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技巧核心探究

2019-03-20韩丽芳

传媒论坛 2019年15期

韩丽芳

(长治广播电视总台,山西 长治 046000)

新闻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随着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对记者的新闻写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仍然有些新闻稿件存在语言使用不当、话题引入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新闻播放的质量。因此,提高记者的新闻写作能力,是当前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一、广播电视中新闻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新闻播放方式。广播电视在播放新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记者连贯的语言播报,还需要有正确、规范的新闻稿件作为基础。新闻写作与其他形式的写作不同,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方法以及严谨性。对于观众而言,新闻写作的内容要符合观众对新闻的需求,要让观众能够快速地理解新闻的动态,辨别新闻的重要性。在广播电视中优秀的新闻稿件能够快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对观众具有一定的引导力,对于一些时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件,观众能够及时做出预防。因此,广播新闻写作技巧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新闻的播出效果以及广播电视的播放效率。

二、目前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的现状

(一)新闻稿件撰写的内容不够精确

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只有做好前期的采访工作,才能为后期的撰稿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目前的新闻工作中,很多记者过于注重前期的采访工作,而忽视了后期撰稿的环节,在撰稿的过程中对采访内容的提炼以及选择不够准确,甚至有些时候出现采访的话题与撰稿的内容不一致的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播放效果。

(二)导语使用不准确

导语是新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与报纸新闻的导语不同,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是所表述的是新闻的重要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而报纸导语是对全文的概况。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更应该注重内容的可靠性以及真实性。但是,目前有部分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写作时,没有认识到导语的重要性,导语不够精练,传达的信息不够准确,内容过于宽泛,没有表现出实质性的内容,难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三)稿件的逻辑顺序不够清晰,缺乏感情的投入

逻辑顺序是新闻写作遵循的基本要求,在广播电视中,新闻写作需要根据新闻发展的顺序以及主次进行撰稿。但是,目前有一部分新闻记者在撰稿时没有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新闻的重点不突出,这就使得观众对新闻的了解不准确。其次,有些新闻记者在撰稿时过于呆板,新闻内容不充实,在新闻内容缺乏情感。

三、提高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技巧的对策

(一)准确运用广播语言

广播电视新闻中运用广播语言对提高新闻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同一件事,如果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描述,那么展现的效果就会不同,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会有所不同。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记者的语言表达不仅要求准确、完整地将新闻表述出来,还要能够突出语言的魅力,带给观众不同的播放感受。其次,新闻记者在撰稿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采访内容,准确把握采访主题,保证撰写的稿件符合采访的内容。同时应该挖掘新闻的内在信息,分析观众的心理需求,将观众最为关心的新闻信息展现出来。此外,记者在撰写稿件时应该确保文字与画面的匹配度,避免出现文字与画面不相符的情况。这样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了观众的兴趣,从而提升了广播电视的播放效果。

比如: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极大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度,主要的原因是这部纪录片在语言与画面上实现了高度匹配,将画面无法展现的效果,通过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现,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听觉享受,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了节目效果。

(二)精确运用导语

导语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先行语言,精确的导语能够极大地提升观众的观看兴趣,让观众能够对新闻有初步的了解。导语在新闻稿件中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是整个新闻稿件的核心内容,在写作导语时,记者一定要控制好导语内容,做到精简、明确,不拖泥带水。导语的内容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过于冗长,则不能抓住新闻的重点,过于简短,则不能有效地将重点展现出来。记者在撰写导语时一定要清晰地了解采访内容,把握新闻的重点,然后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从观众最感兴趣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切勿跑题。导语一般包括新闻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以及事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地点,其可以让观众判断新闻的准确性,因此记者在写导语时一定要真实、准确。

(三)新闻写作的逻辑要清晰

逻辑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明确新闻发展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够清楚地将整个新闻事件展现在观众面前。广播电视对新闻写作的逻辑要求更为严格,在广播电视中不仅要求用连贯的语言将新闻讲述出来,还要结合画面,保持语言与画面的高度统一。同时,新闻记者还应该及时地与剪辑师沟通交流,将整个新闻的发展脉络梳理出来,以便剪辑师在剪辑的过程中突出画面的重点,能够更好地将画面与文字向匹配。

此外,新闻记者还应该提高应变能力,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信号中断或者联系不到现场以及画面出现空白等情况,这是就需要记者对播报的内容进行有效总结,避免在播报的过程中出现慌乱或者播报无关内容等。总的来说,广播电视新闻播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记者的要求较高,因此,记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晰的思路,遵循相应的逻辑顺序,将画面与语言相匹配,提高新闻播放的效率。

比如:一则叙述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的新闻,首先写了“大飞机来了!C919迎来首次试飞”,然后再写2017年5月5日在上海浦东机场迎来了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首次试飞。接下来继续讲述为何飞机要叫C919,其中的寓意是什么以及承载着什么样的梦想等。这种表述能够快速吸引观众的兴趣,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述,让观众了解到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速度。

(四)稿件中融入适当的个人情感

虽然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但是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融入适当的个人情感,所播放的效果就会有极大的不同。由于广播电视在不断发展与探索中建立起了极大的威信,因此其受众群十分庞大,同时电视广播是人们了解新闻的重要途径,具有相当快的传播速度,承担着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任务。

因此,新闻记者在写作时不能将认为是事件的简单播报,还应该融入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观众通过观看新闻事件得到相应启发,端正自身的行为。新闻记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对新闻事件正确地进行评价,对积极向上的人物以及行为做出肯定的评价,正义的事件要积极倡导;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要强烈谴责。此外,新闻记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闻最大的特征是真实性,因此,记者在撰写稿件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真实的原则,不能主观臆造,更不能虚构,在评价新闻时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能站在自身的角度,发表一些随意的看法。

四、结束语

新闻写作是广播电视播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变化,新闻写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要求,在写作的过程中,新闻记者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写作技巧。首先应该准确运用广播语言,避免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词语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准确、完整地将新闻呈现出来。其次,要精确使用导语,了解导语对新闻的重要性。同时,新闻写作的逻辑顺序要清晰,在稿件的写作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个人情感,对新闻事件做出合理评价,倡导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