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新闻记者该如何面对媒体融合
2019-03-20韩冰
韩 冰
(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 郑州 450008)
所谓“媒体融合”是指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下新的作业模式,通俗意义上而言,是将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集中处理,从而产生出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新的媒体传播平台影响受众。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媒体融合对于新闻记者的工作也产生了诸多影响。首先其促使新闻记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其次影响新闻记者报道新闻方式的变化,此外还致使新闻记者的新闻理念的转变。面对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新闻记者应当积极转变旧的思维方式,主动、积极地认识与了解媒体融合的概念,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能够不被时代新浪潮所抛弃[1]。
一、媒体融合的主要表现分析
媒体融合的主要表现主要从媒体融合改变行业发展的环境和市场需求提出新闻产品的新要求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媒体融合改变行业发展的环境
媒体融合对于媒体行业而言是一次巨大的革新,其对于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重要的影响。首先媒体融合是建立在多种新型媒介出现的基础上的,因此这就自然为传统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在内容传播方式上提供了多种新的途径。其次是新闻的产出方面,媒体融合改变了信息整合的具体方式以及新闻的报道形态,使其转向以多媒体素材集成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报道形式。最后对于媒体行业的现行管理机制而言,媒体融合为媒体行业的制度创新增添了许多可能性,一些具有敏锐观察力与感知力的媒体企业已经率先做出了改变,而这些改变首先就体现在管理机制的变动上,这就为媒体行业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二)消费者对于新闻产品的新要求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下,市场的需求也会因之发生变化。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瞬息万变的世界使得传统的媒体如报纸、电视等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及时快速掌握新闻资讯的需求,这种情况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快速普及的今天亟须得到改善。因此媒体融合是符合客观现实的一种必然趋势。鉴于此,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媒体行业的新平台需要以新闻记者为主体的从业者提供多种多样的媒体产品,使得媒体行业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广播、手机、电子广告牌等诸多途径传播信息产品,从而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由于其自身是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因此对于媒体融合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新闻产品的新要求是必须要认清的。
二、新闻记者适应媒体融合的策略探讨
新闻记者适应媒体融合的策略可以围绕树立媒体融合的新思维和强化专业的职业素养两个方面展开探讨[2]。
(一)树立媒体融合的新思维
媒体融合是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处于时代潮流中的新闻记者,应该主动去转变思想,学习新的行业知识,树立媒体融合的思维方式,增强自己对于各种新闻来源渠道的媒体信息的采编能力。作为媒体融合的一个标志,网络传媒的最大优势就是新闻资讯传播的即时性,可以使消费者利用智能电子产品快速接收新闻资讯。另外,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方式被打破,与以往新闻采编需要专职人员不同,在当今社会自媒体泛滥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新闻的制作与发布,这就使得传统新闻记者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此外,网络媒体虽然比传统纸质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但是由于纸质媒体具有深度报道的优势,所以目前很多新闻出版集团都是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做好行业基本功的同时,敏锐察觉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行业与社会的各种变化,主动树立媒体融合的新思维,以适应新的工作挑战。
(二)强化专业的职业素养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如优秀的采访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是得以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职业素养是新闻记者首先应具备的素质,也是顺利展开工作的关键所在。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每位新闻记者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具备出众的职业素养,新闻记者才能在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对于新闻记者而言,首先应加强理论知识方面的提升。个人要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提升对与媒体融合等行业前沿知识的认识,提升对时代新变的认识。新闻记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媒体融合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树立媒体融合的意识开展以后的新闻采编工作。其次应加强技术能力方面的提升。在媒体融合的时代里,新闻记者必须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努力。因此,自身要加强对于综合技能的训练,争取能够掌握多种新媒体技术,并运用这些新媒体技术来进一步提升自己创作新闻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三、结语
面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行业发展环境改变、新闻产品出现新需求这一趋势,新闻记者应当正视与积极面对这一现状,了解专业相关的相关理念与知识,积极主动树立媒体融合的新思维、提升自己在新闻采编方面的专业素养,从而得以有能力迎接媒体融合潮流中出现的新的工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