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下的智慧教研活动探究

2019-03-20□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教研学院互联网+

□王 婷

一、基本概况

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仅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保证,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教研室教研活动则是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规划、日常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校一直重视教研活动计划与组织开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研活动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活动模式单一;落实难,流于形式;内容缺乏引领性;场所受限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决定每周一下午固定为教研活动时间,并鼓励各院(部)在集录播、直播为一体、桌椅可自由组合的教学活动中心举办公开教研活动,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主要做法

为解决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经验共享、优势互补、潜能开发、智慧交流等功能,引领教师树立大教研观念,促进教师团队的发展,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教务处定于在2018年3月12日~7月9日每周一下午,携手十四个院(部)开展公开教研活动。公开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专家讲座、研讨会、展演观摩为载体,以院(部)相关专兼职教师和学生为对象。

(一)公开课—好课锋从“磨课”出。

1.建筑经济学院以《安装工程预算》公开课为载体,助力课堂教学改革。2018年3月26日下午,姜泓列教师运用动画、Revit模型等手段,以辽阳市某办公楼一层网点照明平面图为基础,对建筑电气照明管线工程量计算进行了讲解。

2.旅游管理学院以《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开展题为“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4月16日下午,史博姣教师以《景区排队乱象的管理》微课为载体,对采用项目教学法设计的课程目标、任务分析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公开课涵盖了对课程设计的点评和探讨,不仅为教师提供参与、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营造了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氛围,对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专家讲座—聚焦前沿,紧抓内涵。

1.原自动控制系开展“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公开教研活动,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展开新探索。2018年4月9日下午,活动邀请了施耐德博士汽车配件(辽阳)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何颖。何颖以企业运营职业培训项目为出发点,说明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基础教学部以“依托信息化,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与时俱进做好新时代高职外语教学”为主题,开展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4月23日下午,活动邀请了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丁菲教授。丁菲立足新时代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指明的方向,对基于信息技术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

3.财经管理学院以“教育创新 产教深度融合 构建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开展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5月7日下午,活动邀请国家统计局辽阳调查大队姜德君副大队长做了主题为“2018统计调查现实工作应用”的讲座,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宋国荣高级研究员做了题为“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云财务会计师’”的交流。

4.交通工程学院以“测绘4.0”时代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为抓手,开展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5月10日下午,活动邀请了辽宁众云图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么术龙。么术龙用具体的案例,介绍了综合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智能处理等先进技术下的测绘硬件软件的升级、测绘方法更新,讲解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5.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以“新媒体下探索知行合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交流研讨”为主题,开展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5月21日下午,活动邀请了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佟艳教授做了题为“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

6.环境工程学院以“聚焦行业技术前沿,注重专业内涵建设——热泵技术应用交流研讨”为主题,开展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7月2日下午,活动由沈阳建筑大学原空调热泵研究所所长林豹教授主讲。林豹从热泵原理与分类、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地源热泵技术特点和地源热泵系统方案的确定四个方面展开交流。

7.土木工程学院以前沿讲坛“走进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开展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6月4日下午,活动由沈阳建筑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院院长李绥博士主讲。李绥从研究背景与关联领域、“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与策略、建筑的低碳与节能问题与解决方案等方面做了交流。

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现场交流互动,不仅加深了师生对前沿技术的了解,也为今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拓宽了思路,而且还给学校专业内涵建设带来了启发。

(三)研讨会—优势互补、智慧教研。

1.原机械工程系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研讨会,开启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8年3月19日下午,参会教师分别从主讲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方面对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提出建议、理实一体教学对技能大赛的支撑作用等方面进行研讨,对共性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2.工商管理学院以“智慧职教平台、i博导平台学习与使用”为主题,开展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4月2日下午,张晓娜、郑连弟两位教师针对使用i博导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布置作业与辅导等教学环节的优化以及利用智慧职教平台获取教学资源助力课堂教学进行了分享交流。

3.信息工程学院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交流研讨”为主题,开展公开教研活动。2018年6月11日下午,教师纷纷以一堂课、一门课为例,就“线上教学资源、线上学习质量、线上线下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师知识储备与更新”等共性问题进行了研讨。

教学研讨会,涵盖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的探讨与交流,畅所欲言的氛围,带来了协同创新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为教学共建、共研、共赢指明了方向。

(四)展演观摩—可视化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建筑艺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别开生面的展演活动。2018年3月12日下午,活动邀请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金长江教授的教学团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活动进行展演,针对手绘室内效果图和计算机效果图的实例演示,展示了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方法。

2.工程管理学院举行“模拟教学产品”获奖作品展。2018年7月9日下午,参会师生共同参观了比赛展出的获奖作品,包括建筑工程预算书、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招标书、专项施工方案和课程实训报告等在内的模拟教学产品,并就相关作品进行了深入交流。

展演观摩活动,利用可视化的教学方法,给师生更直观的交流体验,给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感悟,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为学生搭建了提升实践技能的平台。

三、结语

各院(部)教研活动状态从相对封闭转变为自主开放,内容由常规拓宽为大教研,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媒介由简单转向智慧。

以公开教研活动为契机,教务处与各院(部)配合,相继推出与新工艺、新技术对接的“前沿讲坛”活动;智慧教研的开启,教师群体优势的发挥,使得学校顺利开展了团队协作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

公开教研活动是教研活动的一次变革、反思,是常规教研活动的拓宽、补充和创新。公开教研活动既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研究提供路径,又为发挥教师潜能搭建平台,对强化教研管理,深化教研创新,实现智慧教研起着助推作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起着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教研学院互联网+
初等教育学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