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精品创优分析
2019-03-20董涵
董 涵
(河源广播电视台,广东 河源 517000)
一、引言
国家广播电视新闻持续发展,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质量也不断上升。当前科学技术的更新及其和新闻节目之间的深度融合入,促使新闻媒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有效提升自身的声誉,扩展影响力,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不断优化节目制作,创设出精品新闻节目。
二、县级广播电视台精品节目的意义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传播新闻资讯和社会消息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是国家广播电视系统中最为基层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会容易受到技术、人才、资金以及覆盖面的制约,无法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突破发展瓶颈。立足于本土实际,制作出一些精品新闻节目,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向,其能够给当地观众提供较为精彩的内容,促进观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接收相应的信息,了解到当地和社会发展中的内容。
三、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情况
(一)会议报道占比较大
众多县级广播电视台都使用大量时间报道一些时事政治,主要是从政府党委工作素材入手,针对领导会议、活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情况加以说明,过于关注到政绩工作的情况,导致其他方面内容报道不够充分。同时新闻节目在报道相关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没有选取一些和观众兴趣相关、拥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内容,导致观众的观看兴趣不够高。
(二)缺失大众文化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最为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的基层电视台,其需要承担起反馈和传播广大群众内心呼声的职责,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一些县级广播电视台没有充分全面了解到观众的实际观看诉求和兴趣,在文化信息的选取方面存在着一定偏差,无法良好提升群众的关注度。一些县级广播电视台在定位方面较为模糊,和群众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脱节情况,没有充分关注到社会新闻,无法良好发挥县级广播电视台的传播优势。
(三)新闻节目重点不够突出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闻采访活动进行中,重点在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内容,导致新闻采访环节较为被动,没有较多有价值的信息,影响到了新闻节目的实际效果。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涵盖面较广,但是重点不够突出,无法有效支撑新闻报道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精品创优的良好方法
(一)持续优化新闻报道的形式
丰富多样的新闻表现,创新有深度的新闻内容,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精品节目的重要特征。积极打造出一些精品新闻节目,提升新闻节目的整体水平,给观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促进观众能够关注到这些节目内容,并从中获取到相应的新闻信息,了解到一些新闻事件的具体内容和进展情况。新闻节目精品创优活动进行中,县级广播电视台首先需要不断创新新闻节目,充分考量观众的兴趣、爱好,合理调整和改进时事政治和新闻事件的报道模式,选取合适的内容切入点,强化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其次,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按照多角度挖掘新闻素材,寻找到新闻的闪光点,良好提升新闻的可看性和实用价值。挖掘新闻素材的过程中,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选取人民群众感兴趣的内容,如食品安全、致富经济、卫生保健等方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再者,可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观众互动项目,让观众以连线或者发送微博的方式,和新闻现场保持着沟通和交流,提升观众的参与度。
(二)打造当地特色的新闻节目
相较于省市级媒体,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硬件资源和人才资源都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想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打造一些精品创优新闻节目,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充分把握自身的地方特色,全方位研究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结合本地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而且县级广播电视台在传播本土文化和人情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同时也承担着一定历史使命。打造当地特色新闻节目的过程中,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采用一系列措施:首先,深入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挖掘出一些地方新闻节目素材,扩展新闻内容。充分研究基层群众在新闻节目方面的心理诉求,根据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选取人民群众身边的一些事情加以报道,如政策变动情况、物价调整情况以及实时交通情况等,同时还要和人民群众解析这些新闻信息所带来的影响,促进人民群众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使得这些新闻报道可以真正帮助到群众。其次,打造当地特色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需要注重发扬本地的人文历史特征,充分展现出当地的一些特色,包含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内涵等。将本地的一些突出特征作为基础,围绕其设计专门的新闻报道节目,并优化新闻报道形式,促进当地人民能够形成良好的认识,并产生一定的信赖,同时还能够成为展示当地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再者,可以选取一些具备明显风格的主持人播报新闻节目,营造新闻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促进观众产生较为真切的感受,突显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文化品位,提升节目创优效果[1]。
(三)贴近并服务基层人民群众
县级广播电视台和基层人民群众之间联系较为密切,也是最为贴近基层群众的新闻媒介。县级广播电视台打造精品新闻节目,需要做好节目的制作工作,严格遵守“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将镜头对准基层群众,以人民群众为新闻节目的主角,突显新闻节目的服务群众作用。将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作为服务于基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渠道,给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节目内容,在实际宣传报道的过程中,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相关要求,充分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良好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只有贴近基层人民群众生活的新闻节目,才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关注,成为精品创优节目,逐渐提升自身的收视率[2]。
(四)发挥新媒体的融合优势
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样受到了新媒体的市场冲击,为良好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成为精品优质节目的代表,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将其和新闻节目加以良好联合,给观众呈现出更为优质的节目。县级广播电视台可以利用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新型传播媒体,以小视频、优秀文章的方式,传播新闻内容,促进观众随时随地利用自身的碎片化时间完成阅读活动。县级广播电视台还可以鼓励人民群众使用微博、微信投稿,当前人民群众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移动终端设备,录制和拍摄一些新闻事件现场情况,给新闻报道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3]。
(五)突出新闻节目的重点
传统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时事政治会议报道所占据的比重过大,为有效打造一些精品新闻节目,广播电视台需要不断改进这种情况。通过强化和提升新闻节目的精益化、高水平和高质量,压缩会议报道的时间,从而有多时间报道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新闻内容。县级广播电视台积极突出新闻节目的民生重点,推进精品创优节目的良好发展[4]。
四、结束语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会议报道占比较大,缺失大众文化,以及新闻节目重点不够突出等方面。为实现新闻节目精品创优的发展目标,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在具体制作新闻节目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如持续优化新闻报道的形式,打造当地特色的新闻节目,贴近并服务基层人民群众,发挥新媒体的融合优势,以及突出新闻节目的重点,将可以起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