字幕,起到了强调的效果。观众在收看时,更有带入感,也能在编辑的强调下,抓住新闻重点。
(四)对视图设计的颜值提升
新闻的可视化已是目前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除了画面本身的内容外,视图设计的整体效果也非常关键。在传统的报纸排版中,早就注重文字与图片的版式设计。而在新媒体中,仍然存在视频、图片和文字的编排问题。
网页新闻的版式,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多图、全景视图、图片矩阵等方式,丰富视觉效果。包括微信公众号新闻,充分运用H5制作模式,版式的颜值大大提升。
而在微博新闻中,由于受到固定格式的影像,虽然版式设计的发挥空间不大,但新闻编辑们也创造了“9图设计”的新花样。何为“9图设计”?就是充分利用微博发布仅限9张图片的格式,将这9张图的设计发挥更有创意,来达到提升颜值效果的目的。例如,“组合式”设计,将9张新闻图片汇集在一起,变成了一张有主题的大图;“连锁式”设计中的9张新闻图片,彼此之间有逻辑关联,受众犹如在看一本连环画册或电视连续剧。
除此之外,无论是在微博微信,还是新闻APP的新闻,导读中的图片选择,以及图片与标题的结合设计,都是希望通过视觉效果吸引受众关注,也是视图设计在新闻颜值提升中的表现。
三、结论
在当下的传媒实践中,注重新闻传播的“颜值效应”,已是业内的共识。这是新闻买方市场的需求所决定的,即受众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期待看什么?决定了新闻媒体必须满足受众对视觉效果的更高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媒体从业人员提升新闻颜值的意识会更加强烈,方式也会日益丰富。但其核心目的,并非单纯增加无关紧要的花边效果,而是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更全面、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吸引受众关注,提升传播效果。对于“新闻颜值效应”的关注和研究将会日益加深,更具传播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